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邮电报
陕西省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大省,工业门类齐全,科教资源富集,创新综合实力雄厚,是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当前,全省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时期。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变革中,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至关重要的资源——无线电频谱,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为三秦大地的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编织着一幅幅智慧发展的新蓝图。
夯实数字底座
支撑基础设施建设
现代产业发展离不开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陕西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陕西省无委办”)密切关注全省产业发展的最前沿,推动无线电新技术、新应用赋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力西安地铁和陕北煤运铁路信息化水平跃升。
西安地铁现阶段共有11条运营线路,总里程突破400公里,在高效无线电调度系统的助力下,实现了2分13秒的最短发车间隔,单日最高客流量峰值突破553.9万人次,成为支撑城市高效运转的重要交通动脉。在陕西省无委办的政策指导和技术帮助下,西安地铁建成了TD-LTE无线综合承载系统(1800MHz)、PIS乘客信息系统(5.8GHz)、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400MHz对讲通信等多频段融合使用的通信调度一体化系统,共设置使用各类无线电台(站)6582个,构建了一张覆盖地下隧道、高架区间和地面站台的立体化无线通信网络,承担着列车精准调度、实时视频传输及旅客紧急通信等任务,为乘客安全出行与地铁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榆林靖神铁路是榆林市煤炭转化项目的内部运输线路和矿区各煤矿的公共外运通道,对促进当地能源开发、保障能源运输安全意义重大。为进一步打破铁路机车调度运行和日常生产运维瓶颈,靖神铁路拟建设无线电通信系统,向陕西省无委办提出频率申请,鉴于短期内靖神铁路无法实现GSM-R无线通信系统接入的现实情况,为确保该项目尽快建成投运,在陕西省无委办的政策指导下,榆林市无线电管理部门先后多次与靖神铁路公司沟通,共同选定1.8GHz无线通信系统用于铁路的通信调度,该系统沿线共设置99个基站,采用BBU+RRU(射频远端模块+基带处理单元)的新一代分布式基站覆盖方式,在保障铁路运输使用的同时,最大化规避和减少系统对周边产生的干扰。目前,该系统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瞄准重点产业
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
陕西省正在建设西部地区最大的能源化工产业基地,陕西省无委办坚决贯彻执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的决策部署,瞄准重点产业持续发力,利用无线电技术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陕西延长石油榆神能源化工公司计划建设的年产50万吨煤基乙醇项目,概算总投资69.8亿元。在陕西省无委办的协助下,该公司成功建设了1.8GHz无线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的投入使用,实现了工厂各主要生产设备间的无线巡检,帮助企业及时掌握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提高了设备利用水平,每年间接增加效益数百万元。
同样情况的还有国家能源陕西神延煤炭有限公司,该公司开发运营的西湾煤矿划定地表开采境界面积50.77平方公里,建设规模核定年产能1000万吨,属于特大型煤炭开采企业。在陕西省无委办的协助下,该公司成功申请建设1.8GHz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1台核心网设备和9套基站(含天馈系统)设备,用于集群对讲、监控视频回传、巡检、移动变电站远程管理和无人驾驶系统操控。该系统的投用将大幅提升企业智能化管理水平,提高安全监管能力。
主动靠前服务
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无线电频谱资源的重要性和稀缺性日益凸显,对频谱资源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陕西省无委办深入调研,掌握低空经济用频需求,推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为解决城市管理过程中过分依赖人工巡查及信息上报滞后导致的治理效率瓶颈问题,榆林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筹划搭建无人机城市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全自动化控制飞行、分布式部署无人机、规划预设作业路径、远程应急监控指挥等功能,让搭载不同作业设备的无人机协同作业。在陕西省无委办的技术帮助下,该单位申请使用1.4GHz频率用于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的指导下,榆林数字化城市管理1.4GHz无人机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证成功获颁,亦是我国西部地区首张批复的1.4GHz无人机频率执照。
该频率的批复,是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积极服务地方低空产业发展的有力探索和实践,对于保障陕西省低空场景下无线电通信活动的有序进行、规范无人驾驶航空器专用频率管理具有标志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