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何川教授团队宣布成功完成300台骨科机器人手术,标志着瑞金医院骨科在智能手术领域实现关键突破,这一创举不仅是瑞金医院的辉煌成就,更是代表着国产手术机器人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已从“探索期”走向“成熟期”。
值得一提的是,300台手术涵盖了骨科领域多种重要术式。其中,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占比约70%,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占比20%以上,剩余为初次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及探索性的翻修手术,证明了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多适应症优秀特性。
▍从0台到300台,骨科手术机器人成新方向
在中国的骨科领域,瑞金医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上世纪他们在国内较早涉足髋关节,膝关节和肩关节置换等前沿领域。除了技术领先,瑞金人踏实严谨的作风更贯穿于每一台手术,从操作的精准细腻,到治疗方案的科学考量,再到手术质量的严格把控,其均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2023年,瑞金医院敏锐觉察到锟铻®国产手术机器人技术的潜力,经一系列学习验证,5月11日由骨科何川教授团队成功采用锟铻®国产机器人,开展了首例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迈出了瑞金医院骨科手术革新的一大步。12月8日,何川教授团队成功实施了100例国产机器人辅助下人工关节置换术,凸显了在关节外科领域的领先地位。
时隔两年左右,突破300台手术的成绩,不仅进一步印证了瑞金医院基于锟铻®国产机器人这一优秀技术平台,持续优化骨科手术术式的决心,也意味着国内智能骨科发展进入成熟应用的全新阶段。据悉,何川教授团队目前不仅熟练开展常规关节置换手术,还积极将锟铻®国产机器人应用于单髁翻修等难度较高的手术中,未来计划进一步拓展至复杂困难病例及复杂翻修病例,持续突破手术边界。同时何川教授团队正抓紧总结300台手术的详细数据,后续将通过学术文章、行业大会等形式分享,为行业提供宝贵临床依据。
▍精准升级:误差毫米级,恢复快一倍
不仅仅是手术数量的提升,锟铻®国产手术机器人的核心优势也在这300台实践中得到充分验证,其手术精准度相较依靠医师手工执行实现“量级提升”。因为相较于传统手工手术,锟铻®机器人能通过计算机控制机械臂操作,截骨精度显著提高,误差几率大幅降低,且不受医生状态影响,稳定性极强。
更重要的是,在骨科手术过程中,锟铻®实现了软组织平衡控制的客观化——以往依赖医生经验和手感判断的软组织张力、平衡状态,如今可通过数据直观呈现在屏幕上。经过300台手术积累,如今何川教授团队已总结出一套可量化的数据标准,例如针对软组织张力、下肢长度控制、最优的术式角度、张力水平等规律,让手术效果更具可重复性与推广性。
精准度的提升直接转化为患者术后恢复的显著改善。据了解,就临床反馈来看,锟铻®机器人手术患者假体安放更准确,为延长假体寿命奠定基础;同时,患者早期疗效提升明显,膝关节、髋关节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更快,功能恢复更佳。更有患者此前接受过传统关节手术,对比机器人手术后直言“恢复更快、感受更好”。
采访中,何川教授分享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患者案例:一位因血友病长期坐轮椅、关节畸形的患者,因手术难度高、出血风险大,多年来迟迟未敢治疗。了解到瑞金医院的机器人手术技术后,患者慕名而来。团队为其同期开展髋关节与膝关节置换手术,不仅缩短康复时间,还大幅减少凝血因子用量、降低治疗成本。术后几个月,患者竟能登上长城,并特意给何川教授发来照片,字里行间满是重获行走能力的喜悦。
▍学习曲线缩短90%:年轻医生也能“稳准快”
值得关注的是,机器人手术还显著优化了手术流程与医生培养模式。此前,对学习曲线的担忧一直是不少医院对骨科手术的顾虑,瑞金医院初期开展机器人手术时,因需额外完成标定钉固定、机械臂无菌膜安装等步骤,手术时间比传统手术长约30分钟,但随着团队配合愈发熟练,目前两者时间差已缩短至10分钟以内,这意味着瑞金医院在机器人关节置换手术等领域已经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流程。
对于医生而言,机器人手术学习曲线无疑大幅缩短,因为传统手工手术需200台甚至1000台实践才能达到熟练水平,掌握锟铻®国产机器人手术仅需10-20台,年轻医生术后效果可媲美资深专家。此外,面对复杂手术,机器人辅助能实现“一次成功”,有效节省手术时间与医生精力,降低复杂手术门槛,展现了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手术的安全性和学习相对容易的特点。
▍围手术期管理,个性方案定制成特色
从首例手术的“摸索尝试”到300台手术的“成熟应用”,瑞金医院骨科机器人手术的突破,不仅是一家医院的技术里程碑,更为国内智能骨科发展提供了“瑞金经验”的新起点。
据悉,锟铻骨科手术机器人搭建了一套从智能术前规划,到精准术中导航,再到术后康复的全覆盖医疗服务体系。术前,该系统能帮助医师快速建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手术规划;术中,配备了安全边界技术实时保驾护航,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效果;这意味着机器人手术已经成为骨科围手术期管理的其中一环。
何川教授甚至用“打游戏”来形容机器人手术的操作体验:术前可以模拟设计,术中结果可预期,医生反而更放松。据悉,瑞金医院将继续推动机器人手术在更复杂病例中的应用,并探索围手术期全程智能管理的可能性,未来,术后还能通过AI为患者制定出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促进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助力中国智能骨科走向世界前沿。
▍全链条智能化,手术或将“无人化”?
“未来的手术室,可能是智能系统自动提示检查、机器人精准操作、AI全程管理康复。也许有一天,患者进入专用空间,几分钟内就能完成一台关节置换。”谈及未来,何川教授充满期待。
他坚信,随着医、工、企三方深度协同,中国智能骨科将加速追赶国际前沿,走出一条技术自主、临床领先、模式创新的“中国式智能手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