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何让手机更“凉快”?智能手机散热简史
创始人
2025-09-10 12:23:17
0

最近这段时间,虽然名义上已经进入秋季,但仍有动辄30来摄氏度的高温,依然能让许多人感受到盛夏不愿离去的“热情”。

在这样的环境下,热的不只是我们自己,还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数码产品。在它们之中,与用户最为“朝夕相处”、且本身对温度较为敏感,发起热来也更容易被察觉的,毫无疑问就是手机了。

当然,如果是玩机经验相对丰富的朋友可能会感到疑惑,“手机这东西,过去好多年都没觉得会有多热,为什么这几年就特别热起来了呢?”

别说,这还真是个问题。今天我们三易生活就来简单探讨一下,这些年手机到底是怎么“热起来”的,以及手机厂商为了压制热量,又在散热设计上做过哪些设计。

早期智能机也发热,只是很多人没机会知道

关注我们三易生活的朋友可能还记得,我们本就收藏了好些古早的“国产智能手机”。

以当时的眼光来看,这些机型有大尺寸触屏、有看起来像电脑的操作逻辑,有些甚至还有模块化的摄像头,它们毫无疑问是彼时顶级“精贵”的产品。但如果要以当下的标准来衡量,那么这些早期智能手机还有一个普遍的优点,就是它们几乎不会让人感觉到有什么发热。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早期智能手机的性能“不过剩”吗?显然不是。真正的原因,在于这些机型其实严格来说,都不能叫做“智能手机”。它们只是看起来像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往往并没有独立的软件扩展能力,处理器通常也是频率极低的早期16位CPU,所以就算是想“发烧”、也真热不起来。

那么当时有没有真的会发热的手机呢?其实是有的,比如诺基亚在1996年推出的初代Communicator(通讯器)系列旗舰型号诺基亚9000。它不只开创了侧翻盖+超大内屏这一标志设计,而且本质上真的就是一款“能打电话的电脑”。

因为诺基亚9000采用的就是英特尔的30386EX处理器,并运行GEOS v3.0操作系统,所以这款当时售价约合人民币1万元(1996年的1万元)的“智能手机鼻祖”,通话续航时间仅有3小时。所以当年就能感受到早期智能手机“热度”的用户,无疑也称得上是非富即贵了。

从里程碑开始,智能手机的“热度”开始普及

当然,像诺基亚9000这样直接用PC处理器的手机还是太少见,所以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尽管市面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塞班、Windows Mobile智能手机,但它们毕竟采用的都是低功耗,主频才两、三百兆赫兹的CPU,本身也几乎不可能有被感知到的发热情况。

真正开始普遍让用户感受到“热情”的机型,要一直等到2010年前后才会出现。在那一年,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已经大有取代诺基亚塞班的势头,而以三星i9000、摩托罗拉里程碑为代表的最早一代“安卓旗舰”,差不多就正是在这个时间点上市。

这里面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摩托罗拉的里程碑。它一方面使用了一套导热效果良好的厚实金属外壳,另一方面搭载的德州仪器OMAP3430处理器制程较为落后、但频率很低(600MHz),所以超频潜力极其巨大(可以轻松达到1GHz甚至1.2GHz)。

于是在早期安卓社区“折腾为王”的气氛下,售价2000多元的这款机型就让大量玩家第一次在手机上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热得拿不住”。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些最早在安卓手机上玩超频的人,或许算得上是真正的“发烧友了”。

首发1.5GHz双核处理器的小米2,第一次让“手机散热”这个概念为大众所知

有意思的是,就是在里程碑之后,整个安卓手机阵营后续各家的处理器方案,似乎都开始有了“发热失控”的迹象。比如最早的手机双核处理器Tegra2,以及与其同世代的高通MSM8x60系列,都要比里程碑那个时期的单核方案热得多。也正是在搭载高通MSM8x60的小米2系列上,许多用户第一次认识到了“石墨烯散热膜”这个东西,并有了“手机还要散热”的概念。

骁龙810创下的“火龙”神话,改变了这个行业

2013年,苹果在iPhone 5s上首发自研芯片A7,这也是业界首款应用64位架构的智能手机处理器。它的诞生客观上打乱了其他所有友商的产品节奏,间接导致骁龙810这个知名“火龙”的诞生。

有看过我们三易生活相关考古内容可能还记得,一方面高通在骁龙810之前,产品研发其实已经进入了死胡同。其末代32位方案骁龙805实际发热绝不比骁龙810来得低,只是因为用的机型少,所以许多消费者没怎么在意。

另一方面来说,当时“犯错”的厂商不只高通一家。比如,三星也拿不成熟的20nm制程搭配公版A57+A53方案,搞了个同样又热又卡、甚至就连64位应用都打不开的Exynos5433(也叫Exynos7410),但它同样是因为搭载机型少见,所以才没有那么大的“恶名”。

但也正是因为骁龙810客观上的发热高,就直接催生了智能手机行业在散热设计上的一次巨大进化。正是在骁龙810时代,手机厂商第一次将热管塞进了机身。与此同时,由于HTC的全金属机身导致他们在骁龙810时期背了个大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其他厂商后续对于机身后盖的材质选择。

热管、均热板、内置风扇,手机散热进入堆料时代

以如今的“事后眼光”来看,骁龙810后续的数代旗舰SoC,能效比好几年都呈现出不断改善的态势。但站在当时厂商们的角度,他们显然不可能“未卜先知”。

于是差不多从骁龙820时代开始,智能手机的散热设计就成为了各厂商或主动或被迫的“堆料”方向。

比如在导热材质上,最初各大厂商用的还是单根细细的热管。但很快它就被改成了能给整个SoC,甚至部分电池和摄像头区域也进行散热的VC(Vapor Chamber、即均热板)。

接下来就是均热板的面积越做越大,内部毛细结构愈发复杂,材质也从纯铜进化到了铜+不锈钢的复合设计,甚至还有厂商在上面镀上真金白银,号称可以进一步提高热导率。

这还没完,因为均热板再大,所起到的作用也只是将较小面积的热源热量,快速“分布”到一个较大的面积上。也就是说,均热板本身只能“导热”、不能“散热”,所以进一步的“主动散热”技术,自然也开始在手机行业中出现。

在这个方向上,首开记录的自然是红魔。早在2018年,当时还在努比亚体系下的红魔,就率先喊出了“风冷散热”的概念。当时他们的做法是在机身内部设计了风道,并通过在后盖上设计散热口的方式,来实现内外部空气的被动交换。

当2019年红魔3带着首发的内置主动式风冷问世后,很快就“启发”到了更多的游戏手机厂商加入到内置风冷散热的阵营中。比如后来联想的拯救者也曾尝试过内置风冷散热,而且一次性还堆了两个风扇。

随着近年来手机电池技术的进步,内置风冷这种原本仅限于“硬核游戏手机”的设计,似乎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比如OPPO前段时间就推出了内置风扇的新机OPPO K13 Tubro系列;真我更是刚刚展示了同时内置风扇和TEC半导体制冷器的概念机,在手机散热“堆料”的道路上再进一步。

降温还得回到“源头”,全新的芯片散热技术将至

不难发现,从最初“没人觉得手机还能发热”,到如今各家都在争相推出更极致、更强的手机被动或主动散热技术,智能手机的“发热”不仅成了行业共识,而且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从原理上来说这确实有点无奈,一方面,摩尔定律摆在那里,只要芯片的性能提升幅度超过了制程进步的速度,发热量的增加就是在所难免。另一方面,随着如今AI技术、尤其是端侧AI在手机上的落地,SoC日常计算量的大幅上涨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一加内置水冷的概念机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才能进一步“压制”手机SoC的热量呢?是提高内置风扇的转速、还是堆更大更厚的VC,又或者是给手机附加能主动吸热的保护壳呢?

近日,多个上游芯片厂商“不约而同”提出了一个新的设计思路。它们直接在芯片本身的“散热架构”上下手,通过改善芯片的导热效果,更快地将内部热量导出、散逸,从而在不改变现有手机内部结构的前提下,从源头降低机身内部SoC的温度。

率先做出改变的,是内存厂商SK海力士。根据他们的说法,其成功开发出了行业首款“High-K EMC”移动内存芯片。该芯片采用了比一般设计更高导热率的封装材料,将内存芯片本身的内部垂直热阻降低了47%。

要知道对于当下的旗舰手机来说,通常都会采用SoC与内存“叠放”的设计,即内存芯片直接焊接在SoC顶部。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降低SoC与内存之间的电路长度,从而有利于改善内存信号、支持手机跑出惊人的内存频率(比如动辄8533MHz、9600MHz)。但也正因如此,“盖”在SoC顶部的内存芯片,本身其实就成了一个巨大的热阻(而且它自己也会发热)。所以SK海力士改善内存芯片内部导热率的设计,显然是非常有意义的。

不过仅仅这样还不够,因为增强内存的导热性能,只是意味着SoC的热量或许可以更快地传导到内存芯片表面,并不能改善这两颗芯片进一步向外“散热”的速度。

此外有消息称,三星已经在他们自研的Exynos 2600上运用了另一种芯片级的导热方案。其通过半导体制造工艺,直接在SoC顶部、没有被内存芯片覆盖的区域,“耦合”了一层与内存芯片同高度的铜质导热结构,并称之为“HPB(Heat Path Block,导热块)”。

很显然,金属材质的HPB导热块,传热速度会比硅+塑料材质的内存芯片要快得多,因此有望以更高的效率将SoC表面热量传导到机身内部的散热结构上去。当然,如果将它与海力士的高导热内存配合使用,效果可能还会更好。

不过考虑到这项技术大概率是三星拿来秀自家半导体封装的“炫技”成果,所以不太可能马上就在今年年底的这一轮新机上见到实际效果。但如果它确实很有效的话,那么最快到明年,这种直接将导热材料与SoC硬连接的设计,可能就会成为许多旗舰新机的“标配”。至于它是否能真正带来手机散热效果的革命性提升,就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玩家实测!拱趴大菠萝怎么拿好牌... 玩家实测!拱趴大菠萝怎么拿好牌(透视)外挂透明挂辅助app(2021已更新)(哔哩哔哩)1、游戏颠覆...
6分钟教程!网易棋牌麻将有挂吗... 6分钟教程!网易棋牌麻将有挂吗,开心休闲有挂吗(总是有辅助挂)网易棋牌麻将有挂吗辅助器中分为三种模型...
实测发现!jj斗地主有挂嘛(确... 实测发现!jj斗地主有挂嘛(确实有挂)详细透视辅助教程暗藏猫腻,小编详细说明jj斗地主有挂嘛原来是有...
1分钟科普!川蜀麻将有挂吗,兴... 您好,川蜀麻将有挂吗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微【757446909】很多玩家在这...
一分钟秒懂!卡丁互娱有没有外 ... 一分钟秒懂!卡丁互娱有没有外 挂(辅助挂)透视脚本辅助app(2020已更新)(哔哩哔哩)1、全新机...
2分钟辅助!雀神麻将好友房提高... 2分钟辅助!雀神麻将好友房提高胜率的方法,欢乐斗地主有挂吗app(确实有挂辅助挂)一、雀神麻将好友房...
发现玩家!贵州奕乐麻将是不是有... 发现玩家!贵州奕乐麻将是不是有挂(好像存在有挂)详细透视教程;1、贵州奕乐麻将是不是有挂系统规律教程...
七分钟内幕!八闽十三水辅助器,... 七分钟内幕!八闽十三水辅助器,拱趴十三水输赢规律确实真的有挂,新2025版(有挂介绍)1、这是跨平台...
分享一款!!边锋老友麻将为什么... 分享一款!!边锋老友麻将为什么经常输(透视辅助)外挂透视辅助app(2022已更新)(哔哩哔哩);1...
8分钟方法!老友互娱有外挂吗,... 8分钟方法!老友互娱有外挂吗,皮皮跑胡子输赢规律(确实真的有挂);皮皮跑胡子输赢规律软件透明挂微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