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福田区南园街道中信国际大厦36楼云端会场,一场以“老城烟火与数字焕新”为主题的沉浸式双招双引活动,在福田区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局),区投资促进局、企业服务中心、南园街道办事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深圳市国际投融资商会、深圳市无线电行业协会,中信信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手推动下热力开启。作为福田区“TIAN才漫游计划”的特色篇章,本次活动正式发布了福田区“智融荟”产学研合作品牌,并举行人才、企业落地意向签约仪式。现场吸引了深圳市高层次人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生团队、重点企业代表等50余人共赴“烟火+数智”之约,成功达成人才引进与企业招商项目“3+3”落地意向,为老城街区向“产业高地+人文福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消费电子循环产业“链”上开花:从“散兵游勇”到“数字军团”
在活动游览环节,参访团走进转转集团旗下采货侠B2B交易中心,零距离观摩一台二手手机如何经过367道工序,20项外观检测、55项功能检测后进行循环流通。南园街道华强南片区历经30多年积淀,已形成7.5万平方米经营空间、年交易额200亿元的消费电子循环产业矩阵。近年来,街道牵头成立电子通讯设备行业协会,发布全国首套《通信网络终端维修服务规范》,推动35个二手消费电子市场整合升级。如今,采货侠、天天速收等头部平台入驻,通过商品溯源、合规检测等数字化赋能,让“华强南”成为消费电子循环经济标杆。
“我们不仅要做全国最大的二手消费电子交易市场,更要打造消费电子循环产业行业标准输出地。”南园街道负责人在推介中透露,街道正抢抓全国开展二手商品流通试点的机遇,紧锣密鼓推进建设华强南消费电子循环产业园,通过统一标识、绿色改造,推动产业向“标准化、数字化、品牌化”迈进。现场签约的思睿达微电子有限公司,正是相中这里“线下场景+数字生态”的双重优势,其为客户提供的系统级芯片解决方案将借力华强南供应链,加速扩展至全行业。
营商生态“软环境”成硬支撑:从“单点服务”到“生态共育”
活动现场,“智融荟”品牌的发布成为焦点。该项目由福田区南园街道办事处联合深圳市国际投融资商会、深圳市无线电行业协会,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同打造,整合了“空间+资源+科技+人才”四大要素,旨在搭建合作平台推动产学研融合贯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街道通过“以商招商+协会招商+平台招商”模式,共引进项目22个,总意向投资额达40亿元,标志着南园街道“双招双引”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福田区社会工作创新实践基地,参访团实地体验了“诉求建议直通车”“志愿者超市”等12个功能场景。“从企业服务到人才福利,从政策对接到项目申报,街道专班全流程服务,真的太贴心了!”近期落户的旭盛来科技负责人现场说道。秉持“助企加速跑”理念,街道还打造了全市首个街道级商协会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构建“园创空间+外商服务点+港商联络站”三位一体的企业服务体系,持续开展政策宣讲、法律实务、银企对接等系列活动。今年以来,已举办优质项目专题路演、投融资洽谈会等20余场,服务企业超50家。
招才引智“双向奔赴”:老城记忆点燃青年创业梦
“没想到小小一个街道,能将前沿科技、历史文化与市井烟火融合得如此自然,为我们提供了特别的城市体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团队在实地参访后由衷感叹。作为活动亮点,街道特别设计了“烟火漫游路线”:从深圳河碧道的生态智慧,到百姓书房的24小时灯火;从iN城市广场的潮玩场景,到非遗图书馆的粤绣体验,让青年人才沉浸式感受“生活与创业共生”的街区魅力。
这种“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磁力,正在转化为招才实效。2025年,南园街道通过“名校名企”计划,与香港大学、哥本哈根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联动,成功促成5名海归博士落户福田,在今年新推出的“安居乐业公寓”加持下,更以低于市场价30%的租金,吸引数十名青年人才扎根。
结语:老城不老,数智生花
当暮色浸染深圳河碧道,参访团在iN城市广场的“湾区粮仓”主题空间驻足。这个14万㎡的潮流地标的“重生归来”,正是南园街道“存量焕新、增量添彩”的发展缩影——曾经的城中村,如今已蝶变为聚集250+品牌的青年创业栖息地。从二手电子的“绿色循环”到非遗文化的“数字传承”,南园街道正以“老城烟火”为底色,用“数字焕新”破题,书写着“双招双引”的生动实践。正如活动口号所言:“烟火忆乡愁,数智新生Life甜”,这场永不落幕的城市漫游,正在吸引更多“TIAN才”共绘未来。(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