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第三届生物信息与转化医学大会在怀柔科学城城市客厅正式开幕。本届大会以“人工智能赋能转化医学”为主题,汇聚了50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及企业的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生物医学多学科交叉中的创新应用,旨在拓展医学转化新路径,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与产业的高效跨越。
会议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医学信息分会、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智能多学科交叉中心、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联合主办,并得到多家医疗机构与专业学会的协力支持。
大会会期为两天(10月18日至19日),突破传统学术会议模式,设立主论坛、多个分论坛与特色交流环节,集中展示顶尖学术成果与技术创新,分享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与转化经验。会议特别设置“开放式交流空间”,鼓励青年科研人员、临床医生与企业代表展开深度对话。
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所吴爱平研究员指出:“在人工智能深刻重塑生物医学研究范式的当下,从蛋白质结构预测到药物研发,从临床辅助诊断到健康管理优化,AI正成为推动医学研究与产业跃迁的核心引擎。本次大会有效打破‘科研-企业-医疗’之间的壁垒,激发协同创新潜力,构建开放、共享、融合的学术氛围。怀柔科学城凭借其大科学装置集群、政策支持与创新生态,为跨领域合作与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京携云启源科技有限公司CTO黄泽炽表示:“作为聚焦转化医学与生物智造的人工智能企业,我们看到了生物信息学、临床医学与AI技术结合的广阔前景。AI工具正实质性缩短研发周期,也将助力我们进一步优化一体化计算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创新研发。”
天津大学医学院张健副教授分享道:“这次大会犹如一场‘及时雨’。人工智能与生物信息学在转化医学中的前沿应用,既带来新机遇,也伴随新挑战。返回天津后,我将向学生们深入介绍相关交叉融合进展,结合会议所学,继续深化与临床医生的合作,进一步融合AI方法,着力解决临床难题与生物制药中的关键问题。”
大会不仅为科研人员提供人工智能与转化医学研究的高水平交流平台,也明确了人工智能在未来医疗健康领域的核心作用。通过强化跨学科合作,为生物医学信息学的研究与应用指明方向。期待所有研讨成果能在未来落地应用,实现医疗服务的全面提升与健康管理的创新突破,为应对全球健康挑战、推动科技与医疗融合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