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孙杰 广西南宁报道
9月18日,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内,人流如织。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次打造的“沉浸式人工智能展示区”成为全场焦点,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中外嘉宾驻足体验。从机器人打太极到AIGC即时成像,从智慧医疗到区块链溯源,AI不仅“可见、可感、可触”,更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数字桥梁。
东博会南宁馆的人形机器人
“快看!机器人会打太极,还会跳查尔斯顿舞!”在宇树科技展台前,观众的惊叹声此起彼伏。
一台人形机器人有模有样地演示太极拳,随后又诙谐起舞,甚至与观众“对打”拳击,尽管动作仍略显生硬,但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引来阵阵掌声。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展览。这里没有冰冷的展板与参数堆砌,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互动体验:咖啡拉花机器人根据个人口味现场制作饮品;AIGC技术实时生成风格多样的影像;“爱宝”机器人激情演奏架子鼓,一曲《We Will Rock You》点燃全场气氛;科大讯飞的围棋机器人则让体验者连连感叹“下不过它”!
“我们希望通过科技语言,讲好中国与东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故事。”展区负责人介绍。人工智能已深入制造业、农业、医疗、法律服务等多个实体经济场景。云知声的“智慧医疗”系统、甲骨文超级码的“区块链溯源”技术等多款产品,更是首次面向东盟市场发布。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韦朝晖表示,本届东博会汇聚了华为鸿蒙折叠电脑、宇树四足机器人Unitree Go2、人形机器人G1、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等众多黑科技产品,显示出中国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更令人振奋的是,东盟国家也积极参与本届科技盛宴。马来西亚、越南、印尼、文鲁等国家首次由部委或机构组织企业团组参展,展示包括文莱AI医疗、马来西亚绿色能源AI应用、泰国“数字经济4.0”等成果,真正打造出一场跨越国界的“科技大集”。
针对东盟地区农业出口、跨境电商、制造业升级等实际需求,中国企业也带来了定制化解决方案。例如,擎天软件的“AI+原产地合规”智能判定系统、博彦科技的“数字孪生工厂”整体路径等,实现从“技术展示”到“合作落地”的无缝衔接。
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一场沉浸式AI科技盛宴,正悄然而有力地为广西乃至整个中国—东盟区域注入崭新的“数字动力”。在这里,科技不仅是展示,更是对话;不仅是产品,更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