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哈马斯突然表示同意特朗普提出的“20点计划”,并且曾表示愿意释放人质。以色列也做出了回应,表示准备释放所有人质。那么,哈马斯为什么会同意这一计划呢?他们是真心愿意接受,还是因为无路可走?
我个人认为,哈马斯在巨大的压力下,为了争取生存空间,做出了妥协。这种回应看似是在寻找缓冲时间,其实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想通过谈判寻求一线生机。
即使哈马斯出于生存考虑坐到谈判桌上,但“20点计划”本身存在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最终导致协议的破裂。
首先是以色列撤军条款的模糊性。计划中并没有为以色列全面撤军设定明确的时间表,甚至允许以色列在加沙地区保留“缓冲区”。这意味着,以色列可能仍然会在实质上保持对加沙的控制,并且无法确保长期和平。
其次是关于加沙治理的强硬方案。计划明确要求哈马斯不得参与加沙的治理,并通过解除武装来实现加沙的“非军事化”。对哈马斯来说,这等于是要求他们放下武器,甚至放弃政治地位,这几乎是不可接受的。
第三是巴勒斯坦建国前景的缺失。虽然计划提到巴勒斯坦人民有建国的愿望,但并未明确提到“两国方案”。这使得巴勒斯坦的未来政治前景变得模糊不清,无法激发巴勒斯坦民众的兴趣和支持。
从这些角度来看,加沙冲突未来的发展可能有以下几种情景:首先,即使达成临时停火,由于“20点计划”缺乏明确的细节和双方之间缺乏信任,协议的执行可能会遇到巨大的困难,冲突可能会转为低强度、间歇性的对抗。
其次,如果哈马斯最终拒绝该计划,或者在执行过程中与以色列产生冲突,由于美国全力支持以色列,军事行动可能会重新启动并进一步升级。
最后,如果哈马斯被排除在治理加沙的过程之外,由技术官僚和国际部队接管治理,加沙可能会陷入长期的混乱和权力真空。这种情况下,极端组织的滋生和地区大国之间的新一轮博弈也可能随之而来。
综上所述,美国此次的计划看似通过“欺骗”来施加极限压力,可能导致更多的冲突和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