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晨,也许你还没有起床,但人类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上,写下重要一笔。
6点23分,嫦娥六号在发射入轨,经历30天的奔月之旅后,终于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即将“蟾宫挖宝”。
我们都知道,这个“人类首次”来之不易,其中过程复杂并且充满不确定性,难度系数非常大。那么,究竟难在哪里?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候表示,首先是登陆环境困难。
月球上90%以上的平坦区域都在月球的正面,而月球的背面基本上都是高低起伏的山峦。嫦娥六号此次任务的预选着陆区,落差可达十多公里,相当于要把一辆小卡车成功降落到崇山峻岭中,每一步都不能掉以轻心。
其次是通讯链路复杂。月球由于被地球潮汐锁定,总是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也就意味着月球背面没有与地球直接的通信路径,无法在地面站的监控下进行着陆,必须要依靠鹊桥二号中继卫星来做“信号二传手”,使得嫦娥六号登陆的风险系数更高。
另外,月球上没有大气,无法通过风阻减速,因此着陆只能通过发动机的反推力来实现减速,需要非常精准的控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黄昊解释道,着陆器和上升器组成的着上组合体需在15分钟的减速下降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姿态,并利用激光三维扫描以检测障碍,选定着陆点。然后在距离月表高度大约100米处开始缓速下降,经过悬停避障后,完成软着陆。
成功着陆月背,只是开始。后续着陆器将正式开始持续约2天的月背采样工作,通过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方式分别采集月壤样品和月表岩石。同时将开展月球背面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分析,月壤结构分析等科学探测,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
这好比,嫦娥四号是去月背观光,而嫦娥六号则是去“取件”,而且要把样品“快递”回地球,任务更加艰巨。
嫦娥六号的神奇之旅,正在进行,
人类探索月球的旅程,未完待续!
综合自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国家航天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