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苍穹,“天宫课堂”不但把“宇宙”级科普知识传遍五湖四海,也将无数浪漫想象化为鲜活现实的中国航天精神深植孩子的航天梦。俯瞰黄渤海畔,核能“科普+创新”,不但凝聚起最广泛的绿色发展共识,也将“两弹一星”精神以更柔软、更时尚的方式注入大众生活。
从中国航天到中国核工业,深入人心的科普活动、突破“卡脖子”的创新精神,完成一次次意义非凡的美育浸润,在润物细无声中扎根孩子们的心灵,并持续转化为“科学报国”“强国有我”的生动实践。反之,一次次“直抵人心”的美育浸润,也让科创科普之两翼更加健美。
其内在逻辑是什么?一般来说,提到美育,我们会第一时间想到绘画、音乐、文学等艺术所给予心灵的浸润与熏陶。往更深处思量,科技研发也需要浪漫想象、需要美的设计,更需要澎湃在无数奋斗者血脉与骨髓中的精神品质与传统美德。
其文化渊源在哪里?“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中华美育自古以来就注重以美养德,提升修养、陶冶情操。更进一步讲,“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才兼备,方美于心。怀美之心,守正致远。
更进一步讲,要“美育”也要“体育”,“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在品重烟台,从“村歌大赛”到“齐鲁超赛”,丰盈着新时代奋斗者的精神美与体魄美,也在无形中让这座魅力之城、活力之城、未来之城的科创科普之两翼更健美。
(作者:邬勇)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