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要疯狂发展绿电?仅仅是因为我们没石油么?很多人可能都没意识到,目前中国为了发展绿电到底有多疯狂?从沿海城市高耸入云的风车发电,到新疆沙漠里密密茫茫的光伏发电板,还有投资1.2万亿马上就要开工的雅江水电站,中国在绿电发力规模之大,发力速度之快,放眼世界都是独一份的。
2024 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达6750 亿美元,占全球 34%,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其中,电网投资占全球 80%,储能投资超 500 亿美元,光伏和风电投资占全球半壁江山。仅 “十四五” 期间,全国能源领域投资就超过 15 万亿元,其中绿电相关占比超 60%。
那我们为何要这么做呢?你可能会说中国人多、工厂多,石油又少,只能拼命建发电厂了。这确实没错,可是跟我们情况差不多的日本、韩国、印度却没这么干,难道他们就没有石油焦虑么?
事实上我们对于石油的焦虑程度并没有想象那么大。因为目前中国构建的石油供应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了,我们跟俄罗斯、沙特、委内瑞拉等石油大国的关系相当紧密,几乎不存在被单一石油大国卡脖子的问题。反而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现在在石油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甲方,我们决定购买谁的油,反而会决定这些石油产国的生死。世界上产油的国家可不少,可是能消耗这么多石油的国家却只有我们一个。所以在这个产业链里面,我们反而是强势的。
因此发展绿电不仅是因为石油焦虑,最核心的是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全新的商业逻辑,意图在世界掀起一场能源革命。
你可能会说,这有啥玄乎的,不就是把之前煤炭发电厂改成风力、水力这些而已么?事实上很多人确实没有发现,在未来人类的竞争中,电力达到有多重要?
在工业成本中,电力的成本大约占了8%,可以说电力成本的高低,几乎决定了一个国家工业能力在全球的竞争力,在电解铝这样的产业,电力成本占到了总成本的40%。可以说电力成本直接就决定了产业的生死。目前全球几乎一半的电解铝都是中国生产的,因为是全球最大的发电大国。
你再看看20年之后,全球热捧的产业机器人、电动车、高铁、电池、储备,甚至是人工只能,本质都是在比拼电力。
我们现在都知道,在未来万物几乎都是AI,而AI的算力需要数据中心训练模型,而大模型的训练不仅仅需要芯片,而且需要电力。目前全球目前因为训练大模型,已经耗费了1.5%的发电量。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5年之后这个数字就会提升到3%。
很多媒体都已经说了,AI的尽头比拼的不是算力,而是电力。一个简单的逻辑,未来所有产业都需要人工智能化,要发展人工智能,那就必须有充足的电力。换句话说,谁掌握了未来全球的绿电,那就掌握了人类的未来。
另外不管是机器人、电动车、高铁等等,全部都需要电力来驱动。可以说过去50年是石油的天下,未来50年则是绿电的天下。
目前全球火力发电依然占了8成以上。油价依然限制大部分国家发电的关键。因此我们中国这几年一直在干一个事情,那就是研发生产光伏发电板。2024年我们出口了235.9GW的光伏发电板。这是什么概念呢?按照能量来划算的话,大约是7.355亿桶石油,大约等于阿联酋一年的出口量。
关键光伏发电是可持续的,一块发电板就等于一个小型油井,可以持续25年为你产生能源供应。这样计算的话,那就大约等于184亿桶石油,已经是欧佩克+一年石油出口的两倍多了。
关键中国目前光伏的技术跟产能还在不断上涨中,换句话说我们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新的“能源输出国”。中国的光伏板就是我们的石油。
对于这个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来说,或许都没有石油,可是大家都有太阳能。随着产能规模不断扩大,未来绿电成本可能会无限接近于0,这意味着很快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完全失去竞争力。
那所有国家最需要的就是不是石油了。这也意味着美国绑定的石油美元体系将崩塌。未来将是一个电力人民币的时代。
看懂了吧,大力发展绿电,不仅是对内的环保革命,跟消费升级,还是关于全球产业升级的大戏。一旦成功之后,我们不仅不会再受限于石油,而且还会反过来卡别人的脖子。
同时我们中国,不仅仅出口光伏发电板,帮其他国家建水电站等等,我们还配套出口高铁、电动车,让他们生产出来的电力得到消费,提高他们国家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
当然发了电还需要输送,这个目前我们已经研究了特高压输电,不仅攻克高海拔、重覆冰,还实现了地域3%的损害。新疆的电力一秒就可以送到上海、江苏的工厂。这些技术未来也会随着一带一路出口到越来越多的国家。
可以说在绿电,我们不仅仅自己在全面转型,而且还研发了完整的产业链技术跟产品出口给世界其他国家。如果不出意外,按照中国目前的部署,不出10年世界就会进入电力时代,而这个新时代的领军者自然就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