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一份通知突然打破了中美科技之间的平衡,中国监管部门要求国内科技公司全面停止采购英伟达的人工智能芯片,这不是某家公司自己决定的,而是一次全国范围的大调整,让英伟达一下子成了风口上的“焦点”。
英伟达老板黄仁勋之前好不容易说服特朗普重新开放中国市场,但现在因为特朗普的政策失败,美企的CEO们也开始对特朗普有了新的看法。
外媒报道说越来越多中国企业不愿再用英伟达专门为中国定制的H20芯片,这让美国AI公司CEO阿莫迪急得团团转,他觉得特朗普折腾了几个月,结果把美国本来在AI领域的最大优势都折腾没了。
阿莫迪特别强调AI才是能跟中国竞争的关键,甚至可能影响整个国家的未来,他之所以这么着急就是怕自己公司的市场份额彻底丢掉。
其实阿莫迪的话也不是没道理,英伟达和中国合作了几十年,可因为美国政客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合作一度中断,现在中国市场很抢手,谁退出就会有别人补上。
况且中国一直坚持自主创新,之前被美国“坑”过一次后就下决心走自己的路,现在美国政客面对中国禁也不是,不禁也不是,实在是拿中国没办法了。
之前因为特朗普坚持要“遏制中国”,不仅在关税上动手,叫停了所有和中国的芯片合作,还威胁其他国家要是和中国企业合作就要被美国制裁。
英伟达CEO黄仁勋最着急,因为英伟达每年和中国的贸易额超过100亿美元,这么大的市场他肯定不想丢掉,为了保住生意,黄仁勋和特朗普谈条件,答应把从中国赚到的15%利润交给美国政府。
黄仁勋刚准备接大订单,结果英国媒体的一则报道让他心凉半截,消息说中国企业已经接到通知暂停和美国公司合作,黄仁勋当时正陪着特朗普访问英国,他马上回应说AI技术会走向全球,中国市场很大,英伟达和中国企业合作已经有30年了。
虽然他没明说接下来怎么办,但能看出来,他还是不想放弃中国市场,对英伟达来说中国市场不是可有可无的“备胎”,现在订单被取消,市场份额下降,直接影响了公司季度业绩和股东信心。
特朗普政府本来指望通过“芯片税”能多赚点钱,结果中国企业不买账,政策不仅没赚到钱,还让美国企业压力更大。
其实这场“分手”不是中国企业主动挑起的,但当英伟达的芯片又贵又不好用,还可能有数据安全问题,中国企业不再买单也是很正常的选择。
像阿里、腾讯、字节这些大公司在测试英伟达的RTX6000D芯片时发现,跑大型AI模型不仅容易卡顿,性能也达不到预期,外观再高级也掩盖不了“好看不好用”的现实。
其实这不是空穴来风,美国有议员还公开建议要求出口到中国的芯片加装监控模块,这种说法让中国企业对英伟达的产品更加警惕。
与此同时中国国产芯片正在逐步崛起,比如华为的昇腾910B在中文识别方面已经超过了英伟达A100,寒武纪的MLU370在能效比上也比英伟达H20更强,不仅性能可靠,国产芯片的成本也更低,中国芯片的单位算力成本只有英伟达高端芯片的43%,而且供应也更稳定。
中国的政策也在推动国产芯片的发展,像《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法规要求数据必须在国内处理,这也间接让国产芯片的需求越来越大。
现在英伟达在中国市场被“集体冷落”并不是偶然发生的商业事件,而是全球科技格局正在发生大变化的一个缩影,特朗普政府的反复政策不仅没能阻止中国发展,反而让美国自己失去了主动权。
正如美国媒体所说,特朗普几个月就让美国失去了唯一的优势,如果不是他先下禁令后又突然想和中国合作,中方也不会发现美企出口到中国的芯片有那么多漏洞。
现在的竞争已经不只是市场层面更是技术主权以及数据安全和产业自主的全面较量,谁能在这场动荡中保持冷静,谁就能在下一轮技术革命中掌握主动权,全球科技的未来已经不是某一个国家说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