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在工程建设领域打造特色鲜明的数字化监管服务平台与产业互联网平台,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数字监管,筑牢工程质量安全“防护网”。合肥市融合大数据、物联网、AI(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工程建设全业务资源管理平台。该平台整合了人员库、项目库和工地码“两库一码”实名制系统以及工程勘察信息化管理系统、数字化审图系统、能耗监测系统等,业务应用覆盖工程项目施工图审查、工程现场监管、竣工验收等。通过平台应用,实现对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控,提升了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与服务水平,有力推动了企业级、项目级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产业互联,打通全产业链协同“主动脉”。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试点建设的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平台,是合肥市智能建造产业互联网布局的重要成果。该平台融合物联网、AI、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围绕装配式建筑全链条数字化管控,贯通勘察设计、工厂生产、施工管理、行业监管四大核心环节,实现了全产业链的业务协同与数据互通。目前,平台已完成4大模块、48个精细化场景应用、195项功能点开发,在经开区海恒国际体验式商业街区、松谷鸣翠项目试点应用。
持续创新,勾勒智能建造发展“新蓝图”。当前,合肥市众多工程项目与建筑企业依托数字化管理工具实现了提质增效。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优化数字化平台建设。一方面,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引入更先进的算法与模型,提升平台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更精准的监管与决策支持。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动中国建造(安徽)互联网平台在合肥市的深入应用,打造更完整的建筑产业生态,加强平台间的数据共享与协同,形成合力,推动智能建造产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