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的女儿不小心摔碎了她最爱的杯子,哭着说"我是坏孩子"。我没有立即安慰,而是蹲下来平视她的眼睛,轻声说:"妈妈看到你很难过,能告诉我现在的感受吗?"这就是我学到的情绪识别法——先帮助孩子为情绪命名。
当孩子情绪激动时,共情沟通远比说教有效。有次儿子因为暴雨取消郊游而大发脾气,我试着理解:"你真的很失望对吧?期待已久的野餐计划被打乱了。"他愣了一下,然后用力点头。当情绪被看见和理解,愤怒的强度就会自然减弱。
我制作了一套情绪卡片,上面画着各种表情脸谱。每天睡前,我们会玩"今天的心情"游戏,孩子们通过选择卡片来分享当天的情绪变化。这个简单的习惯,帮助他们学会观察和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转化思维尤为重要。女儿因为画画不满意想要放弃时,我引导她:"是的,现在画得不理想,但还记得你学骑车时也摔过很多次吗?"这让她明白,困难是暂时的,坚持就会进步。
经过一年的练习,孩子们现在能主动说出"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冷静一下"。这种情绪认知和管理能力,将成为他们未来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帮助他们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衡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