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2025资本市场日活动,法拉利公布了首款纯电跑的量产底盘与核心部件。性能参数已经呼之欲出,新车会在明年春季全球发布,零百加速2.5秒、最高时速达到310km/h。新车还有530km的纯电续航,总功率突破1000cv,还带上了五级扭矩切换与专属电驱声浪。
看到这些参数,个人的第一感觉是违和。怎么前段时间还在说,消费者喜欢的只是“轰鸣声” “汽油味”。这还没过几天,新车就要发布了?还弄了个五级切换声浪?
在造不造电车这件事上,法拉利似乎一直在“横跳”。它究竟想做什么?个人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1)从坚决抵制,到亦步亦趋
虽然对电动化技术的探索可追溯至2009年,并且在2019年推出了首款混动车型,但法拉利直到2021年才启动首个纯电动超跑项目,在所有车企中都算得上是最慢的一批。原因倒也不复杂,法拉利一直对电动化存有疑虑。
哪怕是计划公布后,法拉利也“跳票”了好几次,一直拖到了2026年春季发布,10月上市,很有可能还要继续往后拖。
为什么法拉利如此抗拒电动化?实在是这玩意与法拉利的基因完全不符。首先是性能,法拉利固然是猛兽,但电车的竞速早已白热化,仰望 U9 Xtreme最高时速达可达308.4英里(496.3 公里),Rimac Nevera百公里加速仅1.85秒,这都是法拉利难以追赶的数据。毕竟造电车,法拉利又没有多专业。
那卷什么,卷快充吗?先不说比亚迪已经有“兆瓦闪充”,现如今95%的充电场景还说家用慢充,法拉利也卷不出什么花来。
还有成本控制的问题,之前法拉利提到自家的首款纯电车型起售价预计要超过300万元,比V12的燃油版车型要贵出40%。因为电池组太贵了,成本占到整车成本的45%,远比燃油车的18%要高。
法拉利还提到,为了维持利润率,被迫削减了部分配置。比如简化了空气动力学套件,取消碳纤维陶瓷刹车(改用前六活塞卡钳)等。这种做法对于“成本控制”来说固然合理,但也难免让人质疑,为何你家的电池就特别贵?是有什么魔法在上面吗?
还有品牌特质的延展,法拉利以“个性化定制”闻名,但电动车似乎并没有多少定制空间,弄个专门的电机调教?总之,绝大多数的法拉利潜在买家都认为,“电车缺乏法拉利的灵魂”,这个是有调查基础的。如果自己一定要买电车,也不会考虑法拉利。
(2)形势逼人,超豪齐上“贼船”
既然法拉利自己这么拧巴,消费者也不喜欢,为何还要造电车呢?说到底还是形势逼人。
2022年,法拉利在大中华区销量的销量是1552 辆, 2023年变成了1490辆,这可以说只是微调。然后2024年进一步滑落至1162 辆, 2025年上半年降到511辆,看得出来法拉利的销量确实崩了。
实际上不止是法拉利,几乎全部的超豪华品牌,在国内的销量都在持续崩溃。保时捷2024 年在华销量暴跌28%, 2025年前三季度再度下降26%。玛莎拉蒂2024年中国销量只剩下1228辆,跌幅达71%。至于宾利、劳斯莱斯,近年来也每年都是双位数下滑。
也许有人要问了,中国销量下滑就下滑呗,守住海外市场,照样是一条好汉,也不是非要电动化不可。拿出三星作为“例证”,离了中国市场,依旧活得好好的。
可惜这样的市场格局并不稳固,中国电车已经开始“追出去杀”。最近整个英国汽车圈都在讨论比亚迪,原因是比亚迪在当地销量冲到了前面,不仅超过了特斯拉,连带把MINI等老牌明星也给超了。
9月份,比亚迪在英国的销量已经11271辆,飙升880%,其中一半是插电混动。这还是被排除在英国补贴之外的成绩,要是有补贴,不是进口身份,销量蹿升到前三都有可能。
说句不好听的,如今将中国车拦在门外的,就是各地的保护政策。但贸易是相互的,这样的壁垒不可能一直存在。当壁垒坍塌的一刻,就是这些超豪华品牌面对绝望的时候。
这也是法拉利们最担心的,自己不主动求变,就要被对手踢着屁股求变,那种感觉恐怕更加难受。
(3)电动化的本质,不再是“故事汇”?
在过去,“老欧洲”这些超豪华品牌享受最高的溢价,说到底还是“故事汇”的功劳。不是说它们的技术就比美国、日本企业更先进,通用的科尔维特、日产的GT-R都曾在速度上追上法拉利。可惜大家技术还是在一个层面,法拉利很快就能反超。
逻辑倒也很简单,GT-R再快,不会“讲故事”,也不可能比法拉利更贵,利润自然远远不及,没有企业能一直烧钱玩下去。
但到了电动化时代,玩法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以现在大火的问界M9、尊界S800为例,它们分别将宝马X5和迈巴赫斩于马下了,但本质上却不是品牌碾压,而是产品力的代差。不论是性能,还是舒适性,还是智能化表现,已经不是一个次元。
更致命的是,这样的优势几乎不可能被抹平,因为电车的逻辑与超豪华品牌的经营逻辑完全相反。法拉利靠什么大卖?本质上其实是稀缺,锻造唯一性,告诉消费者买这样的车“有面子”。
问界M9靠什么大卖呢?绝大多数消费者的答案是ADS 4.0,独一份的智能化表现。而这份表现建立的基础,是彻底改变传统辅助驾驶依赖人工标注数据模式的WEWA 架构,是CAS 4.0 全维防碰撞系统,还有从高速到泊车的全场景能力跃升。
正是因为有大量的数据积累,有诸多的经验尝试,才有这样的产出。如果说电车相当于苹果、华为手机的话,超豪华品牌们就相当于8848,性能上已经无从比较,只能从造型风格,融入珠宝、腕表元素这些“细节”上下功夫,这终究不是“大道”。
(4)功夫拍案
法拉利的电车明年真能出来吗?个人还是心存疑虑。一方面动力系统、电池技术、底盘调校这些都存在问题,另一方面还是需求,有几个人想要法拉利的电车?如果这车费劲巴拉造出来没人买,注定像其他超豪华品牌一样造出来被束之高阁,那还不如一开始就放弃算了。与其历尽千辛被胖揍,不如一开始就投降?
其实对这些品牌来说,默默维护好以前的客户群,哪怕不断在萎缩,总还是有得赚。起码一些富二代还是认法拉利的,确实能让他们在夜场无往不利。非要电动化,就像给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突然来一记猛药,恐怕结果不会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