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链长办公室(科技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印发《“诸葛空间”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了“诸葛空间”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示范区建设思路与目标、规划布局、重点任务、工作机制等。
“诸葛空间”位于成都高新区,将聚焦大模型、机器人等核心领域,打造紧密型产业生态,通过空间聚合推动产业链要素高效联动,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9月28日,2025天府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会开幕式上,“诸葛空间”宣布启动建设,随着《工作方案》印发,意味着“诸葛空间”建设有了“施工图”。
《工作方案》明确,“诸葛空间”将按照“科技兴产、算力引产、场景育产、生态强产”发展路径建设,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自主可控技术策源地、多元异构算力强磁场、标杆示范场景先导区、产业生态试验田。
在建设目标方面,《工作方案》提出,到2027年,“诸葛空间”将实现引育链主企业10家以上,引进高能级项目20个以上,发布行业垂类大模型30个以上,打造“AI+制造”“AI+交通”“AI+文创”“AI+医疗”等领域的标杆型示范应用场景50个以上,聚集人工智能核心企业100家以上,在具身智能、空间智能、世界模型等领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在规划布局方面,《工作方案》明确“诸葛空间”按照“首开区+管理区+拓展区”的方式规划,其中,“首开区”位于成都高新区新川创新科技园,建设面积9万平方米,将建设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大模型专业科技园、智能机器人专业科技园、智能无人机(智能硬件)专业科技园等。“拓展区”包括位于新川创新科技园的5G互联科创园、天府软件园二期、新川数字经济基地三大专业化科技园。
在重点任务方面,《工作方案》提到,将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引育、关键产品研制、领军人才聚集、应用场景示范、关键要素赋能、加强治理合规”六大行动,并细化了20项重点任务。
比如,针对时下火热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将支持具身智能、鼎桥、四川省机械设计研究院等联合平台公司,建设机器人中试线,提升机器人整机和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打造“爆款产品”“爆点应用”,同时,聚焦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与验证,支持在“诸葛空间”建设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涵盖机器人训练的运动控制、任务规划、人机交互等关键环节。
对大模型产业,将加快智谱诸葛等大模型落地,采取“国产化普惠算力+通用大模型企业+本地行业龙头+政府支持”的方式,引导“诸葛空间”入驻企业优先采用本地通用大模型构建行业垂类大模型,建强“通用+行业”产品矩阵。
在创新应用场景上,将鼓励省直部门和国有企业向“诸葛空间”入驻企业开放应用场景,打造AI+制造、公安、教育、交通、医疗、养老、国防等标杆示范场景,加速人工智能技术验证、产品迭代、复制推广,推动软硬件产品在“诸葛空间”首发、首展、首用。
此外,《工作方案》还提到,成都高新区国有平台公司将负责“诸葛空间”园区建设运营,以市场化方式协调全省人工智能产业涉及的电力、算力、数据等发展关键要素,打造链接“政、产、企、校、金”的枢纽,开展规模化采购、资源整合和场景供给建设,降低人工智能企业运营成本。(川观新闻记者 高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