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
旁边人突然张大嘴打个哈欠,你明明不困,却也忍不住跟着扬起下巴、深吸一口气?
这种 “看到哈欠就想打” 的毛病,其实不光咱们人类有,竟然连黑猩猩都逃不过。
这跨物种“传染”的背后藏何奥秘?
黑猩猩被机器人传染?
更让人意外的是,最近有实验发现,黑猩猩看到机器人打哈欠,居然也会跟着做,甚至还会跑去捡毯子准备睡觉,仿佛真的被 “传染” 了困意。
这事儿听着有点玄乎,却不是编出来的。
过去咱们总觉得,打哈欠传染要么是同类,要么得是熟悉的对象。
可现在,机器人都能让黑猩猩跟着打哈欠了,这到底是动物单纯的模仿,还是背后有更复杂的生理机制在起作用?
不光是黑猩猩,大象、狮尾狒狒这些动物,在面对人类或同类的哈欠时,也有不少让人意外的反应,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这些事儿。
先说说最让人惊讶的 “黑猩猩与机器人” 实验。
2025年6月份,《科学报告》上刊登了一项研究,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城市圣乔治学院专门使用了一个配备33个旋转电机的仿生机器人头部。
没有身体,就一个能做出 “闭嘴”“张嘴”“打哈欠” 三种动作的脑袋,然后拿给14只成年黑猩猩看。
结果挺有意思:看到机器人 “打哈欠” 时,57%的黑猩猩都跟着打了哈欠,有的还慢悠悠地去收集卧具,找个地方躺下,那模样跟咱们困了想睡觉一模一样。
研究人员后来在动物园的官方公众号上提了一嘴,说这可能说明黑猩猩对 “打哈欠” 这个动作特别敏感,哪怕是机器人做出来的,也会触发它们的本能反应。
狮尾狒狒被声音传染
还有个更特别的发现,来自狮尾狒狒。
它们的哈欠传染,居然不用靠 “看”,靠 “听” 就行。
2024年有研究表明,狮尾狒狒听到熟悉同伴的哈欠声,就会跟着打哈欠。
更有意思的是,群体里的雌性狒狒,对哈欠声的反应比雄性更敏感。
比如听到 “首领雌狒狒” 的哈欠声,几乎所有雌性都会跟着打,而雄性只有一半会跟着做。
研究人员在后续的报告里提了一句,这可能跟雌性狒狒在群体里负责协调关系有关,所以对同伴的信号更在意。
说了这么多动物的例子,咱们也得聊聊,为啥打哈欠会传染?
奥秘被揭开
科学界目前有几种说法,都挺有道理的。
一种说法是 “调节大脑温度”。
咱们累的时候,大脑温度会稍微升高,打哈欠的时候,张大嘴深吸气,能让冷空气进嘴里,还能带动面部和颈部的肌肉运动,帮大脑散热。
就像咱们夏天热了会扇扇子,大脑热了就靠打哈欠 “降温”。
另一种说法是 “状态切换开关”。
比如咱们从上课走神,突然要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或者从躺着休息突然要站起来做事,这时候打个哈欠,能帮神经系统“醒醒神”,让注意力更集中。
还有一种说法跟 “群体同步” 有关。
比如灵长类动物,要是有一只打哈欠,说明可能到了该休息的时候,其他同伴跟着打哈欠,就能慢慢统一作息。
过去在野外,这样的同步作息能帮群体更好地防御天敌,也方便一起找食物。
最受关注的,还是 “共情相关” 的说法。
就是说看到别人打哈欠,咱们大脑里的 “镜像神经元” 会被激活,让咱们不自觉地模仿,同时也能感受到对方的 “困意”,这是一种情绪上的共鸣。
不过这个说法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有研究发现,就算是共情能力比较弱的人,看到别人打哈欠也会跟着打,所以肯定还有其他机制在起作用。
其实不光是动物,咱们人类的哈欠传染也挺常见的,而且还有些小细节。
比如咱们跟好朋友一起,看到对方打哈欠,跟着打的概率就比跟陌生人高;家里的宠物,比如狗,有时候看到主人打哈欠,也会跟着张嘴。
总结下来,“哈欠传染” 这事儿,比咱们想的要复杂得多。
它不是简单的 “模仿”,背后可能藏着生理调节、群体同步,甚至跨物种的情感联结。
从黑猩猩对机器人的反应,再到狮尾狒狒的 “听觉触发”,这些发现不光让咱们更了解动物的行为,也能帮咱们思考人和动物、人和机器之间的互动方式。
说不定以后,咱们对 “困” 的理解,对 “共情” 的理解,都会因为这些小小的哈欠,变得更不一样呢。
科技日报2025年6月9日报道机器人打哈欠会“传染”黑猩猩
农视网2025年9月日报道不仅人类之间,人类与动物、动物与仿生机器打哈欠都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