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只是起点,你的命运和健康写在蛋白质里!
创始人
2025-10-05 17:40:34
0

人的每一个细胞都拥有同样的基因,却能发展出完全不同的器官,这都是蛋白质的功劳。如今蛋白质研究和AI的结合,竟有可能预测疾病甚至逆天改命?

这一期,我邀请到西湖大学蛋白质组复杂科学实验室负责人郭天南教授,一起聊了聊蛋白质研究和生命健康的关系。从蛋白质组学,到 AI 预测疾病,再到用一滴泪检测健康,原来,蛋白质前沿研究已经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健康背后最关键的竟然是它!

郭天南

西湖大学

蛋白质组复杂科学实验室负责人

文字内容摘自本期播客,完整音频见文末

特别感谢音频剪辑和文字整理伙伴:佳韵、玲玲

菠萝:站在生命科学家的角度,你们理解的蛋白质是什么东西?

郭天南教授:我们这个领域有一句话叫:“生在基因,命在蛋白”。我们出生的时候,基因组就决定了头发是什么颜色,血型属于哪一型。但是我们的命运怎么样、会患什么疾病、健康状态以及体型胖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所处的环境。所有跟生命相关的物体,有生命的、没有生命的,都有蛋白质。可以说,基因组决定了我们的起点,而健康状态是我们的终点,这中间大部分过程是蛋白质来进行描述和决定的。

菠萝:也就是说,基因对身体造成的影响,也是通过蛋白质来完成的。

郭天南教授:对,遗传可以决定很多东西,但是后天的努力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后天的努力在广义上取决于蛋白质,在生命的语言里面,蛋白质就是各种零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做过蛋糕,如果不加鸡蛋,蛋糕只是软软的,加了鸡蛋之后,蛋糕就会更加蓬松、有弹性、口感更好,就是因为鸡蛋里面有蛋白质。同样的道理,小婴儿的皮肤非常有弹性,就是因为有很多蛋白质,包括胶原蛋白。随着年纪的增加,以及不好的生活习惯,胶原蛋白流失了,那皮肤的弹性就会差一些。

菠萝:平时多吃含胶原蛋白的东西对皮肤有好处不?

郭天南教授:这是个很复杂的过程。比如说你吃的东西里面含有蛋白质,进入胃液,胃液会让它消化,成为多肽、氨基酸。多肽和氨基酸就像积木的一个部件,再通过身体里的“蛋白质加工厂”,将这些碎片化的氨基酸和多肽拼成蛋白质,其中就有胶原蛋白。

你吃的胶原蛋白能够直接转变成脸部皮肤的胶原蛋白吗?我觉得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但是如果不吃,没有原料,肯定会导致胶原蛋白的流失。这中间涉及到很多不同的蛋白质,生物学上叫蛋白质组,这就是我们研究的内容。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蛋白质,我常会举个例子,毛毛虫和蝴蝶基因相同,为什么长得完全不一样?而且一个能飞一个只能爬?就是因为蛋白质的机器不一样。

菠萝:你做的是蛋白质组,平时会怎么跟别人介绍你到底在研究啥?

郭天南教授:我会再用个比喻:如果没有望远镜,人们观察天空,视力好的话可以看到北斗七星,再好一点可以看到几个星座。但是你数得清天上有多少星星吗?有了望远镜之后,人们才发现原来宇宙那么大。有了大型的望远镜,像“天眼”,你就会发现,原来一般的望远镜看不到的星系还有那么多。

同样的道理,人体也有一个小宇宙,那我们怎么去看呢?我们肉眼看手上的皮肤,会觉得挺光滑的。但如果用显微镜放大200倍去看,你就会发现里面有很多细胞,像石榴籽一样是一颗一颗的。如果有技术可以进入这个细胞,把这个细胞再放大几万倍,你就会发现另外一个世界,无数的蛋白质机器在里面运动,像搭乐高一样,不断地从零件组装成蛋白质,然后又消散掉、降解掉。

当病毒侵入或者肿瘤发生时,有一些蛋白质会发生变化。吃药治疗时,药物会通过血液进入细胞,然后就像子弹一样,打到蛋白质机器上,将它销毁掉,整个细胞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要么肿瘤细胞会死掉,要么病毒细胞会死掉,这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像这么一个复杂的体系,我们以前看不到,现在也看不到,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技术去测量,去推演它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这对于了解人类的健康极其重要,对药物的研发也极其重要,这个科学就叫蛋白质组学。

菠萝:我们经常讲,人的健康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结合而产生的。其实最终它是先天到后天都汇集到了蛋白质组这么一个系统里面,从而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影响。

郭天南教授:所谓“逆天改命”,就是改变蛋白质组。通过各种药物,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蛋白质结构就会不一样,你的身体就会不一样,但你基因没有变。

菠萝: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

郭天南教授:对它感兴趣是因为不得不用它,因为蛋白质很复杂,我们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少,每次只能够测到一点点,那要怎么去研究它?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通过计算去预测。

所有的科学,包括社会科学,一般都是先认识世界。怎么认识呢?通过各种测量,再通过数据积累,总结成理论,利用理论就可以预测。比如说我要预测患者治疗中哪个药对他有效,吃了哪个药之后会马上有效,哪个药会耐药等等。

那怎么预测呢?我觉得只有一个办法,就是AI。很多年前,大家寄希望于某个病症和某个基因相关。如果这个基因是导致这个病的充分必要条件,那我只要研究这个基因,就可以掌控这个病了。再后来发现这样的病是有,但很少。绝大部分慢性病、肿瘤、心血管疾病、衰老等,都不是单个基因导致的。

我的实验室以前叫蛋白质组大数据实验室。2017年刚回国的时候,我觉得如果要把AI用在蛋白质组学,首先要的是数据,当时没考虑到算力和算法,因为数据都没有,也谈不上算力算法。过了六年之后,我发现已经有足够的数据了。当然不是完美的,但是至少可以开始用一用了,所以现在改名叫蛋白质组复杂科学实验室。有了数据,我们就想要看看这么复杂的数据背后有什么样的科学,然后可以把它的规律提取出来,用来做预测,这是我对AI在蛋白质领域应用的理解。

菠萝:新冠的时候,你们做了一个很酷的事,用蛋白质组来帮助新冠研究对吗?

郭天南教授:其实我以前也不是研究传染病的,只不过机缘巧合,刚好做成了蛋白质组在临床应用的一个典范。新冠的时候,大家可能也会疑惑,同样一个病,同样一个病毒,同一个病原,为什么有些人是轻症,甚至没有症状,有些人却非常严重?

我觉得原因就应该在于病人本身,可能会说是免疫力的问题,但是免疫力这三个字背后是什么呢?难道一定是年轻、健壮,免疫力就强吗?其实不一定,也有非常年轻强壮的反而是重症,也有体弱的,甚至小孩子,反而是没什么事儿。所以原因肯定不是这样。

机缘巧合下,我们发现只要采一滴血,在血液里面能够测到上千个蛋白质,就发现轻症病人有一些特殊的蛋白质表达的模式,而重症患者有另外一种蛋白质模式。所以说,这个问题从分子、从蛋白质组水平一看,泾渭分明。

有了这项发现,我们可以提前在他们刚刚感染的时候,就预测他会是轻症还是重症,即使目前看起来同样健康,但血液里已经有征兆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当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之后,它会在细胞中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的改变。当蛋白质的改变在体内累积到一定程度,有些人就出现症状了。有些症状是重的,有些症状是轻的,在累积的过程早期,我们就可以测量出来这些蛋白质的变化。

如果用我们最新的蛋白质检测方法,就算是一个健康人,尿里面也有几千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就可以用于检测健康状态,这是我们的技术特色。

菠萝:抽血肯定不如尿液检测方便,定期去检查尿液蛋白,有可能对健康系统有个更好的监控;听起来未来是很有希望实现的。

郭天南教授:尿里面除了蛋白质之外,还可以测到上千个小分子。这些东西以前被忽视了,但是现在有技术可以测到,为什么还没有进入千家万户呢?因为这个技术还有一点昂贵,还缺乏标准化,它还没有成为一个成熟的商业产品。

但是所有技术的发展都是从萌芽到慢慢成熟的,比如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像房子一样大,而现在大家的手机都可以算是个超级计算机。所以还需要一些时间,这是我们这个领域的人在努力做的事儿,希望将这些科学发现变成一个产品,比如说尿液试纸,不仅可以验孕,还可以测到很多跟健康相关的信息。

菠萝:未来这些技术在体检里面应该有很多应用机会。最近也有新闻,一位女士连续体检了10年,啥也没发现。

郭天南教授:体检也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的体检套餐,另一类是更贵更精密的体检,也都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区别在于发现疾病的早晚。比如说肿瘤长到2-3cm时,做超声肯定可以发现。但如果它只有4-5mm的时候,一般的超声不一定看得到。但它可能是一个比较严重的肿瘤,那就要通过更加灵敏的方法去做检测,所以体检也分不同的级别。

随着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深入,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基于蛋白质检测的方法,结合AI的模型能够用在临床。

菠萝:现在我们在做的蛋白质检测,包括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等,都是常规的单独检测。并不是测一大堆,首先是很贵,另外测完了也不知道有啥用,因为没有模型去预测。以后有希望查一管血再加尿液,就可以了解全身的健康状态。

郭天南教授:对,甚至是头发、指甲,我们都考虑过可以用于检测。还有眼泪,也可以测到六七千种蛋白质。眼泪非常有价值,因为空间上它跟脑非常近。所以我们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应用场景,比如植物人在那里躺很长时间,抽血是很难反映其大脑状态的,而抽脑脊液这种创伤较大的样本对植物人来说是不符合伦理的。但是把试纸放在眼睛里面,试纸就会被眼泪浸湿,且无痛无创。这一点点样品就可以定量到几千种蛋白质,并且它跟脑的关系非常近,也不用去抽脑积液就可以获得跟脑相关的信息。

菠萝:这是一个冷知识,可能大家也不知道。以后人体的泪液也好,唾液也好,可能都能读出很多的信息。

郭天南教授:我们确实是可以读出很多信息的,就像读天书一样。但是这个天书对应的是什么样的疾病表现?目前我们还不知道,就是因为还缺乏数据。举个例子,不同年龄健康人的泪液是什么样的情况,各种癌症、各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等,分别对应的是什么样的数据。如果我们有这样一个模型,就可以通过它来做预测。

现在常常有人“用基因组算命”,因为现在基因测序也不贵。如果测序发现你有这个基因,就可以得出这个基因患糖尿病的概率是多少,但是实际上这并不一定准确,因为你的生活习惯、饮食都会影响得糖尿病的概率。但是如果我测到这个人的蛋白质组,通过基因+蛋白质,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在当下,个体患某种疾病的概率。

菠萝:我们经常讲甲状腺结节,很多人体检查出结节,要不要切呢?切有副作用,不切又有点担心。从统计上来说,其实它恶变的概率没有那么高,尤其对于微小乳头状的这一类。大家就在问是不是百分之百安全,肯定不是,但现阶段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告诉你,到底是真正的安全还是危险的。所以你们是在想解决这样的问题吗?

郭天南教授:对,甲状腺结节极其常见。在普通人群中具有高度普遍性,检出率可达65%,其中8%-16%为恶性,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3-5倍。

我讲个特别有意思的例子,我在新加坡的合作者,是一位资深的甲状腺专科医生,带几个年轻的医生。对于一个结节,超声提示60%是良性,10%左右是恶性,但还有30%左右的可能是灰色地带。如果这30%中的病人来找他,他一般经过检查会综合判断说,这个结节有80%的可能性是良性,可以半年或者一年之后再监测。然而他下面的年轻医生就会跟病人说,你有20%的可能是恶性。这时候如果你再问,要不要做个手术切掉,病人听到之后,都会想那我赶紧切掉,要不都睡不着觉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当医生说80%的可能性是良性,让病人持续检测时,如果有少数的病人在这个监测期间突然恶化了,突然转移了,那他会找你麻烦:“你不是说我是80%的良性吗?你还不如给我做个手术,切掉一了百了。你叫我回家去监测,结果恶化了。”医生就被扣上了很大的责任。

所以年轻的医生就会说,你有20%的可能性是恶性。如果你选择切掉,对医生来说他是没有太多责任和风险的。但是对病人来说,如果切掉了甲状腺,是需要终身服药的;如果把甲状旁腺切掉的话,就还涉及到降钙素,会影响整个身体的代谢、体力、情绪。

很多人不知道癌症跟肿瘤有什么关系,实际上肿瘤是很广义的,包括良性肿瘤。很大部分的甲状腺肿瘤直到自然死亡,都不会有什么明显的反应,也就是说终身没有任何症状。但如果切掉,生活马上发生改变。原因就在于,那30%无法确定的灰色地带目前没有什么好的技术可以去判断。还有一些人尝试使用基因检测,也就是说如果你有这个基因,就可能是恶性的,没有这个基因,就可能是良性的,但后来发现没有一个基因跟肿瘤的良、恶性有非常强的相关性。还有些人测了100个基因,把这100个基因加起来,再打个分数,也不是特别的准确。那我们就开发了一个基于蛋白质组的方法,只需要几个蛋白质,就可以非常准确地判断它是良性还是恶性,这也是我们目前正在研究和转化的。

菠萝:刚才还讲到你们也做像阿尔茨海默症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这个病如何诊断也是一个困扰,尤其是在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的时候。

郭天南教授:对,这个病的诊断其实挺难的。一般需要做个PET-CT,要么抽个脑积液,就需要麻醉,一般老年人也不想去折腾。

但是从2023年10月份开始,美国衰老协会颁布了一个指南,大量研究证明,检测外周血Aβ42/Aβ40 比率异常,是阿尔茨海默的早期表现之一。如果是早期诊断,是有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缓解病程的。如果是中晚期的老年痴呆症,现在是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去治疗的。因此现在的关键就在于怎么样知道是早期的阿尔兹海默症。

我们现在开发了一个基于蛋白质组的方法,抽一管血就可以测到Aβ42和Aβ40。这个方法实际上在美国也有,但是非常贵,据我所知是一千美金级别的检测,因为需要比较复杂的技术。而我们在做的,就是希望将这个变成百元级人民币就可以得到的服务。等我们实验室做成了,马上就会启动临床试验。如果临床实验做得好,有望在明年或者后年初提供这样的筛查。

菠萝:你现在科研的目标,或者人生的目标是什么?你最想实现的是什么?

郭天南教授:我们希望基于以前的努力,构建一个虚拟细胞。地球进化了亿万年,才有了碳基细胞,又经历了很长很长的时间,由单个细胞变成各种各样的生物,最后出现了人类。但是现在技术上已经进入了一个临界点,可能就在今后几年,我们就有可能在芯片上建立一个硅基的细胞,然后通过这个细胞,研究细胞里面有什么样的分子,并且更重要的是可以把这个细胞作为一个模型,做药物筛选和疾病研究。

正常情况下,我们现在研究药物,都要养细胞,给它培养基,然后防止污染,不能让它死掉,它差不多一天两天才涨一倍。但如果实验可以在芯片上做,就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多线程增加算力,来加速这个过程。让疾病和药物研发变得更加高效。

菠萝:那对你来说,到目前为止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儿是什么?

郭天南教授:对我来说,最有成就感的是我培养了一批学生。2017年我第一次来杭州参加西湖大学的面试,那时候还叫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楼是毛坯房,桌子、椅子、地板、门都没有的,窗户也没有。当时蛋白质组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中国这样的人才是极少的,我找不到有基础的学生。但是现在8年过去了,我真的是非常欣慰,有一批学生现在分布在世界各地,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坚守,比如说在甲状腺领域,有几个学生比我理解更深刻,虚拟细胞也有几个学生比我理解更深刻。因为他们是真的每天都在想这个事儿,做这个事儿,甚至他们对怎么样去商业化的流程也比我熟悉得多。

所以我最欣慰,最有成就感的就是有这么一个团队。还有些学生在美国,在德国,他们做的研究我都已经不能理解了,是另外一个领域了,超越我了,我觉得这是比较好的一个事儿。

蛋白质组学极其重要,但是肯定不是我穷尽一生,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事,它是需要很长时间,很多人努力的,我觉得主要的功劳是我的同学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透视演示(德普)德普辅助器辅助... 透视演示(德普)德普辅助器辅助器怎么用(透视)透视免费(其实演示)1、首先打开德普辅助器辅助器怎么用...
今日公布“pokernow辅助... 今日公布“pokernow辅助工具”透视底牌(一贯是真的有挂);1、pokernow辅助工具系统规律...
透视经验(wepoker)we... 透视经验(wepoker)wepoker俱乐部辅助(透视底牌)脚本下载(2025新版技巧);1、下载...
热门推荐!hhpoker辅助器... 热门推荐!hhpoker辅助器,hhpoker是正品吗(详细视频巡查真的假的)1、hhpoker是正...
透视机巧(德普)德普之星辅助软... 透视机巧(德普)德普之星辅助软件(透视)辅助软件(一直机巧)1、下载好德普之星辅助软件辅助软件之后点...
技巧知识分享“fishpoke... 技巧知识分享“fishpoker透视”透视插件(本来是有挂);fishpoker透视是一种具有地方特...
玩家必看科普!hhpoker免... 玩家必看科普!hhpoker免费透视脚本,hhpoker透视工具(详细作弊实战视频)1、很好的工具软...
透视要领(WEPOKER)we... 透视要领(WEPOKER)wepoker辅助器下载(透视方法)俱乐部辅助(细节方法)1、金币登录送、...
透视模块(德扑之心)德普之星透... 透视模块(德扑之心)德普之星透视免费(透视)私人局透视(确实模块)1、德普之星透视免费ai机器人多个...
安装程序教程!约局吧开挂神器是... 安装程序教程!约局吧开挂神器是真的吗,红龙poker辅助器免费观看,透明挂教程(有挂技巧)1、构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