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宝安展馆。
文博会宝安展馆,年轻人围在影石相机展台前,对其非常有兴趣。
刚落幕的第二十届文博会上,宝安各行业龙头企业带来的最新产品,让人惊叹。
影石创新,连续5年居全景相机市场销量世界第一,今年4月发布的X4宣告全景运动相机进入8K时代。
洲明科技,连续多年位居LED显示屏上市企业出货面积第一,今年5月正式发布全球首款透声LED电影屏。
绘王科技,产品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跻身全球行业前列,去年底上市的三好绘画板,颜色多达1亿种……
与以往相比,今年文博会的舞台上,更多宝安龙头企业参展,为观众带来了最前沿的体验。
作为深圳的工业强区,宝安的中小企业如“满天星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数量一直位居全省前列。
但一直以来,宝安如“明月”般耀眼的龙头大企业相对较少。为了更好发挥龙头企业的引擎带动作用,近年来,宝安着力引进和培育了一批具有枢纽作用的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带动效应,推动着“17+2”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已初步形成“明月当空、繁星满天”的产业格局。
既见“星星”,也见“月亮”
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周五晚观看《歌手2024》直播的你,打开家里的创维电视机、连上奋达音响、吹着艾美特风扇、喝一杯茉莉奶白奶茶、点一份湘阁里辣的外卖……
这么短短一会,你就接触了5家宝安企业的产品,含“宝”量极高。
这在于宝安有着中小企业成长的沃土,滋养着5万多家制造业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7200家,连续七年全国区县级第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0家,占全市28.3%;上市企业75家,占全市的13.3%。
在中小企业千帆竞发的基础上,“如何吸引和培育更多龙头大企业”一直是宝安着力突破的重点。近年来,宝安高度重视龙头企业壮大发展,龙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
世界500强企业,是龙头企业最直接的指标,也是一个城市经济竞争力的一大象征。
2022年,顺丰控股首次入选世界500强企业,宝安实现了零的突破。2023年,立讯精密和顺丰控股一同入选世界500强企业,宝安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家。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对应着从事相关领域10年及以上(新产品5年及以上),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三、全国前三的企业,代表着全球制造业细分领域最高发展水平。
今年3月,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公布,深圳29家企业入选。其中,宝安企业有6家,与南山并列全市各区第一。宝安总数达到21家,位居全市各区第二。
“独角兽”企业,一般指“成立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非上市企业。今年4月,胡润发布“2024全球独角兽榜”,深圳34家企业上榜。其中,宝安3家上榜企业,分别为正浩创新、海柔创新与创鑫激光。
宝安的百亿级工业企业总数,也由7家增加至2022年的12家,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政府部门的“耐心资本”
龙头企业数量的增加,离不开宝安贴心的产业扶持及招商引资政策,也离不开其产业空间优势和成本优势。
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政府部门的“耐心资本”。
最近,“耐心资本”走进大众视野——中央部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时,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因为创新是个漫长的历程,成功的投资往往需要时间与耐心。银行、创投机构等是如此,对政府部门而言,亦是如此。
当地政府对企业的服务,就是其“资本”。做“时间的朋友”,持续做好服务,陪伴科技企业、科学家与创业者“长跑”,需要政府的“耐心资本”。
为此,宝安构建起了一条“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高成长性企业—创新百强企业”的科技企业梯队。
针对各个梯队的企业,宝安都有相应的政策支持与激励措施,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比如,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是不少中小企业经常遇到的难题。宝安在2016年成立了金融超市,为企业和金融机构牵线搭桥。仅2023年,全年就促成融资业务2418笔,涉及融资金额约303.55亿元。
产业空间不足,制约企业扩大再生产,一直令企业“头大”。为解决问题,宝安出台《宝安区产业空间保障计划(第一批)实施方案》,第一批就解决了213家重点企业产业发展空间需求。
宝安倡导长期主义,守好“耐心资本”,加上一开始没形成巨头企业,也就没形成产业路径依赖,最终形成中小企业百花齐放,多元共进。慢慢地,自然就有不少龙头企业脱颖而出。
比如民营企业顺丰控股在2022年上榜500强后,2023年继续登榜,其借势宝安发展,最终壮大自己的成长之路一直被商界津津乐道。
新增培育数十家“巨龙”“大龙”“小龙”企业
龙头优则产业优,龙头强则经济强。
随着宝安GDP迈入5000亿元大关,调结构、转方式的任务更为艰巨而紧迫。对宝安发展而言,需要更多龙头企业带动经济飞快地转动。
更确切地说,是需要一批具有强大辐射带动能力,可以助推“17+2”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发展壮大的龙头企业。
在这方面,宝安是尝到甜头的。比如,欣旺达是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领军企业,在全球消费类锂电池行业占近30%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
由欣旺达等众多企业组成的宝安锂电池设备制造产业集群,入选了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集聚了10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个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实现了电芯制造、电池封装、锂电池检测、锂电池制造解决方案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全覆盖,超过80%的核心器件实现自主研发。
当前,宝安的超高清视频显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网络与通信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已经具备较好的行业地位,也涌现不少龙头企业,现在需要的是加快强链补链延链,不断巩固优势、提升辐射带动力。
而对于潜力大、发展快、有相对优势的低空、空天、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则需要集中资源力量加快“建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打造成新的骨干产业集群。
目前,亚太星通、国星宇航、德国Lilium(百合花)、小鹏汇天、震兑科技、中农发集团等空天技术、低空经济、深地深海领域的领军企业,已在宝安加速集聚,有望让宝安抢占先机,形成新的增长点和新优势。
为了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枢纽作用的龙头企业,去年宝安出台实施《关于实施“龙计划”的工作方案》,其目标是:到2025年,新增培育1—2家世界一流企业,5—8家产值千亿级“巨龙”企业,8—12家产值五百亿级“大龙”企业,15—20家产值百亿级“小龙”企业,100家产值十亿级“幼龙”企业。
2025年,这会实现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