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由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广州市南沙区发展和改革局承办的“岭航场景·粤进未来”场景赋能新质生产力专项行动之生物医药产业应用场景创新活动在广州南沙举办。
清单涵盖全省50项应用场景
活动上,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发布了《2025年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应用场景清单》,聚焦精准诊疗、智能影像、数字疗法、远程监护、医药研发、公共卫生应急等细分领域充分释放应用场景机会与创新技术供给。
据介绍, 本批清单涉及精准诊疗、智能影像、数字疗法、远程监护、医药研发、公共卫生应急等细分领域,涵盖全省范围共50项应用场景,其中38项场景机会项目、12项供给能力项目。
本批清单有3个特点:一是以医疗机构为主体,大部分需求是由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的附属医院,围绕医疗诊治提出需求。
比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类真实疾病器官模型的建立及在创新药物研发中的运用”项目,构建新一代新药研发平台,为疾病机制的阐明、新型疾病标记物的筛查等奠定高效研发基础。
二是突出人工智能应用,超八成项目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支撑,包括疾病筛查、影像分析、辅助诊断、手术规划、患者管理、医院管理等,呈现出大模型化、多模态融合、全流程嵌入等特征,推动人工智能从“单点应用”迈向“系统赋能”,深度融入医疗健康各环节。
比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医疗卫生领域人机互动式AI认知早筛设备”项目,构建高效认知早筛体系,实现疾病早期精准风险预警与干预建议生成。
三是聚焦全生命周期服务,贯穿预防、治疗、康复、健康管理等全过程,体现多维度、全链条、多阶段的健康服务整合。
比如华大基因“基因检测创新中心”项目,推动国产化替代(测序仪、试剂),建立基因检测行业标准,覆盖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从新生儿到肿瘤早筛)。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龚桢梽指出,应用场景创新是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新引擎,是各地竞逐的新赛道。生物医药产业是广东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广东省正通过制定实施生物制造相关政策,加大产业基金投入、布局建设一批创新中心等系列举措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接下来,省发改委将持续推进场景全领域开放、全要素保障、全链条服务,加强精准高效对接,打造示范标杆场景,推动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走向应用、迈向市场。
广州市南沙区委副书记、区长岳阳则表示,南沙现已汇聚生物医药企业超400家,拥有广东医谷等“国”字号科技企业孵化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一大批创新资源,设立60亿元生物医药与健康专项母基金,正强力打破产业边界,推动“生物科技+”的跨界融合。
三大平台重磅推介
构筑湾区协同创新基座
活动现场还重点推介了三大战略性共享平台,建起支撑生物医药前沿领域快速发展的核心支撑平台,进一步强化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支撑能力:
其中,全国创新药慧眼系统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联合北京笃威尔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打造,致力于构建覆盖创新药研发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监测与评估体系,提供数据集成、趋势分析及风险预警服务,助力研发企业降本增效。
大湾区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公共服务中心由广州南沙公共资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打造,依托南沙优势,打造集工艺开发、中试生产、质量检测、临床试验服务于一体的共享平台,旨在破解CGT领域产业化瓶颈。
大湾区生物治疗健康效应评价中心由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联合高水平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和生物治疗企业共建,聚焦生物治疗产品的临床前及临床评价,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评价体系,为产品安全性与有效性提供权威背书。
主题演讲环节,华大集团董事、首席战略官梅永红强调应用场景创新是我国创新技术发展的关键优势,应与前端研发深度融合,赋能未来产业发展,建议通过先行先试、构建包含耐心资本的完整产业生态、推动市场开放与协同合作,加快创新落地。他提出,广东应发挥优势,把握产业生态机遇,在基因数据安全流通、跨境研发合作等方面率先突破,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经济高地。
活动现场,来自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下游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奇点医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三家“场景需求业主单位”围绕医疗卫生领域人机互动式AI认知早筛设备、睡眠呼吸障碍全病程智慧管理平台、AI赋能活器官腹腔镜教学平台等介绍场景建设需求。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医科大学&广东上药桑尼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畅气通络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三家“能力供给单位”围绕医疗行业创新场景方案、iIoMT智慧医院物联网综合管控平台、无创无痛无辐射AI脊柱辅助诊疗方案等技术能力进行推介。
文|记者 李钢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