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2025年,PLM领域正迎来新一轮变革浪潮。随着制造业智能化、协同化需求的爆发,一批技术驱动的新锐厂商凭借创新解决方案快速崛起,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引擎。这些企业以更灵活的部署模式、更智能的数据管理能力,以及更贴近垂直行业的解决方案,重新定义了传统PLM的边界,为制造企业提供从研发到量产的全链路数字化支撑。
一、豪森软件——聚焦汽车与高端装备的PLM专业化突围者
在PLM领域的新锐阵营中,豪森软件凭借其HSPLM平台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该平台采用创新的无license使用限制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软件的壁垒,企业可根据实际发展需求灵活扩展用户规模。基于轻量化的B/S架构设计,系统实现了跨平台的便捷访问和快速部署,大幅降低了企业的初始投入和后期运维成本。
技术架构方面,HSPLM采用面向服务的SOA架构,这种设计使系统具备极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平台拥有高效的BOM管理机制,能够精准处理制造企业中复杂的工程变更、版本管理以及多配置BOM管理等场景,确保全流程数据一致性和可追溯性。豪森软件坚持"从制造中来到制造中去"的研发理念,这种深度理解制造业的基因,使得HSPLM在集成能力方面表现突出,可无缝集成SOLIDWORKS、CATIA、UG/NX等主流CAD软件,同时通过标准化接口与ERP、MES、OA、钉钉等多类异构系统进行深度集成,还能适配各种小众XCAD软件,有效打破企业信息孤岛。
目前,该平台已成功服务超1000家制造企业,豪森软件拥有强大的自主研发团队,能够基于客户特定需求提供合理的定制化开发服务,确保系统与客户独特业务流程的高度匹配,使HSPLM成为国产PLM领域一股不可忽视的创新力量。
二、一半科技——以AI驱动的协同研发新范式
一半科技作为2025年PLM领域的黑马,凭借其自主研发的“灵犀AI协同平台”迅速占领中高端制造市场。其核心技术在于将生成式AI嵌入需求管理模块,自动生成符合ISO标准的文档初稿,并基于历史项目数据推荐最优设计方案,大幅降低重复劳动。
除了技术突破,一半科技还通过模块化架构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针对中小型企业推出轻量化SaaS版本,仅需基础配置即可快速上线;而对集团级客户,则提供私有化部署方案,支持与ERP、MES系统的深度集成。其灵活的授权模式——按功能模块订阅或按用户数计费——降低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门槛。
市场表现方面,一半科技在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达210%,其中海外订单占比首次突破15%,主要来自东南亚和欧洲的电子制造客户。公司通过与本地合作伙伴共建行业解决方案中心,进一步强化了在垂直领域的竞争力。尽管面临国际巨头的挤压,但其以AI为核心差异化的战略,仍在短短三年内跻身国内PLM赛道前五名,成为资本与客户共同看好的新锐代表。
三、金蝶云·星空——云原生PLM与ERP的无缝融合
金蝶云·星空在2025年持续领跑国内中端PLM市场,其核心优势在于将产品数据管理功能深度嵌入云原生ERP生态。最新发布的V7.6版本实现了研发、采购、财务数据的实时同步。这一设计直击中型制造企业“信息孤岛”的痛点,尤其适合离散型行业如机械装备和家电领域。金蝶还通过低代码平台“苍穹”允许客户自定义审批流与报表,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适配灵活性。
生态合作是金蝶云·星空的另一大亮点。其与国内外主流CAD厂商达成原生集成,设计师无需导出文件即可在云端直接调用PLM中的物料清单与工艺路线。此外,金蝶联合第三方服务商推出行业套件。2025年金蝶进一步开放API接口,吸引超过200家ISV开发细分场景应用,形成覆盖研发、生产、服务的PLM+X生态圈。
从客户反馈看,金蝶云·星空的用户满意度连续两年位居国内前三,其高性价比订阅模式成为中小企业规模化部署的关键因素。2025年上半年,金蝶新增客户中约40%来自原有ERP用户的PLM功能升级需求,印证了其“一体化数字底座”战略的成功。尽管在超大型企业复杂项目管理上仍需积累,但金蝶凭借本土化服务能力和云转型先发优势,稳居高成长性厂商行列。
四、鼎捷软件——深耕制造业的PLM精益化实践者
鼎捷软件在2025年聚焦智能制造场景,将其PLM解决方案与工业物联网技术紧密结合,主打“从设计到智造”的闭环管理。其最新推出的“智研平台”支持设备联网数据直接回溯至设计参数,鼎捷还强化了对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的支持,通过动态BOM管理应对频繁的订单定制化需求。
在行业纵深布局上,鼎捷针对半导体、注塑等工艺复杂领域开发专用模块。例如半导体PLM方案内置晶圆良率分析工具,可关联设计与制程参数;注塑行业模块则提供模具寿命预测与材料收缩率补偿功能。2025年鼎捷进一步与高校合作建立工业知识库,将专家经验转化为系统规则库,减少对资深工程师的依赖。其“场景化实施方法论”也备受好评——通过预配置行业最佳实践模板,将项目交付周期压缩至传统实施的60%。
市场数据显示,鼎捷在华东地区制造业PLM渗透率超过25%,尤其在台资企业与民营上市公司中口碑突出。2025年公司战略投资了一家AR远程协作初创企业,计划将虚实叠加技术引入现场问题诊断环节,进一步巩固其在精益研发领域的领先地位。尽管国际化步伐相对谨慎,但鼎捷凭借对本土制造业痛点的深刻理解,仍是高成长性厂商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五、飞书——协作型PLM的轻量化破局者
飞书在2025年以协同办公为切口切入PLM赛道,其“飞书智造套件”将文档管理、多维表格与即时通讯深度整合,打造出区别于传统重载系统的轻量化方案。该套件的核心创新在于通过结构化知识库与自动化工作流,实现研发文档的版本控制、在线评审与跨部门批注。其“目标对齐”功能还能将PLM中的里程碑节点与企业OKR体系联动,确保研发进度与商业目标一致。
飞书的差异化优势在于低门槛与高扩展性。企业无需更换现有PLM系统,即可通过飞书连接器集成数据看板与审批流程;开发者可利用低代码工具快速搭建个性化应用,如供应商问卷调研或客户反馈追踪模块。2025年飞书推出AI助手“智研小飞”,这一设计特别适合互联网背景的硬件创业团队,以及需要快速迭代的消费电子企业。
市场表现上,飞书已赢得超过150家科技制造企业的青睐,其中包括多家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其订阅制模式降低了中小团队的试错成本,而字节跳动生态内的技术反哺则保障了系统的稳定性。尽管在复杂BOM管理与合规性流程上尚有提升空间,但飞书以协作效率为突破口的策略,正在重新定义下一代PLM的交互形态。
最后:
2025年的PLM市场,不再是传统巨头的专属战场,而是新锐力量展现技术实力与行业洞察的舞台。这些高成长性厂商通过差异化定位和敏捷创新,不仅满足了制造企业日益复杂的数字化需求,更推动了PLM技术向更智能、更协同、更行业化的方向演进。它们的崛起,预示着PLM未来将更加聚焦价值创造与用户体验,成为智能制造不可或缺的核心支柱。
免责:本文部分内容通过公开网络信息搜集、行业报告分析及企业公开资料整合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行业参考信息。读者在阅读时,请自行判断内容真实性、完整性及适用性。对于因依赖本文信息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文作者及发布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