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白茶入仓扫码称重、数据上传、检测入库——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民乐镇秧塔大白茶政府公共仓,一套数字化系统正悄然改变着当地茶农的生活,并为白茶产业生态构建起一道坚实的“科技锁”与信用新体系。
自今年8月30日正式开仓运营以来,这个由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的智能仓储中心,通过数字化手段为当地白茶产业注入了全新活力。对于茶农陈明兵而言,这种改变实实在在:“今天摘得六百多块!以前自己加工,起早贪黑,太累了。现在就方便了,交交鲜叶就回去,可以休息了。”交完鲜叶后,他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
公共仓的核心创新在于“数字茶票”系统。工作人员陶其永介绍,茶企申请入仓的茶叶经检测合格后,系统即生成唯一对应的“茶票”。客户凭茶票提货,公共仓直接发货。这套系统不仅简化流程,更建立了产销间的信任桥梁,目前已成功处理多笔提货订单。
公共仓建立了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可追溯体系。秧塔村47家农户和6家初制所信息已全部录入系统,每次交易都通过扫码记录,数据实时回传。“我们每天给茶农结一次款,天天结算。”陶其永说,这极大改善了茶农的现金流。运营该公共仓的公司总经理赵宏博表示,此举旨在为产地茶农打造一整套信用体系。
这并非传统仓库,而是一座茶叶品质的“智能堡垒”。仓内运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温湿度,区块链技术记录仓储全流程,实现出入库“步步留痕”,有效解决了因储存不当导致的浪费问题,助力茶企降本增效,保障经销商获得品质稳定的货源。
景谷县是“中国大叶白茶县”,全县白茶园面积达20万亩,年产优质白茶1.3万吨,综合产值超50亿元。政府公共仓的运营,是当地贯彻“三茶统筹”理念,构建“品牌化+数字化+金融化”发展模式的关键实践。
随着公共仓投运,秧塔大白茶这一景谷瑰宝,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柱。“数字茶票”系统激活了市场:茶企预售缩短回款周期;消费者扫码溯源、随时兑茶;交易数据上链保障透明。这种“政府主导、科技赋能、产业增效、茶农增收”的模式,正让片片茶叶化作富民强县的“金叶子”,书写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篇章。(周洁、余纪华、罗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