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带你穿越时空,解锁尘封的精彩瞬间!
今日10月23日
全文 3964字,阅读约需要 7分钟
1956年10月23日,布达佩斯的夜空被火把照亮,青年学生的呼喊在街头回荡。
他们推倒的不只是雕像,更是压抑多年的恐惧。
这场“匈牙利十月事件”,为何至今仍被欧洲铭记?
文|潇湘倦客
>布达佩斯秋日的凉风中,一名28岁的摄影师EmánuelCsorba穿梭在街垒与硝烟之间,镜头对准了正在书写历史的人们。他可能没想到,这些照片将成为1956年匈牙利事件最真实的见证。
1956年10月23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近20万名大学生和群众走上街头进行示威游行,他们推倒了市中心的斯大林铸像,同保安局人员(秘密警察)和苏军发生了武装冲突。
这场原本以学生运动开始的抗议活动,最终演变为全国性的戈命,并以苏联军队入侵匈牙利并进行镇压而告终。
▲被推到的斯大林铜像头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做为曾经的轴心国成员匈牙利被苏联红军占领,苏联扶持了亲苏的劳动党(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合并后的的名称)第一书记拉科西·马加什为了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拉科西上台后一味照搬苏联模式,经济上片面发展重工业,政治上制造个人崇拜,破坏法制。
并且对农村的土地强行实施集体化,城市里的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则被强制搬迁,仅首都布达佩斯在一年内就有26000人被流放到环境十分恶劣的集体农场,遭受着如奴隶一般的剥削。
同时保安局(秘密警察)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党内的“肃反”运动,约有7000多党内反对拉科西的人被冠以“西方间谍”和“托派”遭到“清洗”。
▲匈牙利秘密警察,当时匈牙利秘密警察就有三万人,而匈牙利总人口还不到一千万
战后匈牙利经济上本来就是困难重重,仅向苏联支付的战争赔款和苏联驻军的费用就高达3亿美元左右,占全国年收入的19%到22%,为此匈牙利货币严重贬值,通货膨胀愈发不可收拾。然而,由于加入了苏联的“经济互助委员会”,匈牙利无法与西方进行贸易。
更糟糕的是,拉科西基于苏联模式,将国民收入的大部分投入到了工业发展中,致使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下降,由于长期的食品短缺,到了1951年,匈牙利居民的日常用品都需要凭票据才能购买。
那时候的匈牙利,一面是残酷的“肃反”运动带来的言论思想窒息,一面是压的喘不过气的巨额外债和计划经济带来食品短缺。人民的不满与日俱增,对苏军撤出匈牙利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1951年发行的匈牙利邮票,图中光头者为拉科西·马加什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内部以及东欧卫星国都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震荡。赫鲁晓夫在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上对斯大林进行了全面否定,向世界展示了对斯大林模式的反思,去斯大林化的浪潮犹如一阵风,迅速吹进了被压抑的公共领域。
同年10月19日,波兰爆发了“十月事件”,十多万波兰工人走上街头,高喊“结束独裁”,“俄国人滚蛋!”的口号游行,在政治压力下,最终苏联妥协,在确保波兰不退出“华约”前提下,同意波兰自主选举领导人,走自己的社会主义路道路。
这些外部的变动极大地鼓舞了匈牙利人民,匈牙利国内的知识界开始讨论、学生之间传阅异议,青年人不再满足于书本上的公式,他们在公共空间中寻找可以说真话的理由。
▲布达佩斯的口号“俄国人滚蛋!” (Ruszkik haza!)
具体而言,学生群体与知识分子扮演了关键的催化角色:他们提出问题,并把这些问题转化成了街头的口号。
1953年10月22日,布达佩斯的大学生们拉开了匈牙利事件的序幕。这些学生受到波兰工人运动的启发,数千名学生挤进了布达佩斯科技大学的礼堂,从下午3点直到午夜,他们起草了一份以反对苏联模式和苏联控制的宣言,这份激进的宣言后来被称为“十六点”。
宣言的主要内容包括:要求苏联军队撤出匈牙利、自由选举、经济改革、释放政治犯、思想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等。学生们还约定第二天在约瑟夫·贝姆将军的雕像下集合,以表示对波兰人民的支持。
(约瑟夫·贝姆将军:波兰爱国将领,一生都在和俄国的入侵做斗争。)
▲ 《匈牙利1956年:我们的革命》由英国广播公司(BBC)为纪念1956年匈牙利十月事件50周年制作的纪录片,2006
10月23日,数万名学生涌向约瑟夫·贝姆将军雕像,一些人在路上吟诵起当时被禁的裴多菲《民族之歌》。
起来,匈牙利人,祖国正在召唤!
是时候了,现在干,还不算太晚!
愿意作自由人呢,还是作奴隶?
你们自己选择吧,就是这个问题!
——民族之歌
裴多菲:匈牙利爱国诗人和英雄,匈牙利伟大的戈命诗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1849年1月,裴多菲参加了贝姆将军所领导的反抗俄奥联军的战斗,同年7月31日英勇地“死在哥萨克兵的矛尖上”(鲁迅语),为祖国壮烈牺牲。
这个集会迅速吸引了更多的布达佩斯民众的加入。在受到鼓励后,人群中一部分人决定前往英雄广场去拆除斯大林铜像。一部分人向议会大厦前进,人数至少达20万之多。
▲图为铜像倒下的瞬间,大批“自由斗士”也涌上街头
同时一些学生进入广播电台,要求电台播放其诉求,但遭到了秘密警察的逮捕。有谣言说学生代表被杀,大楼外的人群开始变得不安起来。
晚上9时左右,广播台响起了枪声,秘密警察开始向民众扫射,试图阻止更多群众涌向广播台,很多人倒在了血泊中,从此刻起,布达佩斯民众由和平示威转为了暴力冲突。
当晚23时间,苏联方面决定进行武力干预,其实在事发前几天,苏联领导人已经制定了干预方案,驻扎在匈牙利及周围的5个师的苏军已经进入了战斗警戒状态。10月24日凌晨2点,在苏联国防部长朱可夫元帅下令苏军进入布达佩斯进行镇压。
▲被毁坏的斯大林雕像,只剩一双靴子
为了反抗苏联的镇压,数万匈牙利民众武装了起来。兵工厂的工人们从武器库中运来了大量步枪、机枪和子弹,起义者开始与秘密警察及苏军进行巷战。
面对苏联的入侵,一些匈牙利军人选择倒戈,甚至出现了整营军人集体投向起义者的情况。其中,大部分军事院校的学员都加入到起义者的队伍中。
交火持续至10月28日,起义军除了少数据点仍在坚持抵抗外,布达佩斯全市多数据点已被苏军占领,此后双方进入了僵持状态,战斗开始逐渐平息。
▲布达佩斯群众向倒戈的匈牙利军队欢呼
秩序的混乱给了一个看似意外的政治空间。随着旧政府崩溃,党内的一些改革被抛向风口浪尖。纳吉·伊姆雷这个名字在这几天里被不断呼喊。纳吉曾在1953—1955年间担任匈牙利总理,在他执政期间主张有限改革,但后来被排挤下台。现在,人们希望他能重新上台进行改革。
因此纳吉又再次担任了总理一职,他上台后呼吁大众保持冷静试图恢复原先的秩序,同时通过广播宣布立即实行全面停火,解散了秘密警察,并就苏军撤兵问题同苏联达成协议。
10月30日下午,纳吉宣布经劳动人民党中央通过,匈牙利结束一党制,恢复战后曾一度实行的多党制,冲突逐渐缓和,匈牙利似乎也在恢复平静。
▲《荣耀血战》将十月事件与著名的“墨尔本奥运会水球暴力事件”两条线索交织叙事,该片于2006年上映
然而纳吉上台后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宣布匈牙利退出《华沙条约》组织,寻求一种中立地位,使匈牙利成为类似于奥地利和瑞士这样的国家。同时还释放了大约8000名拉科西时期的政治犯。
这些改变对苏联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同时中共向苏联表示支持武力镇压,教员认为“匈牙利有那么多反戈命,这一下暴露出来了”,匈牙利事件“出了反而好,有脓包总要出脓”,东欧一些国家的反戈命杀得太少了。而意共领导人也表示支持苏联出兵。
11月4日清晨,苏联对匈牙利发动了代号为“旋风行动”的第二次入侵。这次苏军出动了17个步兵装甲师及空军力量,兵分两路向布达佩斯及匈牙利其他地区攻击。
▲11月4日苏军坦克开进布达佩斯进行镇压
与首次出兵相比,这次苏军进攻手段更为残酷,即使是在平民区,只要有任何房屋的窗口射出一枪,苏军坦克就会把整幢房屋轰为平地,哪条街道遇到抵抗,整条街的居民都会受连累。苏军坦克不加区分向建筑物开火。在街上被枪弹击毙或被炮弹炸死的平民数以千计。由于苏军封锁了道路,伤员无法送入医院。
即使如此苏军还是遭到了匈牙利人民的顽强抵抗,几天内就有近百辆苏军坦克被炸毁。
战斗最为激烈的地方是基利安兵营。苏联坦克排列在附近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兵营围墙,数百位抵抗者誓死不降,经过3天战斗后除少数重伤员外全部阵亡。切佩尔的抵抗者在人民军炮火的支援下甚至击落了四架苏军战斗机。
匈牙利人民的抵抗一直持续到11月10日才结束,而佩奇有200位战士一直抵抗至11月14日。但最终苏军在匈牙利亲苏派代表、匈共书记卡达尔的配合下完全占领了布达佩斯及其他地区。
▲布达佩斯街头一辆燃烧着的苏军装甲车
苏联军队在攻占布达佩斯后,纳吉以及其他领导人在南斯拉夫政府的邀请下躲进了南斯拉夫大使馆避难。随后,苏联政府向他们保证可以允许他们安全地离开匈牙利,纳吉等人信以为真,从大使馆中走出,但刚走出使馆大门便被苏联士兵逮捕。
1958年6月16日,经过秘密审判,纳吉等人以反戈命罪被判处死刑,遗体被秘密下葬于布达佩斯郊外的公墓中。
▲Mansfeld Péter,1956年革命最年轻的牺牲者,被政府处决时年仅18岁
匈牙利事件共造成了2700名匈牙利人死亡,约20000多人受伤,死伤主要发生在布达佩斯,有1569人死亡,死亡者大多是工人。苏联方面有699人死亡,1450人受伤,51人失踪。
匈牙利戈命被镇压后,苏联对匈牙利实施了全面的军事管制,苏联扶持的新政府也在克格勃的严密监视运行。
在克格勃的协助下匈牙利新政府开始了严厉的“肃反运动”,匈牙利国内大规模的逮捕和审判接踵而至,数万名匈牙利人被送进了监狱,甚至被处决,有大约20万匈牙利人逃亡国外成为难民。
▲大约20万匈牙利人被迫逃亡
1989年1月底,匈牙利宣布1956年事件不是反戈命事件,而是一场“反对当时正在使国家蒙受耻辱的寡头统治的人民起义”。宣布纳吉是在当时特殊的环境下,为拯救国家而斗争的。1989年7月,匈牙利最高法院宣布纳吉无罪,前判决无效,并为他举行国葬。
东欧剧变后,匈牙利宣布把每年10月23日“匈牙利事件”爆发日确立为全国纪念日。这一决定表明匈牙利政府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在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前夕,戈尔巴乔夫代表苏联,叶利钦代表俄罗斯正式为苏联在1956年匈牙利事件中的行为道歉。1992年11月,时任俄罗斯联邦总统的叶利钦在访问匈牙利时通过演讲再次就1956年事件进行道歉。2006年3月,普京访问匈牙利时表示虽然现在的俄罗斯已不是苏联,但仍为这些事情负有某种道义责任。
▲2016年几年1956年事件活动,民众从布达佩斯科技大学出发。
2020年10月,布达佩斯戏剧与电影艺术大学的学生们举行烛光游行和集会。他们高举“为了我们所有的自由”的标语,纪念1956年反抗苏联的“匈牙利事件”。
这些学生高呼“自由国家!自由大学!”这一幕仿佛历史的回声,将人们带回到1956年10月23日那一天,布达佩斯的大学生们走上街头,为一个自由的匈牙利而抗争。
今天当我们从十月事件回望,我们不是为了给过去贴上标签,而是为了理解:在任何时代,真正改变的,始终是那些当时站出来敢于发出声音的人们。他们用呼喊换取片刻的自由,用牺牲保留了某种尊严。
参考资料: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
《布达佩斯之秋:1956年匈牙利事件始末》
————☀本文完结☀————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
欢迎关注、点赞、转发、收藏、留言❤
苏联最后72小时:超级大国的终结,1991年“八·一九事件”始末
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一个国家如何被坦克碾碎理想?
赫鲁晓夫的最后时刻:苏联政治舞台上的突然落幕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