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东莞市低空产业联盟供需对接会在水乡经济区举行。作为国家专精特新高地、省级重点发展平台及穗莞合作先导区,水乡经济区正依托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内湾中心区位优势,全面发力构建无人机创新孵化及综合服务集聚区,为东莞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产业基础扎实,全链条布局初具规模
活动当天,东莞发布首批5个市级低空产业基地,水乡经济区占据关键两席:水乡洪梅布局低空整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将协同广州黄埔重点发展无人机、航空器等整机制造;水乡道滘打造低空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基地,重点发力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上游配套,持续完善区域低空产业生态。
在产业培育方面,水乡经济区稳步推进,目前已集聚超千家规上工业企业、超500家国家高新企业及超200家专精特新企业,区域内数字经济、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与低空产业需求高度契合,已吸引广联翔龙航空、极飞无人机、普度航空等一批低空代表性企业落地,覆盖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整机组装、运维服务与飞行培训全环节,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推动低空经济在水乡走深向实。
应用场景丰富,服务载体多元支撑
示范应用场景的探索是集聚区建设的一大亮点。
依托现代化产业园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千亩稻田农业示范区等丰富资源,水乡已具备支撑交通枢纽载人飞行、农业植保、适航测试等多元场景的基础条件。
尤其在跨区域协同应用方面,借助穗莞合作平台,水乡与广州正共同培育跨城保税低空物流配送航线、无人机足球竞赛等品牌活动,其中穗莞跨城低空物流配送航线已正式运行,11.2公里航程仅需10分钟,较传统货运效率提升近80%。
综合服务与产业载体建设同步推进。
武大水乡储能技术研究中心为无人机提供高性能电池技术支持,洪梅试飞场可提供从创意孵化到成果转化的全流程服务。
空间保障方面,水乡经济区已统筹超1000亩产业用地,建成超130万平方米专精特新产业园及创新创业社区,打造“楼下培训试飞、楼上研发制造、楼顶起降飞行”的特色产业链载体,公共服务配套也在加快完善,水乡中心医院、水乡未来学校等项目稳步推进,为人才提供优质生活环境。
基础设施方面,水乡正联动规划布局低空物流集散中心、政务巡检起降点等设施,助力构建大湾区立体交通网络。
区域协同升级,共建低空产业走廊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区位,水乡经济区正积极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加快构建集基础设施、政策支持与跨城合作于一体的低空经济创新走廊。
在基础设施方面,水乡已启动低空物流集散中心、政务巡检起降点、客货综合枢纽等关键节点的规划建设,逐步构建起衔接现有交通体系的低空网络,为大湾区立体交通示范系统提供重要支撑。
未来,水乡还将深化与穗、深、港等大湾区城市合作,携手打造 “珠江东岸低空产业走廊”,加速低空资源流动与市场培育。
展望未来,水乡经济区管委会将持续以“三个融合”为抓手,全链条发力低空经济新赛道,力争将“无人机创新孵化及综合服务集聚区”打造成大湾区低空产业发展标杆,为东莞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贡献水乡力量。
采写:南方+记者 张珊珊
图片:南方+记者 孙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