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学马斯克,要么学他砸钱搞技术,要么学他熬夜拼事业,结果大多折戟。
可你知道吗?2002年马斯克卖掉PayPal拿了1.8亿美金,没躺平反而砸钱造火箭,被笑疯子。
混沌李善友教授说,咱缺的不是钱,是那份“非做不可”的真理念,他心里装着“让人类多行星生存”,所以能扛住所有质疑。
卖掉PayPal后,他没躺平,反而“疯”了
2002年,31岁的马斯克卖掉PayPal,账上躺着1.8亿美元——够普通人躺平几辈子了。但他没买游艇、没度假,反而把钱全砸进火箭和电动车,被所有人当“疯子”。
为啥?李善友教授说,关键不在钱,而在“顺序”。咱们普通人多是先有事业,走着走着才模糊出使命;马斯克倒好,先立了使命,再找事业。
大学时他就列了“影响人类未来”的清单,卖掉PayPal只是起点,他要干的是“对人类最重要的事”。
就像咱们身边有人赚了钱就飘了,马斯克却更“疯”了,因为他心里有团火,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让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保存宇宙意识火种”。
这团火,才是他对抗质疑、砸钱搞火箭的底层动力。
拆解马斯克的“疯”,藏着普通人能学的“道”
很多人学马斯克,只学他“砸钱搞技术”的术,却没摸到他“用理念驱动行动”的道。李善友教授拆解,马斯克的成功,靠俩核心:
第一,用“白痴指数”倒逼创新。
马斯克造火箭时,所有人说他疯——火箭成本上亿,他只有1亿。但他没放弃,反而列了个“羞耻指标”:火箭总成本除以原材料成本。
这一算,发现原材料只占2%!他把这叫“白痴指数”——倍数越高,说明优化空间越大。
就这么个土办法,SpaceX把火箭成本砍了90%,连发动机都改成“不锈钢”极简版。
李善友说,这不是玄学,是把复杂问题拆到最底层,用基础逻辑倒逼创新。咱们普通人做事,也可以试试:遇到难题,先拆到最基础的“原材料”,看看哪些环节能优化。
第二,用“宏大理念”当导航仪。
马斯克不是为赚钱搞星链的。
他有个终极目标:移民火星,给人类留个“备份”。但NASA订单养不起这烧钱买卖,他就想:全球互联网市场每年万亿,用低成本火箭发卫星,既能赚钱,又能攒火星移民的钱。
这就是“理念Y轴”,你的终极目标像北极星,所有商业动作(X轴)都得围着它转。
星链不是乱多元化,是服务“保存人类文明”的大使命。咱们普通人做事业,也需要个“大理念”:不是为了赚快钱,是为了“解决某个社会问题”“实现某个价值”,这样遇到困难才撑得住。
结语
好多人学马斯克,学他熬夜、学他砸钱,结果累垮了也没成。李善友教授说,马斯克的“疯”,本质是“真理念”在烧,他清楚自己为什么而战,所以能扛住质疑、熬过低谷。
咱们普通人未必能造火箭,但可以学他“先立使命再做事”“用底层逻辑拆问题”“找个大理念当灯塔”。
赚钱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找到那份“就算亏钱也想干”的热爱,那份“为人类、为社会、为自己”而战的劲儿。
下次再焦虑“为啥学不来马斯克”,先问问自己:我有“非做不可”的真理念吗?有拆解问题的笨办法吗?有熬得住寂寞的耐心吗?找到这些,你也能活成自己的“马斯克”。
马斯克的传奇,不是因为他有钱,是因为他有“火”——那团驱动他对抗全世界的信念。
咱们学他,别盯着他的火箭和特斯拉,要盯着他心里的那团火。有了火,钱是燃料,方法是工具,事业自然能烧起来。记住,真理念,才是普通人逆袭的终极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