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命运是什么?”
或许这是曾经有过太阳系的形成问题的人脑海中最大的疑问,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最为丝丝入扣的。
毕竟太阳系形成以来的40多亿年间,地球对太阳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太阳也注定在未来一定的时间内会对地球造成一些影响。
所以我们不妨来看看,经过亿万年的时间推演,地球又将会进入何种境况吧!
在宇宙中,恒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物体,而恒星的分布还是比较广泛的,因为我们所知的银河系中就拥有超过1000亿颗恒星,而这些恒星又按照它们所拥有的光谱种类进行了分类。
根据亮度和表面温度的不同,恒星可以分为暗淡的红矮星、亮度较高的蓝白矮星,最为突出的是太阳处于中等亮度的黄矮星。
同时太阳的稳定和光度都是非常惊人的,几乎99%的太阳都是围绕它的重力稳定运转,而太阳的光度也非常稳定,没有出现过剧烈的变化。
然而在太阳活跃期下,太阳偶尔会出现异常的耀斑,而这也是人类研究太阳的最佳机会。
一般来说,太阳的周期都是11年,在这11年间,太阳的磁场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改变。
在太阳最活跃的时候,它的两极地点的磁场更容易产生耀斑的现象,而这个时间也有可能在6年左右,而在太阳产生耀斑时,那火焰都会高达20多万公里。
太阳耀斑的能量相当于1000颗小型氢弹的能量,而这种能量无论是对地球的电磁场产生还是对卫星轨道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在地球附近出现类似于这种能量的时候,那么地球自然也就会受到影响。
然而这种影响并不会对地球造成伤害,因为地球的核磁场产生能够抵御90%的太阳的辐射,这也就意味着,地球的核磁场产生的保护层可以抵御实际上90%的氢离子和氦离子。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太阳耀斑一定对地球完全没有影响,实际上太阳耀斑时所产生的质子和电子都会影响地球的电磁场,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卫星航天器,甚至是电子设备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所以在太阳活跃期间,如果地面工作人员发现太阳耀斑异常活跃时,那么就需要短暂的关闭一下电子设备,等到太阳耀斑消下去再打开即可。
太阳虽然为太阳系中心,但是却为太阳系提供了绝对的热量和光芒,但是太阳也在按部就班地向着自己的生命周期发展。
在太阳演化的过程中,也注定会对太阳系的一些星球产生影响。
那么太阳系中,太阳又是如何形成的?
其实它早在45亿年之前,就开始形成了,当时的太阳也没有现在这般活力四射,而是在它的内部不断的进行核聚变产生热量,然而太阳的核聚变已经进行了50亿年。
50亿年后,太阳的内核中的氢同位素将会被耗尽,而在这之后,太阳燃料棒内部所产生的能量就不再像之前那么强劲了。
所以在未来50亿年中,太阳就将氦同位素进行核聚变,当太阳表面的核聚变的温度上升,将有很多氦同位素进入高速运转的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太阳就会不断地变,这也就意味着,太阳就将变为一颗红巨星。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地球又会经历怎样的变化呢?
首先,在太阳进化为红巨星的过程中,将不再是如今的黄色,而是更加明亮的白色,这样就意味着,地球可能也会变成一个更加美丽的赤红色星球。
其次,地球在太阳向外膨胀的过程中,也会离太阳更远,而这也就意味着,地球的同步引力也会变弱,所以在未来,地球的年的长度可能大概是现如今的一倍左右。
而当地球远离太阳的时候,那今后的日照时间仅仅只有6个小时,这也意味着,地球上的生物可能会在夜晚彻底的“永夜”,而在白天也会经历“永日”。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50亿年后,太阳会继续的膨胀,而地球也将变得越来越热,到后来的时候,太阳会将地球吞噬。
但是太阳既不会像地铁先前说的那样将地球蒸发,也不会在吞噬地球之后向外喷射一堆物质,而是会吞噬地球直到将它吞噬进入的内部。
在这之后,地球就会在太阳的内部被切割成碎片。
甚至在未来的某一天,地球陨石的碎片还会从太阳上方掉下来,当这颗原本是生机盎然的蓝色星球遭受这种“天谴”的时候,也注定会变得赤红一片。
而太阳在50亿年后发生的变化,也与太阳的质量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太阳的质量稍大一些,那它最终将发展成为超巨星,而地球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为美丽。
当太阳进入红巨星的阶段后,还会有一部分地球上的大气逃逸到外层空间,这也就意味着,地球的水资源将逐渐耗尽。
在10亿年后,太阳的亮度将略微超过现在的亮度,而在这期间,地球上的蓝色海洋会被蒸发,而大气层中的水也将消失。
而在1亿年之后,地球上将再也看不到水的踪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地球上的生命就此走向灭亡。
由于太阳的辐射较为活跃,所以会将基因进行强化,这也就意味着,地球将会出现更多的新的生命种类。
而在10亿年之后,由于太阳的亮度增加非常迅猛,所有的水资源都会蒸发。
甚至连地底和大气中的水蒸气都会一同被蒸发,最终都会在外层空间中消失。
而此时地球的大气将主要是由一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碳这些温室气体组成。
所以地球此时的温度将会超过200摄氏度,而地球此时的气候环境更是炎热异常,充斥着硫酸雾和毒气。
而在30亿年之后,太阳的亮度又会再次增强,它的亮度将提高到现有的亮度的1.3倍,而地球的温度也将达到400摄氏度。
由于此时,太阳的辐射较为强烈,所以它会将地球上的矿物进行蒸发和分解,这也将导致二氧化碳的减少,而这样的话,地球的温度也将降低。
那此时的地球将会是什么模样呢?
从外观来看,它将会是一颗灰色的星球,从内在来看,它将是一个干旱且酷热的地方,没有一点水资源。
那么在这之后,太阳又将如何发展?
当太阳最终将耗尽50亿年后,在它的外表上将仅仅只剩下一层薄薄的氦气,但是太阳的质量还是会比现在的大一些。
而在太阳的外层,相对平静的氦气将进行核聚变,由于它的内核中只有少量的氢,所以氦的核聚变将以非常缓慢的速度进行,这也就意味着,太阳的亮度将逐渐降低。
而在10亿年后,太阳将继续迁入先进的红巨星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它的亮度也会再次提高,而地球也将在太阳的轨道上运行,并且最终也将被太阳所吞噬。
然而届时太阳的引力也会非常明显的起作用,所以地球将在太阳的内核进行核聚变时,也会跟随着太阳的温度而温暖。
之后太阳的内核中的氦同位素也将耗尽,而太在内核中所进行的热核反应过程也将终止,而这也就意味着,太阳将不再产生热量。
当太阳内核中的燃料耗尽后,将不会在进行核聚变,但是在这之后,它的外表的氦气还是会进行核聚变,所以这也就导致,太阳又将膨胀变大,直至之后将外表的氦气排出,最终将变成白矮星。
而白矮星的发展也很短暂,最终它的亮度将逐渐降低,进入冷却过程,而1万亿年后,太阳最终也将冷却,变成黑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