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巴以和平协议的安排,当地时间10日起,停火正式生效,哈马斯开始释放所有以色列被扣押人员,作为交换以色列将释放数百名巴勒斯坦囚犯。
哈马斯为何敢于释放被扣押人员,成为很多人关心的话题。毕竟当被扣押人员全部归还之后,哈马斯也将失去制约以色列的筹码,有可能面临以军的报复。有报道称,特朗普派出心腹亲信加入谈判,并且施压内塔尼亚胡对袭击卡塔尔一事道歉,让哈马斯方面开始相信,这一次和平协议有可能在国际社会的施压下得到执行。
▲加沙地带满目疮痍
不过,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昊表示,第一阶段停火协议的达成并非出于某一方的“善意”,而是各方势力冷静计算后的结果,是多种国际力量相互叠加后形成的化学反应。
内塔尼亚胡被迫道歉
哈马斯开始相信特朗普会“来真的”
据此前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9月29日在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期间,向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阿勒萨尼道歉。这次道歉是特朗普推动的三方电话会议的一部分,其背景是以色列9月9日在多哈针对哈马斯领导人的空袭,该袭击导致一名卡塔尔安全人员死亡,并被视为侵犯卡塔尔主权。
内塔尼亚胡在电话中表达了对袭击“无意间”杀死卡塔尔安全人员的“深切遗憾”,承认以色列侵犯了卡塔尔主权,并承诺“不会再进行此类袭击”。以色列方面还同意向遇难者家属支付赔偿。
据报道,特朗普亲自安排了这次电话道歉,并在场监督。白宫方面与卡塔尔代表一起事先起草了道歉文本,特朗普指示内塔尼亚胡在椭圆形办公室拨打电话并念出提前写好的道歉文本。一名卡塔尔高级官员(首相亲信)也在场监督,确保内塔尼亚胡的道歉“按剧本”进行。
▲哈马斯军事人员
由于在此之前,以色列方面一直坚持对多哈的袭击具有“正当性”,但在特朗普的强力施压下内塔尼亚胡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他的道歉也在以色列国内引发强烈政治反弹。内塔尼亚胡的极右翼盟友(如财政部长贝扎莱尔·斯莫特里奇)称其为“耻辱”和“外交失败”,比作1938年慕尼黑协定。反对派(如前总理纳夫塔利·贝内特)也批评内塔尼亚胡“软弱”。
一位来自加沙的巴勒斯坦官员表示,哈马斯还注意到特朗普曾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要求以色列飞机“掉头返航”,当时在特朗普宣布伊朗和以色列的12天战争停火几个小时后,以色列飞机对伊朗进行了轰炸。这位官员表示:“尽管做派有些夸张,但他确实做到让以色列保持和平。”
一位哈马斯官员表示,特朗普急切想要达成协议的心情在谈判的会议中心“强烈”地被感受到。
一位美国高级官员表示,在这场漫长的会谈中特朗普亲自打了三次电话,他的女婿贾里德·库什纳和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则穿梭于以色列和卡塔尔谈判代表之间进行沟通。
协议达成背后
有多种国际力量的作用相互叠加
根据已经签字生效的和平协议,哈马斯同意在以色列全面撤军的情况下交出被扣押人员。两名来自哈马斯的巴勒斯坦官员承认,这是一场“冒险的赌博”。不过和以往的停火协议不同,这次的协议设计了层层嵌套的制约机制,希望尽量保证以色列能顺利执行停火协议。
首先,被扣押人员的释放将分阶段执行,在第一阶段过后会有72小时“冷却期”。以色列如果没有遵守承诺(撤军+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进入加沙),哈马斯也可以暂停释放。卡塔尔和埃及等调解方将在现场监督被扣押人员释放,美方则将确保以色列不会进行报复行动,必要时可冻结对以军援。特朗普强调,每个阶段的协议执行都必须保证“互惠性”,以色列如果单方面行动将遭到调停国的干预。
此外哈马斯并未被要求解除所有武装,在战后依然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存在。协议第一阶段明确表示,哈马斯不会被解除任何武装,用以防备以色列的袭击。直到所有被扣押人员释放完毕,以军撤回到“黄线”之后才会考虑哈马斯上交武器的问题。协议要求哈马斯提供其武器库的“初步清单”,以供后续谈判作参考,但并未明确提出哈马斯需要上交多少武器。哈马斯战后会将治理加沙的权力移交给“技术官僚机构”,但仍保留政治实体和部分军事力量。
此外据熟悉谈判内情的人士透露,调解方曾力劝哈马斯释放被扣押人员,最终被哈马斯接受。其主要理由是只要哈马斯释放被扣押人员,那么以色列将失去所有继续开战的理由。而尽管此前内塔尼亚胡曾宣称要“完全铲除哈马斯”,但根据目前达成的和平协议,哈马斯在战后仍将是加沙地区不可忽视的存在。
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昊表示,停火协议的达成并非出于某一方的“善意”,而是各方势力冷静计算后的结果,是多种国际力量相互叠加后形成的化学反应。李昊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急需一场外交胜利证明“美国回来了”,而以色列需要体面收场,避免国际和国内的政治滑坡;哈马斯需要继续喘息的机会,而卡塔尔、埃及、沙特等不想让火焰烧到自己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