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资源比中国多,潜力比印度大,为何巴西却进入不了世界强国行列
创始人
2025-09-30 08:22:25
0

翻开世界地图,你很难找到一个像巴西这样,似乎被上帝如此偏爱的国家。

说起资源,它幅员辽阔,面积位居世界第五,比我们中国还要大,矿产、淡水、森林资源之丰富,令人咋舌。

论潜力,它拥有超过2亿的人口,年轻且多元,潜力看上去比隔壁的印度还要深厚。

它没有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本土摧残,甚至在一战二战期间还通过出口资源发了财。这么一个要啥有啥的“天选之子”,按理说,早该稳稳坐在世界强国的牌桌上了,对吧?

但现实是,当我们谈论全球真正的顶级玩家,美国、中国、乃至欧洲联盟时,巴西的身影总是显得有些模糊。

它就像一个拥有顶级天赋的运动员,身体条件世界一流,却始终无法在最重要的比赛中夺魁。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它的天赋被高估了,还是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束缚住了这位南美巨人的手脚?

坐拥金山银山

我们首先得承认,巴西的“硬实力”基础确实好得让人羡慕。这种“好”,是全方位的。

地理上讲,巴西几乎占了一半的南美洲,国土面积851万平方公里,稳稳的世界第五。

它没有像中国西部大片的沙漠和高原,或是印度那种频繁的水旱灾害。它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特别是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虽然目前开发程度低,但其蕴含的生态和资源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亚马逊河作为世界流量第一的河流,为巴西提供了几乎永不枯竭的淡水资源。

说到资源,巴西更是一个“宝藏男孩”。它的铁矿储量世界第五,但品位极高,很多矿砂含铁量超过60%,是真正的优质矿产。除了铁,铝矾土、锰、镍、锡等各种战略矿产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

近些年,巴西在沿海大陆架发现了储量惊人的深海盐下石油,让它一跃成为全球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别忘了,它还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牛肉、鸡肉、咖啡、蔗糖出口国之一,拥有海量的优质耕地。

再看人口,2.1亿的人口规模,在全球可以排进前六。人口结构相对年轻,没有欧美国家严重的老龄化问题。而且巴西民族融合程度较高,社会氛围相对包容,不像某些国家那样存在尖锐的种族或宗教矛盾。

这么一看,巴西的“家底”厚得惊人。要资源有资源,要土地有土地,要人口有人口,要气候有气候。这手牌,简直就是“天胡”开局。但牌好,不一定就能赢。

“依赖式”发展路径

巴西今天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由它的历史塑造的。而它的历史,有一个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起点:殖民地经济

与北美那种由清教徒建立、带有自治传统的殖民地不同,巴西从一开始就是葡萄牙的“提取型”殖民地。葡萄牙人来到这里,目的非常单纯:掠夺资源。

从最早的巴西红木,到随后长达三百多年的甘蔗周期咖啡周期,巴西的经济始终围绕着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打转。庄园主和大种植园是经济的主角,权力高度集中,社会阶层固化。这种模式给巴西打上了两个深刻的烙印:一是经济严重依赖少数几种大宗商品出口,二是社会不平等极其严重

这种“依赖式”发展路径,在独立后的一百多年里,不仅没有改变,反而被不断强化。十九世纪的咖啡繁荣,让巴西的“咖啡男爵”们富可敌国,但财富并没有用于广泛的工业投资,而是继续投入到土地和奢侈消费中。

即便在二十世纪,当世界主要国家都在轰轰烈烈进行工业革命时,巴西的工业化进程也总是显得慢半拍,且时断时续。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咖啡价格暴跌,严重冲击了巴西经济,这迫使当时的政府开始推动“进口替代工业化”,也就是自己生产原本需要进口的工业品。

这算是巴西工业化的一个契机。

在二十世纪中叶,巴西也确实经历过一段高速增长时期,甚至创造了“巴西奇迹”,建立了包括飞机制造(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在内的某些先进工业部门。

但问题是,这种工业化往往是由政府债务和外资驱动,根基不牢。一旦国际环境发生变化,比如遇到石油危机导致外债高企,或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要求推行紧缩政策,工业化进程就会被打断。巴西经济就像坐过山车,总是在“繁荣-崩溃”的循环中打转。

而每一次循环的底层逻辑,依然是它对初级产品出口的依赖。历史仿佛一个轮回,从蔗糖到咖啡,再到今天的大豆、铁矿石和石油,巴西经济的“底色”始终没变。这种路径依赖,是阻碍它迈向强国之路的第一个,也是最深层次的一道枷锁。

为何巴西没能建成坚实的工业体系?

既然历史遗留下了问题,那么二战后,巴西为什么没有像中国或者韩国那样,下决心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呢?这里面的原因非常复杂,是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为过早的“去工业化”。一般来说,一个国家要成为强国,必须经历一个坚实的工业化阶段,用制造业来吸收就业、创造高附加值、推动技术进步。巴西在军政府时期(1964-1985)曾通过国家力量推动重化工业,有过一段辉煌。

但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影响下,巴西开始大规模推行私有化,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同时,为了应对恶性通货膨胀,它采取了高利率政策。高利率意味着企业贷款成本极高,难以进行扩大再生产和科技研发;而私有化虽然短期内稳定了经济,但也让许多战略性行业被外资控制,国家失去产业主导权。

另外就是它的资源优势,反而成了“诅咒”。这就是经济学里常说的“资源诅咒”。当一个国家靠卖资源就能轻松赚大钱时,政府和企业就失去了艰苦发展制造业的动力。卖铁矿石、大豆来钱多快,何必去投入巨资、承担风险搞科技研发和品牌建设呢?所以,每当大宗商品市场繁荣(比如21世纪初中国需求暴涨的那十年),巴西就过得非常滋润,但这也延缓了其产业升级的步伐。

一旦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经济立马陷入困境,因为它的工业体系没有强大到可以支撑国民经济。

此外,基础设施的严重落后也拖了后腿。巴西的铁路、公路网络非常稀疏,且多是为了将内陆的矿产和农产品运到沿海港口,服务于出口,而非形成一个高效的国内统一市场。物流成本极高,这严重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

你想想,在一个国家内部运输货物都比从中国海运过去还贵,本土制造业还怎么竞争?

不平等、腐败与宏观管理的失效

光有经济基础还不够,一个国家的内部治理能力同样至关重要。而在这方面,巴西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社会不平等

巴西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种不平等是殖民地时期大庄园制的遗毒。巨大的贫富差距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一方面,它导致内需不足,因为大多数普通人消费能力有限,无法为本土工业提供一个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引发了严峻的社会治安问题

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等大城市的贫民窟,成为暴力和犯罪的温床,这又吓跑了国内外投资,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政治层面,巴西的民主体制显得脆弱且低效。自1985年结束军政府统治恢复民主以来,巴西的政党政治极为碎片化。国会中党派林立,任何一届政府想要推动一项深层次的改革都困难重重,因为需要和无数个小党派进行复杂的政治交易。这导致政策缺乏连续性,今天你上台搞一套,明天我上台又全部推翻。

加上根深蒂固的腐败问题。从2014年开始的“洗车行动”反腐调查,牵扯了巴西几乎所有的政治精英和大型企业,包括前总统卢拉和罗塞夫。

如果懂经济的朋友,就知道巴西宏观经济管理的反复失误,也是限制巴西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原因

巴西长期受困于高通胀高利率。为了对抗通胀,央行不得不维持全球最高的实际利率之一。这虽然暂时稳住了物价,却扼杀了经济的活力,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极大地抑制了投资。

政府债务也因此居高不下,每年大部分的财政收入都要用来还利息,而不是投资于教育、科技和基础设施。这种宏观管理的困境,让巴西经济陷入一种“滞胀”的泥潭,难以自拔。

不过,我们也不能就此断定巴西没有未来。它依然拥有无与伦比的资源、人口和土地潜力。

近年来,它在清洁能源领域表现突出,全国80%以上的电力来自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生物燃料技术也很先进。如果能解决好内部治理问题,降低社会不平等,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资,并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产业升级之路,这位南美巨人依然有爆发出巨大能量的可能。

只是,这条破局之路,注定不会平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庆中秋假期如何安全出行?内蒙... 央广网呼和浩特9月30日消息(记者李春雪)假期将至,出行需求旺盛。2025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10月...
原创 凭... 九一八事变:一场本可避免的民族悲剧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长...
基站辐射大?上海铁塔权威解惑:... 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这期间,上海铁塔亮相静安区“智汇静安 星耀未来”科普嘉年华活动,以“网络有...
原创 1...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红军长征无疑是最为波澜壮阔的篇章之一。这场历时两年的战略转移不仅改变了中国共...
10月重庆天气如何?上旬降水较... 9月30日,重庆市气象台发布10月天气预测,10 月上旬重庆有明显降雨天气过程,局部地区可能伴有短时...
“多运动就好了”?运动如何科学... “我爸天天说,运动够了就不抑郁了。”17岁的江苏女生沈默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但我实在运动得很痛...
转给家里人!这种病高居死亡原因... 每年的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心血管疾病长期以来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全球每年有超过650万人因为心...
如何破解“内卷式”竞争?专家建... 中新网9月30日电(记者 石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申兵近日在国经中心举办的第18...
英前议员在机场被盘问“如何看中...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英国前工党议员乔治·加洛韦和妻子普特里·盖亚特里·佩尔蒂维日前在从海外回...
原创 宋... 宋美龄的精致生活与包包头的秘密 宋美龄作为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在个人形象管理上极为讲究。她有一个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