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24日电(徐明睿)商业航天企业24日在上海宣布,吉利星座建设迎来重大里程碑,其一期组网圆满完成,为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据了解,吉利星座由研究院在上海的商业航天企业时空道宇自主设计研发、建设并运营,是覆盖全球的低轨物联通信星座。
9月24日15时56分,在山东日照附近海域,吉利星座第六个轨道面以“一箭12星”的方式成功发射。至此,吉利星座一期组网大功告成,成为中国首个完成组网且具备规模化应用能力的低轨卫星星座,实现了除南北极外全球任一地表实时通信覆盖。
截至目前,连同前序轨道面级部署的试验星在内,时空道宇在轨卫星增至64颗,所有卫星均实现100%在轨可靠性与网络可靠性。这一成果是中国民营企业首次自主完成全球覆盖卫星通信网络建设,为众多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全新的太空基础设施选择。
在星座建设过程中,时空道宇积极拓展全球合作版图,已与全球20多个国家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业务广泛覆盖中东、东南亚、中亚、非洲、拉美等地区。从阿曼的广袤沙漠到马来西亚的茂密雨林,从阿根廷的辽阔平原到非洲的偏远乡村,中国民营航天以切实服务助力当地数字化发展,为全球互联互通增添新维度。
在全球化布局中,时空道宇注重与当地伙伴共建生态、共享成果。2024年,企业与阿曼Azyan Telecom合作完成海外首站商用测试,通信成功率高达99.15%,网络可用性超过99.97%,成为中东地区低轨卫星物联服务标杆案例。在马来西亚,时空道宇与当地企业ALTEL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推进卫星通信在通信、交通和能源等领域的应用落地。在南美,公司与阿根廷企业Orbith合作,助力当地数字基础设施升级,为区域市场提供更具普惠性和覆盖力的连接服务,并共同推动高低轨卫星融合应用探索。此外,在沙特、摩洛哥等市场,企业也分别与ATSS、Soremar等主流运营商达成合作,共同开发适用于当地需求的卫星物联解决方案。这些合作不仅是商业共赢,更是技术标准、服务体系与合作模式的深度输出,提升了中国民营航天企业在国际商业航天领域的规则参与度和话语权。
吉利星座的建成,为全球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带来显著价值。这些地区地形复杂、基础设施薄弱,传统通信网络难以全面覆盖,卫星物联网成为弥合“数字鸿沟”的关键。
具体来看,在中东,星座服务可应用于海洋相关作业场景,通过卫星实时回传作业数据、接收气象警报,大幅提升作业安全性和管理效率;在中亚,卫星网络可为能源行业提供关键支撑,实现油气管道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在非洲,星座能力可被用于农田水利监测及跨境物流追踪。在应急救灾与公共安全领域,低轨卫星星座作用不可替代,当自然灾害导致地面通信中断时,卫星网络可快速恢复灾区与外界联络,支援救援调度与灾情评估。
目前,在全球商业卫星物联网星座中,吉利星座在轨数量位列第二,比肩铱星二代。吉利星座系统可支持全球2000万用户,其中包含500万高频用户和1500万中低频用户,完全具备全球范围内规模化商用服务的能力。截至目前,时空道宇已与20多个海外国家的运营商签署合作协议,应用方向涵盖海洋作业、智慧交通、能源管理、应急通信等多个领域。
从中国发射场到遍布世界的应用场景,吉利星座全球组网完成,不仅是中国商业航天科技的一次飞跃,更是中国民营企业以开放合作、共享共赢姿态投身全球发展的体现。它展示了中国的能力与担当,为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带来更普惠、更可靠的通信服务。未来,随着星座应用生态不断丰富和国际合作持续深化,这座由中国民营企业建造的“太空桥梁”将进一步连接世界,助力更多地区实现数字化绿色转型,推动全球数字化进程迈向新高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