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极飞科技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这是其继2022年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之后,时隔三年再次冲刺IPO。
作为创始人的彭斌,在极飞递交IPO申请后,也无比感慨地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十八年创业,今天极飞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这就像一个寒窗苦读的学子,刚高考完交卷了。”
01 极客初心,福建80后的技术人生
1982年,彭斌出生于福建省三明市。据说他从小就表现出对电子技术的浓厚兴趣,初中时期开始玩航模,高中的时候已能参照专业期刊进行电路调试,后来他更是以成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
毕业后,彭斌进入微软工作,主导Windows Server核心模块开发,因其出色的工作表现,连续三年获得“微软最有价值专家(MVP)”称号,并成为业内小有名气的技术专家。在微软工作期间,彭斌还担任微软(广州)NET俱乐部主席,定期组织技术活动,吸引大量工程师和爱好者参与,为其后续创业积累了大量的技术人脉资源。
2007年,“无人机”概念尚未普及,大疆等无人机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此时,彭斌已经判断出“无人机”领域存在技术迭代与市场教育的双重机会。于是他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离开微软,联合三名同事创立极飞科技(前身XAIRCRAFT)。
02 创业摇摆期,不断转型尝试
创立极飞科技时,彭斌和其团队的启动资金不过几十万元,连办公场地都是租用的广州城中村民房。初期,彭斌将公司定位为航模制造商,专注于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然后通过国际爱好者社区RCGroups将产品销往国外。
到2011年极飞团队已经有40多人,创造了年销售额2000万的营收。此时,大疆已经推出多款多旋翼产品,并开始了海外扩张。彭斌通过思考判断,决定转型做微型机中的应用机,并开始了一系列探索。比如将无人机的应用向科考、巡检、物流等领域扩展,甚至极飞科技还与顺丰合作完成5万多架次物流无人机试飞。
2012年到2013年之间,彭斌接触到好几家做农业无人机的企业,包括珠海羽人、珠海银通等,他感觉农业无人机这个市场似乎更有未来,于是决定对农业无人机市场进行一次考察。
03 新疆考察,全面投入农业赛道
2013年,极飞迎来了 “新疆拐点”。彭斌带队去新疆进行考察,跑了几个大农场,他看到种棉农户对大面积棉花喷洒农药的痛点。人工喷洒效率低,且容易中毒;机械喷洒虽然效率高,但容易对棉桃造成损害,导致棉花减产。于是,彭斌当即就决定要做农业植保无人机。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彭斌就带领团队对产品和用户进行更精准的实地调研,这一次他在新疆待了6个月。从无人机怎么喷洒农药?效果如何?农户的想法和评价怎样?在得到全部所需的验证结果之后,彭斌回到公司就砍掉了包括航拍在内的所有业务,整个公司全面转向农业赛道。
对于这个决定,彭斌给出的答案很直白。他确信农业市场足够大,而伴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其在农业行业的应用会逐渐成熟。
04 抢占价值洼地,推出农业无人机
彭斌决定将公司的业务重心全面转向农业赛道时,很多人对他的这一决定并不理解,甚至在公司内部也产生了巨大分歧。大多数人认为全面转向农业赛道存在巨大不确定性,不如多线扩展探索。
外界对于极飞突然押注农业赛道也充满质疑。农业需要科技吗?年轻人逃离农村,谁来操控无人机?面对这些质疑,彭斌始终坚信农业产业仍是一片价值洼地,智慧农业未来将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发展空间不可估量。而正因为年轻人逃离农村,农村出现劳动力老龄化问题,这恰恰为农业无人机提供了理想的应用场景。
2014年,极飞的植保无人机通过验证后,彭斌决定在新疆建运营中心,并成立植保无人机服务公司——极飞农业。靠着农户对服务质量的好口碑,极飞收获了第一批用户,并在新疆建立了近400人的直营植保服务团队。
为了尽快完成市场教育和产品推广,彭斌带领团队扎根新疆田间地头,给农户提供免费植保服务。开始时,农户对无人机喷洒农药这一创新并不看好,但免费体验下来,他们发现,无人机喷洒农业不仅效率高,而且还节省农药,于是农户便渐渐接受了这一新鲜事物。
05 模式革新,极飞只做用户做不了的事
解决了方向问题,彭斌面对更大的挑战是商业模式。2016年,极飞科技推出首款植保无人机,定价15万元,超出农户承受能力,市场销售惨淡。
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处境,极飞开始尝试直营服务模式,与农户签订服务协议,按亩收取十几元的作业费用。这一模式帮助极飞迅速打开局面,让其一跃成为当时国内规模领先的农业服务企业。
2017年,随着技术逐渐成熟、极飞的设备稳定性提升和成本下降,一批农资经销商开始引入无人机开展植保服务,专业飞手开始不断涌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极飞果断终止直营服务,将服务对象转向经销商。对于这一转型,彭斌对外解释称:“我们不做用户自己能做的事,只做他们做不了的事。”同年,极飞无人机销售营收过亿。
为了解决专业飞手稀缺性问题,极飞在武汉成立了培训基地,目前已经培训了两万多名操作无人机的能手,还有七万多人通过极飞学院微信公众号在线学习。通过学习农业科技知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优秀的植保无人机飞手。
根据最新招股书披露,以2024年营收口径计算,大疆在中国农业无人机市场的占有率高达63.9%,而极飞科技占比为20.8%。两家企业已共同主导了国内乃至全球农业无人机市场,形成了显著的领先优势。目前,极飞科技的产品已进入全球近60个国家和地区。
06 资本热捧,巨头入股,李开复三次加注
自推出首款植保无人机之后,极飞便持续被资本热捧,到2021年期冲刺科创板时,它已经累计完成了10轮融资,融资额度超过17亿元。其中,百度资本、软银愿景基金、创新工场、成为资本、越秀产业基金、广州新兴基金等机构以12亿元人民币投资极飞科技;而后,高瓴创投又追加超3亿元人民币C++轮投资。当时,极飞科技在半年时间内,刷新了中国农业科技领域最大笔融资纪录。
2023年,极飞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后,再次完成两轮融资,其中李开复的创新工场第三次出手投资1000万元,广州国资也再度参投1500万元。与此同时,联通创投作为新进投资方出资2550万元加入股东阵营。根据2025年7月最近一次股权转让价格估算,极飞科技估值约为46亿元。
在本次极飞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前,创始人彭斌直接持有公司29.01%的股份,并通过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控制13.95%,合计持股比例达42.96%,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外部股东方面,软银愿景基金持有12.86%,百度资本、创新工场分别持股6.12%、4.3%。高瓴旗下两只基金合计持股4.98%。极飞科技的股东阵营之所以如此豪华,背后其实是巨头们对农业无人机市场的持续看好。
如今,彭斌,这位从福建三明走出的技术极客,在经历十八年创业风雨后,终于带领极飞科技站上了港股IPO的起跑线。极飞科技也从一个初创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彭斌的“慢变量”逻辑(长周期、重投入、慢回报)也被验证为农业科技领域的成功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