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科学巨匠杨振宁先生在北京辞世,享年103岁。这消息一出,各大媒体和机构都炸了锅,清华大学第一时间发讣告。
杨振宁生于1922年10月1日的安徽合肥人,从小就聪明过人,早年在北京上小学中学,抗日战争时辗转到昆明读西南联大,1942年本科毕业,1944年硕士,1945年去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48年拿博士。之后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干了几年,1955年升教授,1966年跳槽到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当爱因斯坦讲座教授,还建了理论物理研究所,当了所长直到1999年退休。2003年回国定居清华,2015年放弃美国籍,2017年转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也请他当博文讲座教授,管理论物理研究所。
他的成就大家都知道,1957年和李政道一块儿拿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发现,那时候他才35岁,是最年轻的华人诺奖得主。之前1954年和米尔斯搞出杨-米尔斯规范场论,这玩意儿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对核力解释有大用。还和李政道合作过李-杨圆定理,在统计力学上牛。
1962年提出超导体里的非对角长程序概念,解释磁通量子化。1970年代和吴太猷弄出吴-杨单极子和规范场论的纤维丛对应。1980年代帮巴克斯特完善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量子群和可积系统新领域。一辈子发了几百篇论文,影响粒子物理、凝聚态、统计力学等领域。获过美国国家科学奖、富兰克林奖章、昂萨格奖、费米奖啥的。2021年还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追悼会在10月24日上午9点,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办。这地方规格高,埋着不少国家功臣,选择这儿办,说明官方对他的重视。八宝山是红色教育基地,建制顶尖,杨振宁的物理贡献和对国家的帮助摆在那儿,国家肯定他没话说。从18日到24日,清华设了缅怀室,每天早上9点到晚上9点开放,让各界人士去吊唁。
缅怀室布置简单,墙上贴了他一生的照片,从小时候到老头子,挺让人感慨的。香港中文大学也设了吊唁室,到10月30日,供大家去悼念。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量子专家潘建伟、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张杰都发了唁电或文章,学生翟荟也分享回忆。全球物理界都在缅怀,纽约时报、BBC、路透社都报道了,说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说起他临终的情况,曝光的细节显示,杨振宁到最后脑子还挺清楚的,没插管,就正常治疗。10月18日上午10点左右,身边人赶到医院,他已经进入弥留阶段,中午12点走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翟荟说,当时阳光从窗户照进来,他看起来平静安详。
翁帆在悼念文里提到,杨振宁走得欣慰,觉得自己交了份满意答卷,无怨无悔。南开大学教授葛墨林感慨,杨振宁晚年健康多亏翁帆照顾。杨振宁生前说过,他这辈子最大的贡献是帮中国人克服自卑心理,这话挺接地气的,确实鼓舞了不少人。
2022年9月22日,杨振宁刚过百岁生日,在清华学术研讨会上发言,会后独自去厕所滑倒,脊椎骨裂。送去301医院住了85天,检查出骨裂影响行动。从那以后,很多活动都受限,翁帆定规矩,聊天不能超一小时,省着体力用。朱邦芬院士透露,这次摔倒后,杨振宁出行得拄拐杖,身体大不如前。
但他没闲着,躺在床上还工作,审论文、指导学生。2024年102岁生日时,还能出席小聚会,看起来精神头不错。可2025年103岁生日,10月1日左右,他就住院了,健康下滑明显。住院期间几次危险,都是翁帆签字手术。她全程陪护,从饮食到日常,无微不至。随着病情反复,翁帆慢慢接受他要走的现实,继续给他最好照顾。
杨振宁早年想回国报效,1940年代末试过做实验,但动手差,老出岔子,只能转理论。1964年入美籍,觉得这样研究更自由,能间接帮祖国。但他爸杨武之到死都没原谅他,杨振宁心里难受。1971年解禁后,他回国探亲,周恩来总理接见5小时,他提了不少科学建议。1973年毛泽东主席肯定他。
从那以后,他常回国,和学者交流,帮建物理实验室,助在美华人解决难题,培养出一批中坚力量。1980年代推中美交流,办中国教育交流委员会,帮中国学者访美。1990年代在香港中文大学建数学所,2003年杜致礼走后,他卖掉国外房产,捐给清华搞研究。坊间说他有巨款,其实捐了不少,支持物理教育。
2004年娶翁帆,年龄差54岁,闹得沸沸扬扬,外界议论多。但两人1995年在汕头大学就见过,当时翁帆大一,接待杨振宁夫妇,她长得像年轻杜致礼。杜致礼2003年走,翁帆经历毕业、结婚离婚、工作后读研,对未来有规划。她崇拜杨振宁,转为爱,嫁给他照顾他。婚后俩人总手牵手,杨振宁说不想孤老,数学家哈密顿晚年孤独,他不要那样。翁帆给杨振宁提供单纯世界,杨振宁精力旺盛,能熬夜,和年轻人比。杨振宁生前说,自己走后希望翁帆再嫁,不管她咋选,都能过好日子。
杨振宁的影响没走,他的研究精神激励后辈。中国物理界会继续他的路,清华高等研究院、南开理论物理室啥的会接棒。翁帆估计会独立面对未来,物理社区会缅怀他一辈子。他的故事告诉大家,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他帮中国物理从落后到前沿,功劳不小。总之,杨振宁这辈子值了,追悼会是正式告别,但他的规范场论、宇称不守恒会一直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