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22日电(陈媛 王雪)21日,重庆交通职业学院举行自主开发未来新技术成果展示活动,现场展示了该校打造的数字低空、数字制造、数字建造、数字教育等技术成果,让2025级新生们了解“未来技术”,为其在选择学习专业和规划职业方向提供了良好契机。
数字低空:触摸飞行行业前沿
宇燕F1载人飞行器、宇燕垂起系列无人机、宇燕系照明无人机……现场的“空中黑科技”蕴藏着未来出行与产业应用的新方向。
图为活动现场展示的宇燕F1载人飞行器模型。陈媛 摄
全国农业技术能手、重庆市无人航空技术应用协会专家库专家胡可力从国家政策、无人机行业应用、就业前景、行业法规、相关证书、优秀案例等方面介绍了低空经济未来技术的具体情况和应用。他介绍,宇燕F1载人飞行器是第一款由高校自主研发的低空载人飞行器,在自动识别和避开障碍的同时,最大速度能达到90km/h。宇燕垂起系列无人机拥有垂直起降能力,适用于国土测绘、公共安全、森林巡检等众多领域,成为空中作业的助手。
“目前无人机可以应用于交通等17个领域,无人机飞手人才缺口超百万。”谈及未来无人机领域的就业前景时,他表示,在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各行业加速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无人机飞手职业前景广阔。一方面,无人机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物流配送、应急消防等传统领域的深度应用催生了对专业飞手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无人机编队表演、影视航拍等新兴领域也为从业者提供了更多创新发展机遇。
数字制造:实现多方位监管
智能网联实训车、无人巡逻车、氢动力汽车教学平台、无人牵引车、智慧矿山、智能破拆机器人等数字制造生态未来技术成果吸引众多学生的目光。
图为活动现场展示的无人牵引车。陈媛 摄
该校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熊如意介绍,智能网联实训车目前已运用到长安汽车、长安民生物流等企业,这台车能够直观展示智能网联整车的结构、工作原理,具有室内外自主行驶、自动紧急制动、自动避障、红绿灯识别、360度环境感知、车道线识别、RTK定位、激光SLAM定位等自动驾驶功能,可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教学、实训、认证及赛事等活动。
以安防领域为例,无人安防巡逻车已为巡逻插上智慧“天眼”,该车具备自动巡逻、人机交互等功能,融合智能安防、第三方信息化系统,能够在夜间、恶劣天气等环境中稳定运行,能够大幅度提升智慧安保效率,可实现景区、小区、园区7×24小时巡逻,是传统人防、物防、技防的重要补充。主要应用于城市开放道路、企业园区、数据中心、小区物业、金融场所等场景。
数字建造:融入社会建设
从工程管控到城市规划,从内河航运到资源管理,数字建造已经融入到社会经济建设中。该校教师李琳介绍,目前学校数字制造生态未来技术成果主要体现在无人机测绘应用及测绘信息处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服务、智慧平台开发服务等三方面。
在实际的工作场景中,以“重庆电务段无人机铁路巡检”项目为例,通过无人机的应用开展测试验证系统研究工作,对铁路电务无人机进行A1型号巡检及应急指挥系统的全面测试,为现场试验和实际应用提供支撑。
她表示,目前,学校配备多种型号无人机、数字摄影及倾斜摄影测量系统、三维激光扫描仪及高性能三维重建工作站等先进设备,可为社会各界提供遥感影像调查、高分辨率影像提取、资源权属调查、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等领域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数字教育:解锁学习新方式
“交交,请介绍一下学校的数字课程。”数字主持人“交交”现场通过PPT展示了该校的204门智慧课程学校方案,115门数字教材,107间全息教室等数字教育内容架构。
图为数字课程现场展示画面。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供图
在三维空间中,“交交”多元化呈现知识内容,让抽象的专业知识“活”起来,在沉浸式体验中解锁学习新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数字课程是学校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课程能给学生提供个性化自主学习、互动性的探究学习、沉浸式的深入学习。”该校数字课程建设负责人傅俊敏说。
她表示,通过引入全息教室、智能网联实训车等先进设备,学校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教育公平。同时,这些先进设备的应用使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出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