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重庆28岁的摄影师林宇带着租赁的无人机和4K相机,在武隆仙女山现场捕捉山水美景。他向同伴感慨:“全套设备日租不到300元,比购买省下2万元,还能随时换最新型号。”
如今,不少像林宇这样的年轻人,正以“租赁”重构消费逻辑——租相机、租衣服、租玩具……从旅游装备到数码产品,从房屋汽车到母婴用品,租赁经济已渗透到当代青年的日常,一股“万物皆可租”的消费浪潮正扑面而来。
今年以来,租赁经济迎来爆发式增长。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租赁经济交易规模突破4.2万亿元,同比增长32%,服务用户超7.5亿人次。其中,30岁以下用户占比超六成,“00后”用户订单同比暴涨两倍。
爆改假期,租赁装备成旅游“新标配”
今年国庆假期,年轻人的旅行方式正被“租赁风”重塑。他们告别大包小包的行李,转而通过租赁装备实现轻装出行,在享受高品质旅行体验的同时,也推动了租赁经济的蓬勃发展。
在洪崖洞、磁器口等热门景区,手持租赁设备的游客已成为一道新风景。林宇所在的摄影团队在7天假期里租赁了12套专业设备,涵盖无人机、稳定器和长焦镜头,租赁成本较购买节省超八成。林宇展示的订单显示,其团队通过“芝麻信用免押金”服务,仅凭身份证便完成了设备提取,“旅拍达人套装”(含微单相机、手持云台、环形补光灯)每天仅需150元。这种“场景化租赁”模式正成为主流,人人租平台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便携相机等热门品类订单量同比激增348%,爱租机平台相机租赁订单也同比增加220%。
重庆各大数码商城的相机租赁服务同样火爆。一位数码门店工作人员透露,国庆前一周库存便被预订了八成以上,租赁业务量同比增长60%,索尼A7M4、佳能R5等全画幅微单相机最受欢迎。
旅游场景的租赁需求远不止数码设备。9月末,重庆一家露营装备店内人头攒动,店主周先生表示,4至10月是租赁旺季,店里装备租赁占比超六成,顾客以年轻人、亲子家庭为主。
租车市场在这个黄金周也彻底“燃”爆。神州租车数据显示,全国订单量同比激增37%,出租率峰值突破95%,部分热门城市“一车难求”,重庆位居热门取车城市前列。
租赁经济的触角还延伸至文化体验领域。国庆期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漆扇DIY活动中,70%的参与者选择租赁工具包;金佛山景区汉服租赁点日营业额突破5000元,95后游客李萌认为,租汉服拍写真比买更划算。
“年轻人不再为‘仪式感’买单,而是为‘体验感’付费。”重庆工商大学研究员莫远明指出,这种转变背后是消费逻辑的重构——从“拥有商品”到“使用服务”,从“长期占有”到“即时满足”。租赁经济正以其灵活性、高性价比和环保性,成为年轻人追求品质生活的新选择。
从穿衣打扮到居家生活,租赁模式覆盖多元消费场景
事实上,租赁经济的浪潮早已冲破旅游场景,深度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从穿衣打扮到居家生活,租赁模式覆盖的消费场景日益多元,呈现出“品类多元化、服务数字化、需求品质化”的鲜明特征。
在重庆江北区,28岁的王琳是共享衣橱的忠实用户。她通过“托特衣箱”APP,每月花299元就能租到10件不同品牌的当季新品,还能随时换新。王琳的衣柜里,曾经堆满的“冲动消费”服饰已被清空,取而代之的是共享衣橱的循环使用。“现在每月能省好几百元,还能常穿常新,给家里腾出空间。”
共享衣橱的流行,只是租赁经济兴起的一个缩影。汉服、旗袍、西装、婚纱等特殊服饰的租赁同样热门。不仅如此,“共享式生活”正蔓延至更多领域。今年6月,Labubu热门款被炒至3万元且一娃难求时,租赁平台上多款产品已被抢租一空。Switch2、无弦吉他等也常年位居租赁平台热租榜。
租赁消费的浪潮已渗透到生活各处。美团平台数据显示,今年8月,“相机租赁”“婚纱礼服租赁”“无人机租赁”“儿童推车租赁”搜索量同比分别增长63%、109%、89%、165%,租赁场景愈发丰富。这种“体验式消费”正成为年轻人的社交货币,让他们以最低成本获取最高情绪价值。
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芝麻租赁平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平台年交易额同比增长超70%,“95后”用户占比超六成,“00后”用户订单量一年暴涨两倍。从职业分布看,白领、创业者、学生合计占比超75%;从地域分布看,超半数用户来自新一线及二线城市。租赁经济,正成为年轻人追求品质生活的新风尚。
租赁消费背后的观念变迁:“体验大于占有”
租赁消费在年轻人中迅速走红,这既是年轻一代消费观念深刻变迁的体现,也是租赁行业不断创新服务的结果。
“‘90后’‘00后’逐渐成为租赁消费主力军,他们更强调‘体验大于占有’,在满足即时需求、追求新鲜感的同时,也注重性价比与环保理念。”莫远明表示,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升,年轻一代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越来越多人愿意尝试旅游装备、户外用品等过去低频或高门槛的消费场景,而租赁模式恰好契合了这一趋势。
莫远明还指出,租赁经济的火爆反映了消费市场正从物质型向体验型转变,也体现出市民消费理念更加理性。与长辈相比,年轻一代更关注使用价值而非占有价值。租赁模式有效解决了“低频需求”的尴尬,让消费更贴合个人使用习惯。
社交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同样不可小觑。“看到朋友圈里大家发的旅行美照,我觉得手机拍出来的质感和色彩不如相机,所以旅行时也想租台好相机。”95后市民张心怡的话,道出了不少年轻人的心声。在短视频平台,国庆租车攻略、旅行相机推荐等相关话题播放量均突破千万。
易观分析发布的《中国新租赁行业洞察2025》报告也指出,尝鲜体验、多样体验和临时使用是年轻人选择租赁的主要原因。租赁成为年轻人“低成本试错”的工具,助其在消费前避免“踩坑”。调研显示,38.2%的人选择租赁是为了“体验新品,决定是否购买”,33.7%则是想“体验更多样的商品”。
不过,莫远明提醒,当下租赁消费也存在一些隐患,如信任缺失、体验断层、品质难保、心理依赖等。因此,年轻人在选择租赁时,应选择讲信誉、有实力、重品质的专业平台合作,理性消费、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并妥善处理租与买的关系。对于长期使用的耐消耗商品,建议还是以购买为主。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周盈
原标题:重报观察|租赁经济迎来爆发式增长,年轻人为何偏爱“租赁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