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的碳纤维人工骨在许多方面都有过人之处:解决了人体排异难题,解决成骨性难题,解决超大面积植入,解决复杂窗口修复,解决医学伪影难题。”
6月2日,湖南碳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博士张翔在医疗器械创新创业项目路演的现场收获了阵阵掌声。
2024年6月2日,在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的热潮中,医疗器械创新创业项目路演在湖南长沙爱尔眼科国际合作厅隆重举办。这次路演,旨在为相关企业和创新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平台,发掘一批医疗器械前沿领域的优秀团队和优质项目,链接跨国公司优势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集聚发展。
深入拓展医疗器械的新领域、新赛道
此次医疗器械创新创业项目路演由湖南省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专班指导,商务、金融、科技、工信、卫健、医保、药监7家省直部门主办,天心区政府、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承办,并得到了碧迪医疗的大力支持。
活动前后历时三个月。自今年2月启动以来,受到了广大医疗器械科研工作者与创新创业者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94个项目历经层层角逐,最终10个路演项目团队脱颖而出。
路演聚焦高端医疗器械、智能医疗设备、远程医疗技术等前沿领域,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投资人、医疗机构代表以及社会公众的关注。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张健在致辞中表示,医疗器械产业是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的重要助力。“通过这次比赛,将聚焦行业创新领域,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创造力优势,培养和挖掘出一批有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更广泛深入地拓展医疗器械的新领域新赛道,进而打造中部地区、全国乃至国际医疗器械创新创业的桥梁和舞台,凝聚全国各地企业、人才、技术资源,营造社会各界重视创新、推动创新的良好氛围,激发我省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活力。”
进行集中推荐,安排“一对一”指导帮助
潇湘晨报·晨视频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10个项目通过路演介绍、产品实操、互动问答等方式,展示了他们在医疗技术、设备研发及医疗服务模式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其中包括基于SLM技术的钽金属植入物、颅脑激光快速定位系统、碳纤维人工骨、肿瘤电场无创物理治疗、神经外科专用手术器械、慢性伤口的创新治疗、基于微聚焦超声治疗技术研发色素性疾病超声治疗仪、带报警功能的早期监测输液液体外渗的敷贴装置、青少年近视防控全生态检测体系、元胞孪生辅助的颅颌面植入物个性化成形机器人等。
这些项目不仅展现了技术的创新,也流露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专家评委们对每个项目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分别给予了宝贵建议。他们表示,这些创新创业项目不仅具有市场前景,也为当前医疗领域的临床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现场观摩的50余家投资机构代表也对这些项目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与各项目负责人现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对接。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创新是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对于所有报名项目,组委会准备了项目推荐手册,向相关创投基金、投资机构、金融机构进行集中推荐,畅通金融支持渠道。同时,安排拟落地项目代表进行产业园区、产业链企业进行精准对接,并在其创业过程中给予“一对一”指导帮助,享受相关落地政策支持。
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已取得长足发展
2019年至今,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达1283家,增长242%;第二、第三类注册证达8678件,增长531%;行业实现产值约550亿,增长近5倍;涌现了三诺生物、圣湘生物、楚天科技等一大批明星企业,体外诊断、人工智能、康复理疗产业集群已具雏形。
会上,天心区委副书记、区长周志军向参会者隆重介绍了天心区国家医学中心。周志军介绍,天心区已经系统制定了国家医学中心“一核三圈”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以“高端医疗器械、高端医疗服务、数智健康”3大产业为主导,“精准营养、医疗美容”2大产业为特色,“创新型中医药、脑科学、宠物健康”X个潜力产业的“3+2+X”产业体系,诚邀企业家朋友共抓时代机遇,共享发展优势,共赢美好未来。
湖南将进一步健全“产、学、研、政、用、金”联动机制,加快生物医药重大科研实验平台建设,鼓励支持创新医疗器械研发上市;坚持扩大开放,加强与重点国家、地区、企业、团队的对接,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标准的合作;持续开展“放管服”改革,打造国内一流的创新生态和营商环境。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实习生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