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键调节高度、适配不同坐姿的适老沙发,到语音喊一声就能开关的智能衣柜,再到覆盖四季的旅居康养定制服务,连茶艺品鉴、智能手机短视频教学等新潮文化课程也搬进了展台……9月20日,第三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现场,满是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潮生活”场景。
老人们展示优美舞蹈
走访中,记者沉浸式感受着银发消费的新风向——正从“满足基础生活”向“追求品质享受”跨越。展会现场,老年人一句句“愿意为好产品、好服务买单”,生动勾勒出银发消费从“只选实用”到“追求品质”的升级轨迹。
科技“宠老”超贴心 省力又省心
参展商视频直播宣传展会
“不用别人搭把手,按一下侧边按钮,马桶圈就能慢慢抬起来!”在适老化产品及智能家居展区,带扶手的智能马桶,按下按钮座圈就能升高,搭配扶手让膝盖无力的老年人轻松起身;座圈下方的“紧急呼叫”键更贴心,遇意外按下,子女手机即刻弹窗提醒。家住灞桥区68岁的孙兴芳体验时忍不住感慨:“以前觉得科技是年轻人的玩意儿,现在才知道它这么懂老人!”
群众体验理疗机器人
展区里的智能适老产品,个个精准戳中老年人的需求。62岁的张爷爷躺在智能床上,两次操作便爱上这份便捷:床尾升起适配休憩,床头抬高方便起身喝水,解决了起夜、翻身怕麻烦人的顾虑。除了科技感十足的智能产品,适老化训练器材也成了展区的“人气王”,器材桌前围满了体验的长辈。75岁的刘奶奶正握着特制推杆,专注地将彩色弹珠推进桌面的圆孔里。“你看,对准这个红色标记推,力度轻了弹珠走不远,重了又会偏,得慢慢找感觉!”她一边和身边的老姐妹分享技巧,一边调整推杆角度:“这玩意儿不光好玩,推的时候手得稳、眼得准!我才玩了一会儿,就觉得手指头灵活多了。”
从解决生活痛点的智能设备,到带来欢声笑语的训练器材,每一款适老产品都紧扣老年人的真实需求。他们一边为长辈的生活筑起“便捷安全网”,一边用趣味体验点亮精神世界;既消弭了长辈与科技之间的隔阂,让科技真正成为老年生活的“好帮手”,也以细节里的温度,传递出对老年群体生活品质的用心守护,为晚年时光添了份安心与活力。
“拎包入住”享旅居 方便又惬意
参展商向老人宣传产品
“冬天去海南避寒,夏天到云南避暑,不用自己找房、做饭,每天还有医生巡诊!”旅居康养展区内,工作人员的介绍围满了前来咨询的老年人。
展区中央放置的康养基地展示板上,更是把“适老”二字藏进了每一处细节:墙角加装的隐形扶手,悄悄为起身、步态不稳的老年人搭起“安全支撑”;卫生间铺满的防滑地垫,用细腻纹路化解湿滑隐患;就连衣柜都特意调整到1.5米高度,不用踮脚、不用弯腰,伸手就能拿到衣物。“这不是简单旅游,是‘康养+度假’!”工作人员强调,行程会按健康状况定制:给高血压老人安排太极课,为关节不好的老人减少步行,还组织手工沙龙、合唱等活动。
“明年春天咱们约着去云南吧!”家住灞桥区的李阿姨听完介绍,当场拉着身边的老姐妹规划起来。旁边的杨爷爷也忍不住分享自己的海南旅居经历:“去年在海南住了半个多月,每天早上有医生量血压,下午和老伙计们下棋、散步,饭都是按营养搭配好的,比在家还省心!”据“福乐康·花甲少年去旅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公司已推出的9条省内精品线路、5个康养基地,覆盖了云南昆明、海南三亚、福建厦门、广西南宁等多座宜居城市。
如今,旅居康养早成了不少老年人的“新向往”,从生活上的便利周到,到健康上的细致守护,每一项服务都刚好戳中老年人的需求,让大家能轻松卸下顾虑,好好享受“换个地方过日子”的惬意。
“老有所学”添滋味 有趣又充实
非遗剪纸在银龄集市上展出
在老年文化及教育展区里,茶香与墨香交织。“先温杯烫盏,再投茶注水,水流轻缓才不冲散茶香……”茶艺老师示范冲泡,67岁的周阿姨捏着白瓷茶杯认真模仿,啜一口绿茶笑着说:“以前觉得茶艺是年轻人的雅致,现在每周盼着上课,还和老姐妹办‘小茶会’,日子特别有滋味。”
观众在银龄集市上选购
除了茶艺,花馍制作、书法、民乐、智能手机课等同样人气高涨。“只要老人想学,我们就开讲!”展区工作人员说,这些课程让老年人在动手动脑中充实精神生活,让退休日子过出雅致与热闹。
另一边,“懂老人”的设计同样圈粉:带放大镜的指甲刀解决视力困扰,多功能拐杖能支撑还能变凳子,魔术贴运动鞋不用弯腰就能穿脱。“以前给爸妈买东西总怕不合适,现在这些像‘量身定做’!”市民陈女士举着带储物袋的助行器感慨,连放钥匙、纸巾的空间都预留好了。
从科技护航的便利生活,到说走就走的旅居体验,再到充实有趣的文化学习,银发生活早已从“满足基本”迈向“享受品质”,老年人正用更“潮”的方式,自在享受变老的过程。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闫鑫 刘晓云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