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翁韬
最近这3个月,对于新野县歪子镇周单庄村的村民们来说是最难熬的一段时间。
今年麦收前后,村里用了十几年的自来水,因欠费被供水的官寺村水厂彻底停了水,加上持续的高温天气,水位不断下降,家家户户之前打的浅层自备井很多也抽不出水来。这期间,不少村民迫于无奈选择重新自费打深水井。
日前,记者走访发现,导致该村频繁停水的原因,除了管网年久失修之外,村级水网的管理薄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自备井又回来了
9月4日,在周单庄村村民周春林(化名)家,一进门的水泥地上一道长长的切槽清晰可见。
“这是上个月刚花2000多元在院子里打的一眼100多米的深水井。”周春林指着院子里新打的自备井井盖告诉记者,其实,早在2013年,村里就通上了自来水,水源是来自一两公里外的官寺村水厂。之后,家里原有的自备井基本就“下岗”了,偶尔洗洗涮涮用。
今年5月初,村里的自来水突然停了水,“原以为有检修,等两天就来水了”,但是周春林左等右等,自来水管里始终也没有动静。一开始,周春林家还靠抽自备井水抵挡一阵子,时间长了,30多米深的自备井水流也渐渐“细成了筷子”。
“日常每天都要用水,一直借水吃也不是办法啊。”一个月前,周春林找了打井队,在院子里重新打了一眼100多米深的井,“这两年天旱,30多米已经打不出来多少水了。”此外,在周春林看来,浅表的地下水水质远不如自来水,想吃水安全些还得打深一点。
“打井费用,加上配套的管道啥的,下来花了将近3000元。”这笔花销让周春林有点心疼,之前,他家常住人口不多,一年的水费也就是一两百元,“怎么算,也是自来水更省,还更安全、放心。”
在周单庄村,最近几个月,像周春林这样重新打井的村民非常多。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周春林家附近10多户左邻右舍中有七成家庭都在近期打了新井。
管理还需下功夫
采访中,周单庄村的村干部告诉记者,停水的主要原因是村里之前拖欠官寺村水厂4万多元的水费,而之所以拖欠这么多水费,除了去年附近河道施工,导致管网跑冒流失严重造成水费差额巨大之外,村里的水费收缴率太低是主要原因。
据该村干部介绍,周单庄村人口较多,居住地点较为分散,村庄东西狭长分布将近两公里,这就造成自来水管网管路复杂。而且,早期的水管管路分布并不太科学,还采取了串联形式,不能分区控制,“每次管网检修,都要停全村的水”,这也造成很多村民对供水服务不满意,交费的意愿不高。
此外,由于村里干部近年来调整比较频繁,这也造成村里的自来水管理员变动较多,日常的自来水抄表、维修、催缴工作容易出现脱管现象。管理的缺失,也给部分村民私自改动水表、截流自来水带来了可乘之机。
有水管员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在自来水管网的巡查中就发现个别村民私自拆除了水表,还有的村民家由于建房等原因,根本找不到水表的位置。“摸清水表底数都很困难,催收就更难了”。去年一年,全村催收了3次水费,也只缴纳了1000元左右,实际的收缴率可能连三分之一都不到,“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采访中,歪子镇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针对村里自来水管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经督促村里安排专门人员对管网进行巡查,彻底查清水表缺失情况,摸准管网破损位置,下一步,将组织人员对村里自来水管网进行局部整理维修。同时,组织人员尽快掌握各家各户的水表底数,加强水费征收和后期管网维护。此外,当地正在同步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项目,届时周单庄村也将享受到跟县城一样的供水服务。
9月5日,该村村干部向记者反馈,当天村委会先行预付了部分水费,目前周单庄村的自来水已经恢复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