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博大精深,里面很多细节都值得回味,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考虑过没有,孙悟空那么大的本事都是从菩提祖师处学来的,然后教授这些神通,祖师使用了区区不过三天的时间,可是祖师却让他在方寸山待了整整十年,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祖师与猴
一 毫无疑问,孙悟空是有大本事的,他精通大品天仙诀,娴熟地煞七十二变,还有法天象地,身外身法,筋斗云等一系列惊动世人的本领,在大闹天宫的过程中,孙悟空打出了名号。不仅仅在天庭出名,即便是在下界他也有非常大的名气。
然而如果追本溯源,讨论这些本领是在什么情形下修成的,我们不禁惊讶,这么多神通,这么强的法术,都源自于菩提祖师,而祖师教会孙悟空这些,也只不过用了区区三天时间。这三天里学的神通与法术,就闹得天庭人仰马翻,一方面固然是菩提祖师是世外高人,强的一匹,另一方面咱们的猴哥悟性之强,世所罕见。
咱们先来回顾下,孙悟空在方寸山学艺的情景,然后再分析,菩提祖师为何要这么安排。拜师的情况就不用多说了。孙悟空从东胜瀛洲的花果山不远万里,翻山越岭,翻江倒海,历尽艰辛,经历八九年的时光才来到方寸山。原文是这样描述的:
猴王参访仙道,无缘得遇。在于南赡部洲,串长城,游小县,不觉八九年馀。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着海外必有神仙。独自个依前作筏,又飘过西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登岸偏访多时,忽见一座高山秀丽,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虫,不惧虎豹,登山顶上观看。
樵夫与猴
文中的这座山正是方寸山,后来经过樵夫的指点来到斜月三星洞,拜师菩提祖师门下。菩提听说他是天地直接孕育的一只灵猴,也颇为高兴,于是正式将他列入门墙,孙悟空也就成为菩提祖师的第十届弟子(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也就是悟字辈。
二 然而跟大家想象的并不一样,孙悟空并不是一来,祖师就教授他无上的神通,而是安排他跟其他师兄弟一样生活,直到七年之后的某一天,才采用暗语的方式,专门给他开小灶,其实真实的教授时间也就三天时间,换句话说孙悟空就凭着这三天时间的学习,就有了闯龙宫,踏地府,大闹天宫的本事。
既然三天就够用了,为什么菩提祖师还要硬留孙悟空十年时间呢?这三天之外的时间都用来干什么了呢?书中有过一些简介,但不是很全面,一锅粥就试着补充下,如果有不当之处,希望大家在评论区里批评指正,如果有遗漏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够补充齐全,再次感谢大家。
书中明确提到的一些是这样的:
那祖师即命大众引悟空出二门外,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众仙奉行而出。悟空到门外,又拜了大众师兄,就于廊庑之间,安排寝处。次早,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
祖师
头七年里,祖师并没有教授他什么大的神通,而是安排他与师兄弟同起同宿,除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外,还让他与大众融合到一处。为什么这么安排呢?因为刚入山的孙悟空,犹如一张白纸,特别单纯,对于生活是一窍不通。
其实这很好理解,想当初孙悟空是花果山美猴王,手下有无数的猴子猴孙,他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生活技能几乎为0.很显然菩提祖师这个师父非常尽责,在教授神通前,先让弟子掌握生活的必要尝试与技能,让其独立也可以生存。
除此之外,还要磨炼一下孙悟空的心性,在入山之初,孙悟空是非常单纯善良的,据他自述:
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毫无疑问,入门前的孙悟空非常单纯,不但不会主动惹事,而且有点逆来顺受,人家打他骂他,他都不会回应。然而出师后的孙悟空,性情大变,别说人家欺负他,就连给他的待遇略微有些不公,他都当场反击,要么辞官回花果山,要么正面与天庭硬钢,一点都不妥协。
猴子
毫无疑问,这都要拜方寸山的那段生活经历所赐,没有那段过往,如何能出现这样一直桀骜不驯的猴子。可以说他的师兄弟严重影响了他,让他知道不能逆来顺受,而是利用手中的武器去捍卫自己的尊严,挣得想要的一切。
三 除此之外,孙悟空还学了大量的技能和知识,这些技能和知识涵盖到方方面面。我们有没有发现,取经路上的孙悟空几乎无所不能。他的知识储备丰富的不得了。能缝缝补补,能砌墙修瓦,还懂医术,种植,就连唐僧最擅长的佛学,也被孙悟空碾压。
大家想必还记得乌鸡国的桥段,可能大家看的是电视剧,以此忽略了原著中的一些细节,原文有这么一段:
行者道:“师父,你好是又把乌巢禅师《心经》忘记了也?”三藏道:“《般若心经》是我随身衣钵。自那乌巢禅师教后,那一日不念,那一时得忘?颠倒也念得来,怎会忘得!”行者道:“师父只是念得,不曾求那师父解得。”三藏说:“猴头!怎又说我不曾解得!你解得么?”行者道:“我解得,我解得。”
唐僧
唐僧日夜念诵的经书,结果吊儿郎当的孙悟空早就领悟其中的奥妙。当然对此有人有疑问,觉得猴子是大忽悠,然而唐僧却指出孙悟空是真的懂。原文如下:
旁边笑倒一个八戒,喜坏一个沙僧,说道:“嘴脸!替我一般的做妖精出身,又不是那里禅和子,听过讲经,那里应佛僧,也曾见过说法?弄虚头,找架子,说什么晓得,解得!怎么就不作声?听讲!
请解!”沙僧说:“二哥,你也信他。大哥扯长话,哄师父走路。他晓得弄棒罢了,他那里晓得讲经!”三藏道:“悟能悟净,休要乱说,悟空解的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
这一方面是孙悟空悟性奇佳,另一方面是菩提祖师早就教授过他佛学方面的理论,在这种基础上,孙悟空领悟佛经是非常快捷的。可见孙悟空在方寸山待的这些年头,并没有虚度,也不是无用的。他的很多生活技能以及日后学习的方式方法,都是在那个时期学会的。
四 最后,还有一个我觉得比较重要的,那就是真正的大神通,绝不是短短几天就能修行来的,而是需要漫长岁月的苦修。就拿孙悟空来说,大闹天宫时,他展露出来的实力确实惊人。但是在取经之后的表现,却可圈可点。
闹天宫
孙悟空的本领并没有显著变化,为何结果却大相径庭呢?一方面,天庭方面放了水,我们可能注意到了,在孙悟空大闹天宫期间,就没有哪位神仙用过法宝。生死之战,谁不先祭出最强的法宝呢?而在取经过程中,随便一个法宝都能让猴子举步维艰,严重的还可能让其丧命。
另一方面,真正决定胜负的还在于超品的神通与超强的法力。孙悟空的大品天仙诀是不弱,祖师曾言:
此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再五百年……
这功法之强,连天道也看不过去,要使用500年一次的天灾来惩罚他。然而咱们看看玉帝修持的功法,如来是这样说的:
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玉帝
玉帝修炼的功夫更变态,每隔12万多年降临一次天灾。可见玉帝修炼的功法品质之高。功法牛是前提,还需要无数岁月的修持,比起修行时间,毫无疑问孙悟空是非常少的,正因为如此,他的法力还很地位,这也是为什么后期他认清现实,向如来,弥勒等人屈服。毕竟人家的修炼时间也好,功法也好,都要比他强的多。
综上分析,可能大家理解了菩提祖师的用意,神通其实还是小道,坚持不断的修行,努力寻觅更强功法,不满足现状才是祖师真正的期盼。只执着于神通始终成不了大器,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