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夷安君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宏亮博士)
当前,国内绝大多数企业的风险管理系统在功能理念和技术架构上已明显滞后。这些系统多以“汇报风险”为核心定位,主要服务于信息收集与上报,附加有限的统计功能便被冠以“数智化”之名。然而,风险管理的本质在于管理,而非汇报。
我们自主研发的“风险登记簿(RiskRegister)”系统,从设计之初就彻底跳出了这一局限。系统深度遵循ISO31000:2018国际风险管理标准的“三驾马车”模型——即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持续循环,将这一国际标准的精髓融入系统的血脉之中。它不是为汇报而生,而是为管理而建。
一、设计哲学:从“管理需求”到“业务赋能”
如果说传统的风险管理系统是为满足风险管理部门的信息汇总需求而定制的,那么RiskRegister则是直接为业务部门量身打造的风险管理工具。它深刻理解,风险源于业务一线,也必须在一线被有效管理。
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覆盖从风险识别、分析、评价到应对措施制定、执行跟踪、效果评估的全过程,确保每一个风险节点都可控、可管、可溯源。
嵌入业务流程:RiskRegister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致力于嵌入到项目执行和业务运营的各个环节,使风险管理成为日常工作的自然组成部分,而非额外负担。
协同管理平台:它为业务团队提供了一个协同工作的平台,使得风险信息的更新、讨论和决策过程透明、高效,真正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二、双重价值:赋能业务与支撑管理
RiskRegister带来的丰厚回报,体现在对业务管理的直接提升和对风险管理部门的坚实支撑两个层面。
对业务与项目的核心价值
提升决策质量与前瞻性:通过系统化的风险识别与分析,项目团队能够提前预见潜在问题,将被动应对转为主动规划,显著提升项目成功率与决策科学性。
优化资源分配:精准识别高风险领域,使管理者能将有限的时间与资源投入到最关键的管控环节,实现降本增效。
强化过程控制与韧性:全生命周期的跟踪管理确保了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执行,增强了项目和业务在面临不确定性时的韧性与适应能力。
沉淀组织资产:系统自然地沉淀了项目过程中宝贵的风险管理经验与数据,形成可复用、可迭代的组织过程资产,赋能未来项目。
对风险管理部门的核心价值
获取真实、全面的风险信息:当业务部门真正使用RiskRegister进行日常管理时,所产生和更新的风险信息是实时、鲜活且源于实践的。这为风险管理部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质量的数据土壤,彻底解决了以往信息滞后、失真、片面的痛点。
实现高效、精准的汇总与汇报:基于底层完整、规范的数据,系统能够自动、快速地生成各级管理部门所需的标准化风险报告和深度分析看板。这不仅极大减轻了汇报工作的负担,更提升了汇报内容的深度与价值。
推动风险管理文化落地:通过为业务部门提供一个易用、好用的管理工具,RiskRegister潜移默化地推动了全员风险管理意识的建立,助力风险管理部门将管理理念和文化根植于组织的末梢神经。
结语
风险管理系统的终极使命,是帮助企业实实在在地驾驭不确定性,而非仅仅呈现不确定性。风险登记簿(RiskRegister)系统,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成果。它既是一线管理者手中锋利的“管理工具”,也是风险管理部门可靠的“信息中枢”。
在此诚挚地向广大企业和项目管理者倡导,采用RiskRegister系统。它不仅将彻底改变你管理风险的方式,更将通过赋能业务与支撑管理,为你的组织带来可持续的、丰厚的管理回报——让风险管理,真正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