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对于刘渊这个人,我们可以先说两个冷知识。
第一,刘渊起兵之后,他曾经以刘氏后裔的身份,重建过老刘家的宗庙。
而在这座宗庙当中,有三位老刘家的‘祖’!分别是刘邦、刘秀和刘备!而且,刘渊称帝的时候,还把刘禅尊为了自己的皇兄!
第二,如果按照正史上的记载来推断,刘渊可能得管蔡文姬叫妈!蔡文姬当年流落匈奴,委身的那位左贤王,很可能就是刘渊他爹!
而且,刘渊的身上,那是真有老刘家的血脉的!
这话还得从当年汉朝初年的时候说起。话说当年西汉刚开国的时候,刘邦曾经把老刘家的女子,嫁给了那位匈奴的冒顿单于,这就是汉朝和匈奴和亲的开端。
虽然汉朝当时和匈奴和亲,确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自那之后,连续几代汉朝皇帝,确实都向匈奴单于,嫁过老刘家的宗室女子。每次汉朝这边换了皇帝,或者匈奴那边换了单于,双方都会重新来一次和亲。
从刘邦到汉武帝,汉朝一共向匈奴嫁过六位公主!直到汉武帝和匈奴开战之后,这个传统才真正结束。
不过,有了这几位和亲公主,往后冒顿单于后裔的身上,也确实都有了老刘家的血统。
至于说汉朝和匈奴的战争,双方打了三百多年以后,到了东汉中期的时候,匈奴内部的南匈奴,基本上就已经开始被汉朝逐渐同化了。在东汉的干预之下,南匈奴后来逐渐被内迁,开始山西、陕西等地生活。
就这样,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在位后期的时候。为了对付幽州的叛乱,汉灵帝曾经下令,直接要从南匈奴那边调兵。而接到了汉灵帝的命令之后,当时南匈奴的羌渠单于,还真派了自己的儿子於夫罗,带兵过来帮东汉镇压叛乱了。
这个羌渠单于,就是刘渊的太爷爷。而这个被派过来的於夫罗,就是刘渊的亲爷爷。
不过,刘渊的爷爷刚被派过来之后不久,匈奴内部就发生了叛乱。这个时候,刘渊的爷爷就给洛阳方面打了报告,请求让东汉官方给自己做主。但是没想到的是,就在他的报告刚刚打上去之后,汉灵帝驾崩了!
然后,东汉自己崩盘了!那自然也就没人再管南匈奴这边的事情了。
这样一来,刘渊的爷爷,带着一部分匈奴军队,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好巧不巧的是,此后东汉这边,又开始了董卓入京、关东联军讨董、群雄混战这一系列新剧本。而刘渊的爷爷,也没能逃脱参与混战的命运。后来,他依附过袁绍,响应过袁术。最终被曹操击败之后,这才归顺了曹操。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刘渊的爷爷於夫罗去世了。而於夫罗去世之后,他的弟弟呼厨泉,就接管了这一部匈奴人。至于於夫罗的儿子,也就是刘渊他爹,则是做了匈奴内部的一个王。
因为是在中原内部行走,刘渊的父亲,觉得自己还叫匈奴人的名字,实在是不太方便。所以后来,他就给自己改了一个名,随祖上的母姓改姓刘,改名为刘豹!
而与此同时,差不多也就是在这几年里,刘豹四处打仗。在这期间,刘豹某天抢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让刘豹特别心动,随后就收做了自己的媳妇。
这个女人,就是蔡文姬。
再往后,等到曹操统一了北方之后,直接把匈奴一分为五。刘豹就以匈奴左贤王的身份,执掌匈奴五部当中的一部。后来,蔡文姬被曹操要回了中原,刘豹则是又娶了一个呼延姑娘,之后和这个呼延姑娘生下了刘渊。
不过,从蔡文姬被曹操要回中原,到刘渊出生,这中间差了四十多年。所以历史上的刘渊,应该是没见过蔡文姬。
而刘渊出生的时候,正好赶上司马懿和孙权刚刚去世。当时魏国已经全面被司马家掌控,至于南匈奴,其实也早就不是当的匈奴人,早已被汉朝同化了。
比如说刘渊他们家这一部,当时就生活在山西汾阳一带。当年刘邦被困的白登山,大概在这一带北方七百多里!所以,这里已经名副其实的中原地区了。
所以,小时候的刘渊,过得其实并不是游牧民族的生活,而是妥妥的山西人的生活。刘渊小的时候,启蒙读物就是四书五经。稍大一些之后,他就去了洛阳,然后在洛阳长大。
而且,刘渊本人,尤其喜欢读史书,算是一个忠实的《史记》、《汉书》爱好者。因为从小在洛阳长大,刘渊本人,其实和洛阳贵族没多大区别。
等到后来八王之乱开始以后,刘渊就回到了山西那边。借着八王之乱的机会,他重新统一了匈奴五部。再后来,他又打出了‘匡扶汉室’的旗号,在公元304年正式起兵了。
客观来说,刘渊当时打着老刘家的旗号起兵,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想借老刘家的旗号。
当时司马家的内战,导致很多人都开始重新怀念汉朝。打着汉朝的旗号起兵,明显更有利。
但同时,刘渊本人对于汉朝后人的身份,也确实是高度认同的。
在他进位汉王的诏书当中,有一段话更是极其经典:昔我太祖高皇帝以神武应期,廓开大业。
自社稷沦丧,宗庙之不血食四十年于兹矣。孤今猥为群公所推,绍修三祖之业。
然后,刘渊就重建了汉朝的宗庙,在里面摆上了刘邦、刘秀和刘备的牌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