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霍光连皇帝都能废,为何一辈子没篡位?仅仅因为他忠于汉武帝吗?
创始人
2025-09-20 01:02:30
0

历史上的权臣很多。

有野心勃勃如王莽和杨坚,一步步篡夺大权,最后篡位的。

或者像曹操,或者曹魏的司马家一样,有生之年没有篡位,却为子孙打下篡位的基础。

有一辈子忠心耿耿,或许有造反的能力,但是兢兢业业辅佐了一辈子君主的,如周公旦和诸葛亮。

有看起来飞扬跋扈,大权在握,最终却被皇帝轻易杀死的,如尔朱荣和宇文护。

可要说到历史上最奇葩的权臣,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可能排得上号。

说他忠心耿耿,可是他连废皇帝的事都干得出来。

要知道就连曹丕的王莽和杨坚都没敢直接废皇帝,而是要玩一手禅位流程。

说他野心勃勃,可是他权力大到能废皇帝,看起来离篡位一步之遥,却一辈子甘心当臣子,没有篡位。

那么霍光为什么不篡位呢?仅仅因为他忠于汉武帝吗?

原因1:霍光之前没有大臣篡夺皇位的案例

霍光如果想要当皇帝的话,需要先解决一个问题。

那就是古代都相信皇帝是受命于天,他作为一个臣子,凭什么当皇帝呢?

有的人可能会说,这还不简单?

历史上全程篡位都有一个完整流程了。

先是架空皇帝,手握大权,然后再搞一个皇帝“自愿”禅位的流程,或者黄袍加身之类的。

曹丕、杨坚、赵匡胤他们,不都是这么做的吗?

可问题在于,这些人都是霍光之后的人。

历史上第一个篡位当皇帝的大臣王莽,也生活在西汉末期,比霍光晚了十几年。

霍光本人生活在西汉中期,此时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权臣篡位当皇帝的案例。

当然这不是说霍光之前从来没有篡夺君主之位的案例。

实际上在秦汉这两个大一统王朝之前的春秋战国,各诸侯国篡位夺权的例子并不少见。

可问题是,他们大多都是君主本人的家人篡位,这些篡位的人本身就有继承权。

另外像田氏代齐、三家分晋这样经典的大臣篡夺君主之位的案例,篡位者最终都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认和册封。

可是汉朝已经是大一统王朝了,霍光要篡夺的是皇帝之位,而不是诸侯国的君主之位。

哪来的周天子给他册封呢?

既然历史上已有的篡位案例流程走不通,那摆在霍光面前只有一条路了。

那就是像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一样,把天下打下来。

可霍光有这个本事吗?

可能有人又要说了,霍光之后几十年的王莽,不也是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自己走出了一条标准的篡位流程吗?

可以说自从王莽开了这个先例,后世大臣篡位的流程基本都和王莽大同小异。

那我们来看看王莽是怎么篡位的。

王莽生活在西汉末年,当时的人普遍相信,天命将要转移,汉朝或许已经走到了尽头。

而王莽是一个资深的儒学大师,对儒家的研究非常深入。

他先是以儒家的道德准则为标杆,打响了自己的名声。

而后在儒家推崇的历史时段和典籍当中,不断挖掘对自己篡位有利的记载,并伪造祥瑞。

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才把自己打造成“天命所归”,并在很多人都认为西汉已经走到了尽头的大背景下,篡位成功。

王莽打造的这一套篡位流程,离不开他对儒家经典和儒家思想的了解。

那么问题来了,霍光有这个能力吗?

诚然要论执掌朝政的能力,霍光在历史上的权臣里应该也是能排前列的。

然而霍光本人可是被汉书的作者班固评价为“不学无术”的。

他作为掌权多年的全程不太可能不识字。

但是读的书应该不算很多,对各种儒家经典的了解也并不深入。

在这种情况下,要让他鼓捣出一套篡位流程来,可太为难他了。

或许霍光本人就没有皇位是可以篡夺的这个概念。

又或许霍光曾经想过要当皇帝,却不知道该怎么当上这个皇帝,只能作罢。

最终的结果,自然是他一辈子不曾篡位了。

原因2:霍光废黜皇帝的权力,实际上是太后赋予的

有人可能就要说了,既然在霍光的时代没有权臣篡位的先例,所以霍光不知道该怎么篡位。

难道在霍光的时代有权臣废黜皇帝的先例吗?霍光为什么就能废了只当27天皇帝的刘贺呢?

关于这一点,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虽然后世提起刘贺,都说是霍光废了他。

可实际上真正废黜刘贺皇帝之位的,并不是霍光本人,而是皇太后上官氏。

关于刘贺被废的全过程,汉书上是这么记载的:

刘贺继位之后,行事荒唐,以丞相杨敞、大司马霍光为首的大臣忍无可忍,上书给皇太后上官氏,罗列刘贺的罪状,请上官太后废黜刘贺的皇帝之位。

上官太后同意,并下诏废黜刘贺。

所以严格来说,刘贺是被上官太后废的,而不是被霍光废的。

只不过上官太后是霍光的亲外孙女,年仅15岁。

她必然是在霍光的授意甚至要挟下废黜刘贺的。

所以后人说起刘贺被废的时候,都把这件事简单地说成“霍光废帝”。

而太后废黜皇帝,在西汉历史上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汉朝的第一个太后吕后就废过皇帝。

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去世之后,刘盈的长子刘恭登基,史称“前少帝”。

当时的刘恭还是个小孩子。他略微长大之后,知道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被吕后杀的,扬言要报复。

这话传到吕后耳中,吕后勃然大怒,废黜并杀死了刘恭。

也就是说,在西汉的历史上有太后废黜皇帝的案例。

在西汉人眼里,太后有废黜皇帝的权力。

所以虽然刘贺被废震惊天下,当时的人知道是霍光主谋,后世也把这件事算在霍光头上。

但霍光并不是用他大司马的权势去废除刘贺的,而是在上官太后那里走了个流程,由太后正式下诏废帝的。

这在西汉的程序上是合法合理的。

但如果霍光想要篡位,这套流程就要出问题了。

因为皇太后废黜皇帝之后,可以另立宗室里的其他人为皇帝,却不能立一个外姓人为皇帝。

例如吕后废了刘恭之后,并没有立吕家人为皇帝,而是立汉惠帝刘盈的另一个儿子刘弘为皇帝,史称后少帝。

吕后去世之后,刘家的宗室和功臣诛杀吕氏,以刘弘不是汉惠帝亲生儿子为由废了刘弘。

但也没有哪个功臣敢篡位。他们最终拥立刘邦的另一个儿子刘恒为皇帝,也就是汉文帝。

也就是说,对于霍光而言,废黜皇帝是有先例可循的,是可以走合法合理流程的。

但如果他想要篡位的话,完全没有先例可循。他本人也做不到像王莽一样探索出一条全新的篡位之路来。

他自然只能一辈子安心当权臣了。

原因3:没有强大的支持

权臣想要篡位,不是一拍脑袋想当皇帝,就可以篡位了。

他们必须要有足够的支持者帮助他们掌控局势。

例如王莽为什么能篡位呢?

因为他打造的“道德圣人”形象为世人树立了标杆,他对儒家的深挖和推崇得到儒生的支持,当时西汉末年也弥漫着一股天命转移的思维。

但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他的姑姑是太皇太后王政君,自从王政君的丈夫汉元帝继位后,王家作为外戚权倾朝野。

包括王莽在内,王家光是大司马就出了5个!

更别提王家的其他子弟、亲戚、党羽,都深深根植于朝廷之中。

这是王莽篡位极度重要的倚仗。

而其他的权臣,曹丕倚仗曹操打下的天下篡位,司马家依靠家族几代经营以及士族篡位,杨坚依靠关陇门阀篡位,赵匡胤依靠兵权篡位……

总而言之权臣篡位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有一股强大的支持力量。

那么霍光有没有呢?

我们先来看霍光的家族。

霍光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弟弟。但是霍去病只活了24岁就去世了。

等霍光当上大司马开始掌权的时候,霍去病都去世差不多30年了。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而霍去病的母亲是卫子夫的姐姐卫少儿。

所以霍光或许能通过霍去病和卫家关联上,但是这点关联相当脆弱。

更别提巫蛊之祸后卫家就已经退出朝堂,没有影响力了。

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父亲霍仲孺还有没有别的儿子,霍仲孺的家族有没有别的人才。

但是后来汉宣帝诛灭霍氏的时候,涉及到的人包括霍光的女婿和不少党羽。

但姓霍的人只有霍光的儿子霍禹和霍去病的两个孙子。

要知道霍光连太后长乐宫的兵权都交给女婿了,但凡霍家有人可用,他不会不用。

那只能说明,霍家要么人丁稀薄,要么全是无能之人,压根没法给霍光提供支持。

如果霍光的独生子霍禹争气,或者霍去病的两个孙子霍山和霍云有祖父的风采,能够建功立业。

那么霍光或许还能有倚仗。

甚至就算他不篡位,也能幻想一下这些子孙后代能不能篡位。

但是霍禹、霍山和霍云是何许人也?

他们依靠霍光的关系,倒是能在朝廷挂个不低的职位。

可是他们没有一个上过战场,立过功。

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声色犬马,生活十分奢侈。例如霍云在史书当中有过多次不上朝,却跑去打猎的记载。

霍光去世之后,汉宣帝开始削霍家的权。

可是霍禹、霍山、霍云能做的,也就是成天在私底下抱怨,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们甚至不知道汉宣帝为什么要这么针对霍家,直到霍光的妻子告诉他们,她杀了汉宣帝的原配许平君,他们才匆匆忙忙准备造反。

结局自然是还没做好造反准备,就被汉宣帝一网打尽了。

这样的子孙,不给霍光拖后腿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助力霍光篡位呢?

而霍光虽然职位是“大司马大将军”,却一次都没有领兵出征过。

他虽然手握兵权,却不见得能掌控军队。

并且前文已经说过了,在霍光生活的年代,就没有发生过权臣篡夺皇帝之位的事。

霍光又不像王莽那样善于为自己打造“天命所归”的光环,为自己在儒家典籍里寻找能当皇帝的依据。

所以霍光如果只是掌权,那大臣们愿意听他的。

毕竟霍光是靠汉武帝的遗诏掌权的。

就算霍光要废帝,大臣们也还可以接受,反正废了一个刘家的皇帝,扶上来的也是另一个刘家的皇帝。

但是如果霍光想要篡位,想要让霍家取代刘家,大臣们可就不答应了。

所以总的来说,霍光是没有篡位的条件的。

他一辈子都甘当权臣,而没有再更进一步,或许并不是他对汉武帝忠诚,而是他真的没有办法再更进一步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拒收!今年黄牛最头痛的手机出现... 9月19日,iPhone17系列发售首日,多地门店排起长队。 据报道,新款iPhone屏幕更大且足够...
美“天鹅座”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 新华社洛杉矶9月18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货运飞船开发企业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天鹅座”飞船18日...
“科创游”打造 文旅融合新场景 (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从合肥的智能工厂到杭州的人工智能小镇,从北京的中关村壹号到敦煌的...
首钢园三高炉数字博物馆十一假期... 三高炉播放的数字片《致敬钢铁》 在首钢园三高炉,《致敬钢铁》数字片正在试映,炉芯在数字光影技术的加...
别让AI偷走你的思考力 范荣 近段时间,AI写作成为潮流。但麻省理工新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当人类依赖ChatGPT写作...
AI助力应急管理智能化,“数据... 南方财经记者程浩 东莞报道 近日,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广东分赛应急管理赛道决赛在东莞举行。 ...
AI透明屏、智能眼镜、骨科手术...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正在广西南宁举行,首次设立的人工智能专馆成为全场焦点。记者在采访中发现,AI...
原创 娜... 【追剧党狂喜!华为视频解锁追星新姿势】 (倒叙开篇) 手机里十几个视频平台来回切换的日子终于结束...
科幻如何影响科技进步?刘慈欣:...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吴德玉 摄影报道 科幻与科技的关系一直是备受瞩目的话题。科幻如何具体影响、推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