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十三师火箭农场职工群众,近几年农场有哪些变化,大家能掰着手指头罗列出许多:从前进大道的华丽转变,到百亩百花园勾画美城美景;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到社区服务暖心升级,再到农场以“敢作为”的实际行动,搭建起政企、政民之间的信任之桥……
这些变化从何而来?答案深植于火箭农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之中——以服务业为引擎,不断推动产业升级与职工群众生活品质提升。
历经多年努力,随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火箭农场实现产业结构历史性跨越: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从“十三五”末的47%,跃升至2024年的65%。
将城郊区位优势发挥到极致,把农场变成宜居宜业的特色城镇——火箭农场究竟做对了什么?
密码一:以“理念之变”引“方向之变”
“农一师”“农五师”“农十三师”……那些紧贴番号、难以割离的“农”字,如同一枚深嵌于肌理的烙印,镌刻着兵团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历史。它代表了传统,也意味着局限。
2012年,经中央编办批准,兵团13个农业师统一更名,“农”字从此退隐。这不只是一个称谓的简单调整,而是一场深刻的职能重构与身份重塑,标志着兵团发展进入到新时期新阶段。
然而,在团场层面,路径依赖并非轻易能够打破。时至今日,农业依然是许多团场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火箭农场,也曾走在同样的道路上。
如何破局?
傍晚时分,走在火箭农场喧闹的前进大道上,望着眼前的“一路繁华”,火箭农场党委书记、政委马志成解开了记者的疑问:“改变,始于发展理念的转变。”
十几年前,火箭农场进行了极具前瞻性的决策:打破农场与哈密市之间的物理隔阂,打通“主动脉”——前进大道。彼时,前进大道规划之处还是一片棉田,项目推进异常艰难,但火箭农场党委一班人下定决心:以一条路改变一座城。
“毗邻哈密市的区位优势,是发展的重要机遇,如何将地理上的‘近’转化为经济上的‘融’,关键在于理念的破冰与方向的锚定。”火箭农场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周礼彬告诉记者。
转型发展的魄力,体现在每一个细节。前进大道原本规划为双向4车道,被极具远见地拓展为双向8车道;道路沿线超前规划,预留大量停车位……前进大道最终如同一条金线,彻底缝合了火箭农场与哈密市的城区脉络,迅速激活沿线餐饮、文旅等多元业态,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力引擎。
道路的畅通,引来了人的汇聚和城的发展。“公元大观”“紫云苑”等一批高品质小区沿着前进大道拔地而起。这一迅猛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同时改变了火箭农场的治理逻辑,管理重心由此从单纯管理连队转向城镇精细化治理。
密码二:以“营商之变”收“商赢之果”
走进火箭农场前进大道中段的幸福城售楼中心,前来咨询、看房、签约的顾客络绎不绝。这个总占地350亩的大型社区项目,是火箭农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幸福城一期项目已于2023年完成交付,目前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今年1月我们交付了7栋楼,预计年底实现全部交付。”新疆品之呈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总监陈俊杰介绍道。在他看来,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整体业态规划和对品质生活的深度运营,小区配备了业主食堂、游泳馆、阶梯书吧、瑜伽室等设施,真正提升了居住体验。
在国家大力推动住房品质升级的政策背景下,今年以来,火箭农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进“好房子”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创新供给引领住房品质升级,推动房地产业实现从“跟随市场”到“引领需求”的转变。总投资1.8亿元的首个第四代住宅项目——润坤园落户火箭农场,致力于打造安全耐久、舒适健康、绿色智慧的新时代人居典范。
幸福城、润坤园、公元大观、上海新城等多个高品质住宅项目,近年来在火箭农场前进大道两侧相继建成,形成了业态丰富、特色鲜明的商业街区,为服务业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发展理念带动商业蓬勃发展。如今,火箭农场辖区有9000余家市场主体,京东家电、天猫优品电器体验店等连锁品牌和新业态纷纷落子,看中的正是这里汇聚的人气与优越的营商环境。
同样位于前进大道中段的润和城漫街项目,集餐饮、休闲、购物于一体,自2023年9月竣工以来,招商率迅速突破95%。全季酒店火箭农场店经理付志成说:“我们选择这里,看中的就是越来越好的商业氛围,中高端住宅入住率持续提升,消费群体规模不断壮大,为我们提供了市场基础。”
今年4月,十三师新星市装修建材商会在火箭农场正式成立。该商会理事会会长许栋良表示:“今年,由商会牵头举办了建材展销会,带动更多企业落地团场,以商招商的良性循环已然形成,商会将为会员企业做好资源对接与服务协调。”
密码三:以“思路之变”促产业破局
虽然服务业已成为经济“顶梁柱”,但火箭农场人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敏锐地发现,产业结构中生产性服务业还相对滞后。
面对这一发展短板,火箭农场没有回避,而是以一场深刻的“思路之变”主动破题,将目光投向了一个既能发挥区位优势、又能补齐短板的领域——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十几年前,汽车产业经营主体便在火箭农场沿312国道两侧自发聚集,逐步形成以商用车销售、二手车交易、车辆检测和交通物流为特色的产业走廊。2022年,十三师新星市精准把握哈密作为综合能源基地的巨大潜力——综合能源基地的建成,将催生对重型运输装备和现代物流服务的海量需求。
抢抓机遇,火箭农场立即着手规划建设一座高起点、全链条的汽车产业园。2023年3月,十三师新星市汽车产业园在火箭农场正式揭牌;2024年9月,该产业园获兵团批准扩区,总规划面积达4.68平方公里。
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十三师新星市汽车产业园成为“师市统筹、农场与园区协同发力、共建共享”发展模式的生动实践。如今,园区已汇聚经营主体700余家,拥有规模以上物流运输企业22家,年营业收入达20亿元。以新疆鑫华之龙物流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157家商贸物流企业协同发展,初步形成了涵盖现代物流、汽车销售、拆解回收、新型建材和装备制造五大主导产业的集群生态。
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强劲的招商引资势头。今年以来,该园区储备重点洽谈项目15个,总投资近160亿元。安徽益佳通新能源示范项目、新能源汽车4S城、农机具制造项目等一批高质量项目陆续落地或签约。
密码四:以“服务之变”换群众舒心
“节假日车位严重不足,客人转两圈找不到车位就直接走了。”
“流动摊贩占道、电动车乱占车位,这些问题该管管了。”
……
日前,在火箭农场湘江路社区,一场“商户议事会”在天府惠串串香火锅店举行。你一言我一语,商户代表们踊跃发言,社区工作人员认真记录、参与讨论,将一个个诉求清晰罗列。没有推诿抱怨,只有务实探讨,原本可能是“吐槽大会”的场面,变成了一场高效协同的“对策研讨会”。
令人惊叹的是效率。议事会结束不到两小时,由湘江路社区工作人员联合网格员、片区警务人员组成的整治队伍就已出现在商圈周边,劝导流动摊贩、清理违规占道的杂物、引导车辆有序停放。短短几天,商户门前的秩序实现“大变样”。
这场“商户议事会”,正是火箭农场推动基层服务模式深刻转变的生动缩影。
服务之变,不仅体现在精细化的基层治理上,也体现在以文旅活动为载体,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宏观谋划上。火箭农场紧扣“文旅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路径,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活力。
2025年以来,从缤纷的风筝文化季、热闹的啤酒嘉年华,到“3·15”消费季、家电盛宴,火箭农场精心策划了28场大型文旅促消费活动,累计吸引游客20万人次,带动消费1.12亿元。
“我们将以‘赶考’的心态,聚焦服务业提质扩容、城市品质提升、生态宜居建设等重点领域,持续攻坚、久久为功,让这座军垦城镇不仅强在产业,更美在环境、好在生活,真正成为职工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马志成表示。(蒋革 姜蒙 商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