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公众可以自今天下午起,进行免费预约参观。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向公众展示了在各个历史时期,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是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主展和常设展厅。重点展示了190余位科学家400余件实物、400余张珍贵图片。充分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接续奋斗、勇攀高峰,取得的辉煌科技成就和伟大精神品格。
这张照片向我们展示了1950年8月31日,128名归国留学生在威尔逊总统号上合影的场景。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向海外的科学专家和留学生发出了“祖国需要你”的号召。先后有一千五百多名留学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回到祖国的怀抱,成为建设新中国的中坚力量。他们当中就有我们非常熟悉的钱学森、朱光亚、郭永怀等老一辈的科学家。
展柜里展示着科学家朱光亚牵头组织起草的著名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信上发出同学们祖国在向我们召唤的倡议,很多留学生纷纷响应,在这封信上面签了自己的名字。物理学家洪朝生,在新中国成立后,靠着广播中对国旗的描述,自己手绘了五星红旗图样,以表达爱国报国之情。
这封信是1956年2月2日钱学森写给郭永怀的信,希望他能够尽快回国。这封信其实后面有一个简单的有意思的小故事。就是当时郭永怀是受到美国监控的,然后他为了能够让美国安心,能够放松对他的警惕。他把他自己当时的科研手稿,一些书信什么的全部都在公开场所一个公园里烧掉了。可能就是他们一种毅然决然,不顾一切要回国,为了国家、为了祖国的建设,然后贡献自己的力量的这种决心。
一件件实物,展示着新中国建设阶段科学家们克服万难,报效祖国的热情,也展示了他们的工作成果,回国后他们成了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助力我国在各个领域不断从零起步,取得一个个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