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在南极那厚达几百米的冰层之下,居然藏着一个“秘密水世界”——科学家们刚刚宣布,他们在南极洲新发现了85个活跃的冰下湖泊。这一发现来自欧洲航天局(ESA)对2010年到2020年的CryoSat卫星数据的分析,发表在2025年9月的《自然》杂志上。
这些冰下湖泊可不是一般的静态水体,它们会周期性地“充水”和“排水”,就像地球深处的呼吸。这次的新发现让南极洲的活跃冰下湖泊数量达到了231个,直接比之前多了一半,增加幅度高达50%。
研究团队也首次观察到了其中12个湖泊的完整活动周期——也就是从湖泊注水、积水到排水的全过程。要知道,在过去几十年里,科学家们只观察到36次完整周期,这次一下就增加了三分之一!
这可不仅仅是“多了几个湖”这么简单。冰下湖泊的存在和运动直接影响着冰川的流速,而冰川流动又会改变海平面的变化速度。换句话说,这些隐藏在冰底下的湖泊,很可能在悄悄地推动着全球海平面的上升。
CryoSat卫星立大功,揭示冰下湖泊如何“操控”冰盖运动
那么,科学家是怎么发现这些湖泊的呢?靠的就是欧洲航天局的CryoSat卫星。这颗卫星配备了先进的雷达高度计,能够精准捕捉冰面高度的微小变化。通过对冰面升高或降低的长期监测,研究人员就能推断地下是否有湖泊在“活动”——比如,湖泊注水导致冰面升高,排水时冰面又会下降。
这项技术的厉害之处在于,它能帮科学家绘出冰下湖泊的分布图,分析它们的活动节奏。利兹大学的安娜·霍格教授提到,这次的发现再次证明了南极洲冰下水系统的复杂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不再是过去认为的“死水一潭”,而是一个高度动态的系统。
而这些冰下湖泊不仅仅是地理现象——它们的存在还对整个南极冰盖的稳定性产生影响。湖水的周期性流动会暂时减少冰盖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导致冰川滑动加快。冰动得越快,融入海洋的速度越快,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就可能加快。
气候变化加速水系变化,冰下湖泊或成未来气候“变量”
这项研究不止是一次科学突破,更是对全球气候系统的一次预警。研究显示,这些湖泊的“水源”主要来自地热和冰川摩擦产生的热量。随着全球气温上升,这一现象可能变得更加频繁,甚至影响到全球洋流系统。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南极洲最大的冰下湖——东方湖,储水量估计在5,000到65,000立方公里之间。如果像这样的大型湖泊开始频繁排水,后果不只是冰盖稳定性被扰乱,还可能影响到全球海洋环流,进而改变气候模式,比如某些地区的海水变暖或变冷,连带影响渔业与生态系统。
而现在的全球变暖趋势,正逐步将这些“潜伏”在冰层下的湖泊变得更为活跃。科学家警告说,如果不持续监测这些湖泊的变化,我们将很难准确预测未来几十年的海平面变化速度和气候趋势。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再一次提醒我们:南极并不是遥远的、与我们无关的冰雪世界,它和全球气候系统紧密相连。那些藏在冰底下的水体,正悄悄改变着地球的未来。接下来,持续使用CryoSat等先进卫星技术,深入追踪这些冰下湖泊的演变,将是科学家们的一项重要使命。
结语:
冰下湖泊的动态变化,不只是地球自我调节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理解气候变迁、预测海平面上升趋势的重要线索。隐藏在极地冰盖之下的“水世界”,或许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全球气候博弈中不可忽视的关键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