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邮电报
基于农业遥感气象多模态大数据建设防灾减损大模型,打造“科技+农险+服务”农业生产解决方案,为2500万农户提供7000多亿元的风险保障,累计减损7.6亿元;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研产供一体化方案搭建产业链协同数据平台,打通研发、生产、供应各环节数据流,研发周期缩短30%、产品合格率提升超95%……
随着“数据要素×”行动的实施,实数融合深入推进,乘数效应更加澎湃。各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加速推进实数融合,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既让传统产业“发新枝”,又让新兴产业“长成林”。近日,国家数据局举办“数据要素×”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地方推进“数据要素×”行动有关情况和数据要素赋能地方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
数据产业生态更加有序
丰富的数据供给和顺畅的数据流通是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基础。据介绍,为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各地统筹推进试点建设、大赛牵引、案例推广、场景指引等工作,因地制宜探索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多样化路径,让数据从“存起来”的资源,变成“用起来”的工具、“活起来”的资产。
在重庆,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聚焦汽车数据“供给难、协作难、加工难”等痛点,创新构建“标准+交易+流量+合规”四位一体的运营管理体系,累计接入汽车数据超18PB,为全行业多家企业提供研发和汽车后市场服务,有效促进了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江苏整合存量机构设立全省统一的数据交易所,形成全省“一个数据交易所、一套数据交易规则体系、一个数据交易平台系统”的场内交易格局;率先上线省市一体化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开发86个公共数据产品,有6个场景入选国家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
广东建立全省公共数据目录“一本账”,“一网共享”平台累计服务2342个部门的26万个数据需求,“开放广东”平台向社会开放公共数据超270亿条,为“高效办成一件事”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聚焦“供数”能力提升,山东建成“1+16+N”全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体系,开展数据共享520亿余次,开放数据480亿余条,深入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打造授权运营场景141个,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在工业制造、交通运输等领域打造高质量数据集90余个。
数据赋能产业繁荣发展
数据要素已经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利用数据实现降本增效,以产业链供应链数据进一步带动链上企业协同优化,数据创新应用路径愈加清晰。
在全球汽车制造基地重庆,通过打通政府、社会、产业、企业“四侧”数据,建设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打造了汽车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开展汽车数据确权登记和跨境流通,加快开发智能驾驶、智能座舱、AI整车等智能化产品,全面推动汽车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在钢铁大省河北,通过开发钢铁行业垂直大模型,以“数据换模型、模型换数据”方式,实现高质量数据集和大模型双向推动。从高炉冶炼、铁水预处理、吹炼精炼、连铸、热冷轧等生产核心环节的堵点难点问题切入,采用MOE、COE等架构,打造钢铁行业场景模型。
在海洋资源大省山东,已汇聚高质量海洋数据超过50PB、占全国的1/4;建成海洋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深化数据在海洋渔业生产、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应用,烟台市海洋牧场智能管控平台已汇聚18类192种“空天海地”数据,监测时效提升50%、单位海域产出提升19%。
在广东,针对药物研发数据模型复杂、高质量数据短缺、核心文献专利获取难等问题,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广东分赛中涌现的参赛项目创新构建了医药研发高质量数据集治理体系,反哺训练AI模型,实现AI数据处理准确率提升98%以上,药物早期研发时间节省50%以上。
数据全方位服务民生
过去孩子入学需要线下排长队、跑动3次、提交10份材料、耗时超15天,现在实现全程网办,仅需学生家长身份证,5天内就能收到通知书。
如今,公共数据用于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通过授权运营开放公共数据并推进其与各方面各领域数据的融合应用,带动一批新应用,在城市治理、应急管理等领域涌现出很多鲜活的案例。
重庆通过广泛汇聚设施运行、社会治理、应急动员、经济发展等海量城市运行治理数据,打造了高层建筑消防、危岩地灾管控、水旱灾害防御等“数据要素×”多跨场景,高水平构建感知预警、决策处置、监督评价、复盘改进闭环工作体系,形成“看得见—叫得应—调得准—处得快”的城市协同治理能力,推动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将继续支持地方先行先试
数据融合应用已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真真切切“从理想照进了现实”,数据融合应用正赋能千行百业的产品或服务,越来越多地“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国家数据局政策和规划司负责人、局新闻发言人栾婕在会上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印发数据要素场景指引,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对于下一步的发展,各地区也纷纷提出自己的思路。重庆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综合试点省市,正全力推动数据要素与“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416”科技创新布局深度融合,真正让数据这个“沉默富矿”变为“产业活水”。河北提出推动大模型、智能体与产业深度融合和落地应用,加快钢铁、化工、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为全国数据要素赋能传统产业提供“河北方案”。山东将持续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线,激发数据要素强劲动能,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山东力量。江苏将持续推动赛事成果宣传推广和落地转化,为推进数据产业发展、繁荣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贡献力量。广东将持续深化供燃料、强根基和育人才等工作,为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贡献更多“广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