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至10日,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和埃尼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中林等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研究院领导应邀出席2025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院士应大会主办方邀请,在“青年论坛:加强互联互通共促能源转型”上作了题为《基于纳米发电机的能源与传感》的主旨演讲。
王中林院士重点讲解纳米发电机作为一项颠覆性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基本原理、应用前景,为在场青年代表打开一扇了解纳米能源和自驱传感的全新大门。他还结合自身求学、科研、育人的丰富经历,鼓励青年代表勇于探索、求真务实、携手共进,齐心协力加快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高质量发展实践。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科创汇客厅”总负责人田原在“青年论坛”上主持“科创汇客厅·全球青年说”高端对话。对话邀请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伟、上海电力大学外籍专家齐亚·乌拉·汗、协鑫能科晟能公司副总经理钱亚南、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项目青年专家利兹·尼尔森、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研究员孙显卓等能源领域青年科学家和企业家,围绕“绿色能源·中国实践·青年担当”主题,聚焦青年一代在推动全球能源合作中的关键作用、绿能产业科技创新与全球绿色发展、人才成果产业化与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建设等议题开展深度交流,以期发挥青年力量、凝聚国际共识、探索合作路径。
大会期间,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研究院代表先后参加大会开幕式、“科学论坛:能源变革与数智赋能”“创新驱动·全球协作:共筑清洁能源转型新生态论坛”“全球能源互联网标准研讨会”“零碳园区支撑能源与产业协同转型论坛”“绿色氢能的机遇与权衡”“中国—印尼可再生能源开发与投融资国际合作”等多场活动,与国家气候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电力技术协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日立能源(中国)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拉丁美洲能源组织、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等国内外机构发言嘉宾进行深度交流。
各方普遍期待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研究院立足湾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进一步发挥国际化一流产业人才研究机构和服务平台的重要作用,在高层次人才“育、引、留、用、传”工作上率先取得突破,汇聚全球能源领域优质产业资源和优秀人才资源,促进绿色化、数智化科技成果高效产业化,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研究院将加大力度打造好“科创汇客厅”全生命周期人才成果有组织产业化新型平台和特色品牌,构建好全天候、全方位、全链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新型基础设施,服务好粤港澳大湾区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战略协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