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名著中的瑰宝,其经典地位源于生动鲜活的人物塑造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在众多角色中,刘备麾下的五虎上将尤为突出——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马超的英武、黄忠的老当益壮以及赵云的完美形象各具特色。其中关、张、赵三人最为人熟知,但令人疑惑的是,同样战功赫赫的赵云为何未能像关羽、张飞那样获得神位?这是否与他离世时的异常现象有关?
桃园结义的深厚情谊仅属于刘关张三人。关羽和张飞从刘备白手起家时就誓死相随,历经无数战役始终不离不弃。相比之下,赵云与刘备的相遇颇具戏剧性:他们在公孙瓒处初识,后在邺城重逢。一次秉烛夜谈中,两人畅谈天下大势与人生理想,甚至同榻而眠。正是这次深谈让赵云认定刘备是值得追随的明主,最终成为五虎上将中的常胜将军。
细究关张二人,虽然武艺超群最终封神,却都有致命缺陷。张飞嗜酒如命、性情暴戾,常鞭笞士卒;关羽虽比张飞稳重,却因骄傲自负而败走麦城。书中记载二人离世时都伴随天象异变:关羽遇害时,诸葛亮夜观星象,见将星坠于荆州;张飞遇刺前夜,刘备目睹流星划落西北,诸葛亮当即预感不祥。这些异象似乎预示了他们死后成神的天命。
反观赵云,他兼具关羽的勇武、张飞的忠诚,更难得的是饱读兵书、智勇双全。但这位近乎完美的将领离世时却异常平静——年近古稀病逝家中。书中仅以东北狂风折古松的意象暗示其离世,既无星坠也无雪飘。这个描写其实符合史实,罗贯中在创作时特意保留了历史记载的原貌。
虽然没有关张离世的惊天动地,但赵云之死的艺术感染力毫不逊色。作者基于史实塑造的这个角色,虽在勇武程度上有所夸张,但核心特质都源自真实历史。正因贴近史实,赵云未能获得神话色彩,却在读者心中树立起更加真实可信的英雄形象。这种基于史实的创作,反而让赵云这个角色超越了神化的关张,成为连接历史与文学的特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