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至14日,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举行。30年前,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高举“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旗帜,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成为世界妇女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参加本次全球妇女峰会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刘琛认为,此次峰会与北京世妇会相隔30周年,它对于未来妇女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再次举办全球妇女峰会,正值世界在现代化道路上取得显著进步但性别平等问题依然严峻之时。
通过此次峰会,中国能够展示其在推动妇女全面发展的实践与成就,并借助峰会力量加快全球性别平等事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中国贡献:从历史到现实的行动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刘琛指出,中国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中做出的贡献可以从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来看。
·历史维度上,在全球化时代到来之前,中国女性形象模糊,其对世界发展所作贡献未得到充分重视。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力量和故事被世界看到,如屠呦呦、闫宁等各行各业的杰出女性。
·现实维度上,中方发起了“女童和妇女教育奖”等公益项目,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妇女合作,这些举措体现了中国在实际行动中支持妇女参与全球发展和治理。
从《北京宣言》到全球治理新实践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刘琛说,妇女是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力量。在全球治理倡议中,她们可以发挥维护公平正义、平等包容的核心作用,通过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推动解决和平、发展、文明交流互鉴等议题。在全球治理范式转变的过程中,妇女的力量不可或缺,她们有助于诠释并实现新国际格局下的全球治理目标。
中国经验对全球南方的启示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刘琛认为,在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发展经验,包括普惠包容、共同进步和共同富裕的理念,为他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和方式。同时,中国提出的科技为民、科技向善理念,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全球治理框架中,也为各国共同应对风险,确保女性在技术发展中的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