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回家,十一月再上天,这节奏比高铁还准点。
”
神舟二十号已经在天上漂了100多天,三位老哥把空间站里里外外加固了一遍,还顺手种了几盆菜,长势喜人。
下个月底,他们落地那一刻,朋友圈肯定被“欢迎英雄”刷屏。
别急着感动,真正的彩蛋在后面——神舟二十一号已经排进日程,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一天比一天小。
谁当头儿?
这个问题比火箭燃料还烧脑。
过去二十次任务,指令长清一色男同胞,不是他们不行,而是规矩先这么定的。
现在不一样了,王亚平、刘洋、王浩泽三位女将轮番上过天,出舱、修设备、拍8K大片样样不落,连机械臂都能玩得跟自家方向盘似的。
尤其王浩泽,刚在神舟十九号上连轴转半年,回来就领了个奖章,朋友圈晒图配文“下次想试试开整艘船”。
可现实有点打脸。
最近公开活动里,几位女航天员露脸频率高得不像要闭关训练的样子——按惯例,真要飞,早被关进“小黑屋”练到失联。
所以大概率,神舟二十一号还是男队长带队。
不过别急,这锅“延迟满足”炖得越久,香味越浓。
美国那位佩吉·惠特森五十多岁还能三次当国际空间站老大,欧洲萨曼莎更是边煮咖啡边指挥对接,中国女指令长只是差个时间表,不是差能力。
有人酸“女的能扛住高强度训练吗”?
王浩泽大学学热能动力,转行航天后每天负重跑十公里,离心机转到脸变形还能背流程,比健身房里自拍打卡的狠多了。
说白了,太空不讲性别,只讲数据,数据达标,管你是长发短发。
再往远看,空间站现在像个24小时营业的实验室,量子通信、太空育种、微重力制药,哪项都有女航天员的签名。
王亚平上次带的太空课堂,让几百万孩子盯着屏幕嗷嗷叫“长大要当科学家”;刘洋在轨录的科普视频,弹幕刷到服务器卡顿。
她们早就不只是“上去打个卡”,而是把星辰大海拆成每个人都能摸到的拼图。
所以,下次点火倒计时响起,如果广播里突然蹦出一句“指令长XX,女性”,别惊讶,那只是中国航天把“迟早”俩字写进了日程表。
现在嘛,先给神舟二十号的菜园子浇最后一瓢水,等他们落地,记得在欢呼声里留点掌声给未来的女船长——毕竟,她可能正在某个训练室里,把太空手册翻到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