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正式发布道歉信:“绝对权威者”贾国龙的一次大败
创始人
2025-09-15 20:22:56
0

来源:锌财经官网

作者|川 川

编辑|大 风

西贝发布道歉信了。贾国龙还是认错了!

最新的道歉信中,西贝给出了9条整改方案。但是,在道歉信的最后,西贝还是倔强的加上了“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的话术。

罗永浩也马上回应:顾客虐你啥了?

这也是贾国龙和西贝的第二次道歉。

我应对方式有错,改。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9月14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行业群里的表态看似妥协,却随即话锋一转:“罗永浩是网络黑嘴,是网络黑社会,太坏了。”

这则截屏的流传,让本已平息的“预制菜风波”再度升级。罗永浩当晚在直播间回应:“我本来是想算了,结果他没完没了。现在全国都在教育他,他自己也承认要改,对我这个顾客,他表现得像一个‘网络黑社会’。”

只不过,事情发展到现在,贾国龙认怂,西贝道歉,已经太晚了。

为什么贾国龙会发起自杀式自证?

就当外界认为事件趋于平息时,贾国龙在行业群里的“网络黑社会”表述再次点燃战火。罗永浩宣布:“贾国龙,那这件事我们没法揭过去了。在中间再劝我的朋友,我们一律绝交吧。”

过程中,罗永浩已提出通过直播对话解决争议:“我们还是找一个大的网络平台直播,当面公平公正冷静理性地对一次话吧。相信这也能澄清西贝的真相,并且对中国预制菜产业和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做一些贡献。

贾国龙在此次危机事件中的应对,堪称企业危机公关的反面教材。

绝对权威下的决策陷阱在贾国龙的认知体系中,企业危机如同战场,必须“正面硬刚”。这种思维源于其多年打造的“霸道总裁”人设:在内部管理中,他强调“决策权必须集中在创始人手中”。

这种绝对的权威感让他在这次危机事件中,没有人敢拦住他,或者没有人跟他说真话。这是很多传统企业的通病,一把手有绝对的权威。

当罗永浩的质疑出现时,贾国龙的第一反应是“起诉”,而非调查。他下令全国门店开放后厨,却未提前统一话术;他要求员工“直面质疑”,却未料到后厨工作人员会脱口而出“菜是前一天做好的”。

在这次公关危机事件中,可以看出,所有门店的工作人员都是没有准备的。简直开启了一场自杀式的自证。

这种失控的“透明化”,暴露了传统企业决策链的僵化——一把手拍板,执行层只能机械服从,无人敢说真话。

全线失守的公关防线西贝的危机应对连续犯下三个致命错误:用法律对抗情绪、用流程替代真相、用权威压制质疑。

最致命的是,贾国龙开放全国后厨的“自证”举措,反而成了“自杀”行为。媒体镜头下,西贝厨师撕开真空包装的烤鱼原料,冷冻柜里躺着保质期18个月的南瓜泥,这些画面在社交平台引发二次发酵。但就是因为贾国龙是老板,没人敢喊停。

网友戏称:“西贝用直播自毁品牌长城。”贾国龙后来承认:“我现在陷入自证循环了。也谈不上痛苦,但有点生气,这事对西贝的伤害已经显而易见。”

概念之争,西贝输得彻底

定义分歧背后的认知鸿沟贾国龙坚持认为:“按国家规定,我们没有一道是预制菜。”他解释:“预制菜是菜品做好到餐厅后,热一热即可。预制工艺不是预制菜。所有的菜都需要用到预制工艺。”

然而,这种专业定义与消费者认知存在巨大差距。在普通消费者看来,只要不是现场制作的都算预制菜。

罗永浩在直播中展示了一款西贝后厨使用的海鲈鱼包装配料表,上面标有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多种复配水分保持剂,保质期长达18个月。他质疑:“虽然这条鱼到店时是生的,但经过添加剂的长期腌制保存,已非消费者所理解的‘鲜鱼’。”

价值落差与信任危机西贝的“高端定位”与预制菜的“廉价标签”形成尖锐对立。在罗永浩晒出的账单中,830元的餐费包含15道菜,消费者难以接受为“工业化产品”支付现炒菜的价格。

贾国龙曾坦言:“贵,不是问题。贵得不值,才是问题。”然而正是这种价值与价格之间的落差,成为了消费者不满的根源。

更严重的是,西贝曾高调布局预制菜市场。2019年推出“贾国龙功夫菜”,贾国龙甚至表示“愿意把后半生赌在功夫菜上”。虽然该业务因市场反响不佳而陆续下架,但却加深了消费者对西贝与预制菜关联的印象。

权威失灵,传统企业的通病

贾国龙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出的“绝对权威”,是许多传统企业的通病。

在企业内部,贾国龙拥有至高无上的话语权。这种权威感使得他在危机事件中听不进不同意见,甚至没有人敢拦住他的错误决策。

据西贝内部人士透露,在此次事件中,所有门店的工作人员都是没有准备的。贾国龙一声令下开放全国后厨,却未考虑执行细节和可能风险,导致各地门店应对失据,反而暴露更多问题。

传统权威与新消费时代的碰撞贾国龙的困境在于,传统企业权威逻辑在新媒体时代已然失效。

在过去,企业可通过控制信息发布渠道掌握话语权;但在短视频与社交平台主导的“全民麦克风”时代,消费者既是受众,也是传播者、审判者。

西贝后厨的实时直播,让每位消费者都能参与“审判”——一句“菜是凉的”的弹幕,就能引发品牌形象的震荡。

预制菜国标即将出台值得关注的是,这场争论正推动行业规范发展。据报道,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将使预制菜“身份”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罗永浩对此表示:“太好了,万众期待!!!”

消费者觉醒与行业转型这场争端反映了消费者主权意识的觉醒。在胖东来等企业以“极致透明”赢得市场的对比下,西贝的“42页文件”显得苍白无力。

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冰冷的标准,他们要的是“看得见的真诚”——菜单上的预制菜标识、价格与价值的匹配、甚至是一句“对不起”。

数据显示,超过六成消费者不愿意在普通餐厅吃预制菜,在高档餐厅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1.2%。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最大要求是安全健康(73.06%)和知情权(60.98%)。

贾国龙曾透露,风波期间西贝日营业额下降100-300万元。9月14日,西贝已通知全国门店暂停后厨参观,并下架“罗永浩”套餐。但比短期业绩下滑更严重的是品牌信任的损伤。许多消费者表示:“不介意预制菜,但在乎性价比与知情权。”

这场争论看似关于定义,实则关乎信任;看似个人纠纷,实则是中国餐饮行业转型的阵痛。当消费者主权遭遇传统权威,当工业化效率碰撞体验需求,西贝的困境也是整个餐饮行业的困境。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场争论已经推动行业向透明化迈进了一步。正如罗永浩所说:“我不反对预制菜,反对的是卖预制菜伪装成不是预制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服贸会:人工智能展新篇,超5成... 来源:蓝莓财经 2025年中国服贸会中,人工智能成为核心亮点领域,众多企业与科研机构携前沿成果参展。...
6米30!杜普兰蒂斯第14次打... 北京时间9月15日消息,在今天进行的2025年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撑杆跳高决赛中,瑞典选手杜普兰蒂斯成...
利好来了!刚刚,重磅发布! 来源:券商中国 AI产业,又迎来政策支持! 9月15日下午消息,河南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河南省加快...
成都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大雨、暴... 成都市气象台2025年9月15日16时30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预计15日晚上到16日白天我市有阵雨...
出人意料的简单!研究人员发现一... 德国《世界报》网站日前报道,汗渍和食物溅痕经常会弄脏我们最喜欢的衬衫。虽然过氧化氢等传统漂白剂或强效...
广交智能物流:为互联网医药打造... 图1:产业园外景 作为广州公交集团下属的专业物流企业,广州交通集团物流有限公司(全文简称:广交物流)...
支点建设担当者 |刘晓明:管理...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李晓梦 特约通讯员 白菲斐 通讯员 李佺 李硕 【编者按】 支点建设,关键在人...
赵本山女儿球球回应哥哥不争气 ... 搜狐娱乐讯 9月15日,赵本山女儿球球在直播中谈及和老公签婚前协议,她表示赵本山不让自己签,因为“那...
原创 华... 折叠屏一直是华为的主战场,华为是国产推出折叠屏最多的品牌,还有三折叠屏手机,华为的品质颇受用户信赖,...
河南渑池机器人产业多点开花 初秋的豫西大地,创新潮涌。9月4日,河南三门峡渑池县产业集聚区会议中心内掌声雷动——河南菲柯智能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