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改变了原定计划,他与普京的布达佩斯会晤在还没开始时就宣告结束。普京表示,如果有机会,他仍然愿意与特朗普见面,因为在他看来,时间在俄罗斯这边。每拖延一天,俄罗斯占领的土地就会更多。如果让俄罗斯完全控制顿巴斯,局势可能会发生变化,届时普京可能会主动提出和谈。若不通过对话来与俄罗斯达成协议,那么最终只能通过更为强硬的手段迫使俄罗斯“停火”。
最近,美国和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再次升级。欧盟的最新制裁措施除了禁止进口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外,还新增了对俄罗斯外交官的旅行限制,并将俄罗斯的117艘被称为“影子舰队”的船只列入了制裁名单。本来,欧洲还计划利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来支持乌克兰,但比利时表示,这样做可能会损害本国银行的声誉,坚决反对这一提议。由此可见,欧盟目前已经没有太多能制裁的对象,只能在原有制裁基础上做一些小修小补。尽管如此,制裁的气势看起来依然很强大。
相比之下,美国的制裁显得有些小气,作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仅对俄罗斯最大的两家石油公司进行了制裁。普京对此作出了回应,表示:“美国对俄罗斯的新制裁旨在施加压力,但不会对俄罗斯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有趣的是,不久之后,《华尔街日报》爆料称,特朗普故意只制裁了这两家石油公司。美国政府似乎从《三国演义》中得到了灵感,为特朗普设计了一种“上中下”三等制裁方案。
“上等方案”建议特朗普直接对俄罗斯的工业和高级官员实施制裁。而现在,俄罗斯实际上已经突破了欧洲设立的“外交封锁”,甚至准备同意去与俄罗斯没有直接边界的匈牙利会面,与特朗普会谈,似乎并不在乎北约和欧盟的态度。如果美国对俄罗斯的高级官员实施制裁,俄罗斯的外交活动将会遭遇重大打击,毕竟美国的影响力远大于欧洲。
“中等方案”就是目前采取的制裁措施,主要集中在俄罗斯的能源部门,旨在给俄罗斯带来一定的经济痛苦。俄罗斯是否会感到痛苦暂时还不可知,但这对人民币国际化是有利的,实际上是在削弱石油美元的根基。
至于“下等方案”是什么,《华盛顿日报》没有具体说明,只提到“更为宽松的限制措施”。相比对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制裁,更为宽松的措施可能是针对一些规模较小、与普京核心圈关系不大的企业,或者对部分俄罗斯官员实施签证禁令等惩罚。也可能是宣布要对俄罗斯实施严格的制裁,但同时加入大量豁免条款,使得大部分美国公司在特定条件下依然能与俄罗斯继续开展贸易。通过这种相对温和的方式表达对俄罗斯的不满,但又不会破坏双方的关系。
特朗普最终选择了“中等方案”,而鲁比奥和皮特·海格赛斯则纷纷表示支持。他们认为,上等方案过于严厉,下等方案又太宽松,因此中等方案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