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4日,工信部与两大部门联合发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中,明确表示将支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基础研究,并且将其与人工智能、先进存储、三维异构集成芯片等技术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同时,国内的多家企业也接连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亿纬锂能推出的“龙泉二号”10Ah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了300Wh/kg;国轩高科成功贯通了首条全固态中试生产线,电池良品率已达到90%;容百科技则通过获得硫化锂制备核心技术专利,极大地降低了硫化物电解质的生产成本!
这意味着固态电池技术逐渐成熟,商业化前夜已经来临!
第一家:蔚蓝锂芯
2025年7月,推出半固态圆柱电池,能量密度达350Wh/kg,已完成国外客户安全验证,今年半固态电池产能规划达5GWh;2025年8月,蔚蓝锂芯与格林美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三年内(2027年左右)推动400Wh/kg以上全固态电池产业化,采用硫化物电解质路线,目标循环寿命2000次。
第二家:宁德时代
全球动力电池龙头,采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凝聚态电池双技术路线,能量密度达500Wh/kg的凝聚态电池已量产,全固态电池计划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与宝马、蔚来等车企合作开发固态电池车型。
第三家:天际股份
子公司已获得《一种硫化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授权,硫化锂是生产硫化物固态电池电解质的原材料,目前公司在推进该专利的产业化,相关研发和试验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第四家:道氏技术
道氏技术已形成单壁碳纳米管、固态电解质、硅碳负极、锂金属负极、高镍三元/富锂锰基前驱体的产品矩阵,全方位布局固态电池各环节。金属锂负极也是公司布局的固态电池核心材料之一,并已完成中试环节;硅碳负极、硫化物/氧化物电解质等固态电池关键材料进入送样测试阶段,预计2026年Q1完成50吨/年产能建设;公司的单壁碳纳米管导电剂已成功导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
此外,2025年8月,公司宣布与珠海冠宇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锂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材料的生产、开发、加工、销售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
第五家:先导智能
全球固态电池设备龙头,是全球唯一提供固态电池涂布热压全段设备的企业,干法电极设备市占率70%,获宁德时代、比亚迪核心设备订单,为辉能科技提供全球首条全固态电池产线。
第六家:湘潭电化
湖南湘潭国资委旗下,电解二氧化锰国家级单项冠军,锰酸锂市占率国内居前,公司正在积极与固态、半固态电池厂商对接并开展送样。
第七家:赣锋锂业
全球锂业龙头,是全球唯一同时布局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三大电解质路线的企业,专利数占国内总量18%,重庆基地硫化物电解质量产线已经投产,与大众、东风岚图、蔚来等车企合作紧密。
第八家:天齐锂业
天齐锂业聚焦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关键原材料硫化锂和金属锂负极两大领域。公司已完成了硫化锂产业化相关的工艺、设备开发及验证,形成了完整的产业化数据包,已累计与十余家下游客户进行了打样验证;公司在重庆铜梁生产基地拥有600吨/年的金属锂产能,并正在持续推进1000吨金属锂及配套原料项目的建设,已实现20μm级超薄锂带的千米级稳定制备,并开发出两款新型复合带,正同步推进下游打样及应用验证。
此外,公司全资子公司天齐创锂与北京卫蓝新能源共同出资设立了天齐卫蓝固锂新材料公司,专注于预锂化负极材料、金属锂负极及锂基合金(复合)负极材料等业务。
第九家:璞泰来
干法电极技术(多辊转移、分段辊压工艺),设备覆盖前段(搅拌、涂布)与中段(叠片、辊压),专利数超 50 项,客户包括LG 新能源、国轩高科、广汽埃安,与 BlueSolutions 联合开发第四代固态电池装备。过去三年固态设备订单超 2 亿元,2025 年海外订单占比提升至 20%。
第十家:东方锆业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固态电池用氧化锆供应商,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其高纯度纳米氧化锆产品是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核心原材料。
公司已成立专门技术研发小组,专注于高纯度纳米氧化锆的研发。其提供的样品已经获得部分固态电池材料厂家的初步认可。其500吨纳米氧化锆产线已于2025年第二季度投产。公司已与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等头部固态电池企业签订了三年长期协议,锁定了其60%的产能。
第十一家:光华科技
凭借其在硫化锂产能上的前瞻性布局和成本控制潜力,被市场普遍认为是当前硫化锂赛道上进度最快、潜力最大的企业之一 。公司正从传统的PCB化学品业务向新能源材料领域积极转型,硫化锂是其固态电池材料版图中的核心一环。
第十二家:当升科技
全球高端正极材料龙头,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单吨毛利比传统产品高30%,是国内唯一量产Ni≥95%超高镍单晶正极的企业,循环寿命超2500次,大量供货比亚迪、上汽等头部厂商。
第十三家:上海洗霸
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全面布局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等多种固态电解质路线的企业之一。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资成立上海科源固能,成功完成固态锂离子电池氧化物电解质粉体量产,独家配套比亚迪刀片固态电池;2025年7月,公司成功竞得有研稀土新材料公司挂牌出售的硫化锂业务相关资产;公司与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团队合资成立复元新材料科技公司,致力于开发介孔硅碳负极材料等。
2025年1-7月,公司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粉体材料完成了52个批次送货,覆盖38家客户;新型硅碳负极材料完成了65个批次送货,覆盖28家客户。公司部分产品已进入重点客户的C样匹配、验证与导入阶段,并已和部分新能源企业的相关研发主体签署产品合作开发与产品销售意向协议。
第十四家: 三祥新材
在锆基电解质材料供应方面占据重要的市场地位,是行业内领军企业,氧氯化锆锂材料量产能力全球领先,产品进入了清陶能源供应链。
第十五家:丰元股份
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特别是磷酸铁锂)领域的后起之秀,在固态电池领域采取了跟随和合作的策略。公司与中科院青能所共同成立了中科丰元研究院,。公司在硫化锂方面拥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并通过与顶级科研机构合作,探索更高性能的材料体系。
第十六家:德尔股份
公司采用氧化物电解质技术路线,强调高安全性和优良耐高温性能,在上海已建成固态电池样品试制线,正在加快推进中试线建设,中试线跑通后,将根据客户和产品开发进度及市场需求,规划量产线。2025年6月,发起设立德迩新能源技术(湖州)有限公司,以加速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2025年7月,固态电池通过UN38.3认证,满足了国际运输安全标准;通过了针刺、加热和过充电等安全试验。
第十七家:厦钨新能
厦钨新能是国内领先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以技术创新和多元化材料布局著称。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并未局限于单一技术路径,而是在氧化物和硫化物路线上均有深度布局,尤其在硫化锂的新工艺开发上取得了突破 。
第十八家:远东股份
远东股份在半固态电池方面取得了更快的进展。其采用原位固化技术的18650、21700圆柱电池,能量密度已达到300Wh/kg以上,并且重要的是已经实现了批量化交付国际客户。公司全固态电池产品尚处于小试样品开发阶段。公司智能电池板块还涉及锂电铜箔、铝箔、复合铜箔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以及电芯、模组、PACK、储能系统等。
第十九家:科森科技
精密结构件供应商,切入固态电池封装赛道,轻量化金属壳体能提升能量密度,已获比亚迪、宁德时代试样订单,是全球唯一量产铝塑膜 - 金属复合封装结构的企业,气密性达航天级标准。
第二十家:豪鹏科技
公司传统的消费类电池领域二十余载的深耕,其战略定位正从传统的消费电子电池制造商,全面转向为“AI+固态”核心能源解决方案的引领者。公司致力于破解AI端侧硬件“安全—性能—体积”的不可能三角,为智能穿戴、机器人、低空经济等AI驱动的新一代智能终端提供核心动力。
现已全面覆盖硫化物、聚合物、氧化物在内的三条主流固态电池路线,公司已完成了方形钢壳叠片的专用产线建设,并在现有产线匹配固态电池、高硅含量电池的设备升级,以满足“AI+”相关业务的增长需求。2025年第三季度起,公司将正式向多家国际头部客户量产出货AI眼镜电池,并同步推进机器人、机器狗等产品量产出货。
第二十一家:中科电气
公司已完成硅碳负极中试产线的建设,相关产品已进入多家客户(如宁德时代)的测试评估阶段。其研发的4200mAh/g硅基负极材料,据称可将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传统石墨负极的10倍。公司也表示在锂金属负极方面有开发和产品布局,以应对固态电池不同技术路线的需求。2024年云南曲靖有机硅10万吨一体化项目投产后,总产能将突破40万吨。
此外,公司参与了中科院青岛能源所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研发项目;公司与卫蓝新能源合作开发固态电池负极体系,卫蓝新能源的半固态电池已搭载于蔚来ET7等车型。
第二十二家:金龙羽
A股唯一实现固态电池商用订单的企业,主要应用于无人机领域,其孙公司金龙羽新能源投资12亿元建设固态电池关键材料产线项目。
第二十三家:华正新材
公司开发了适配固态电池的高性能铝塑膜,铝塑膜产品在储能和小动力电池领域已实现批量销售;在固态电池领域,正在多家电芯厂进行产品级验证。此外,华正新材与亿航智能合作,推动半固态电池在低空飞行器(如eVTOL)领域的应用。
第二十四家:亿纬锂能
9月2日,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正式揭牌,“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2024 年收获多项佳绩,全球小储电芯出货量第一,全球储能电芯总出货量第二,海外市场储能电芯出货量第三,全球人储电芯出货量排名第二。
第二十五家:长虹能源
四川绵阳市国资委旗下,高倍率锂电池细分领域行业领先,公司与河南科学院郑州化学研究所展开合作,研究项目为凝胶Li/Na 电解质(半固态)改善圆柱形电动工具用大倍率放电安全性和电性能。
第二十六家:英联股份
公司的复合铝箔、复合铜箔产品可以应用于固态电池,这些产品已在国内知名客户的固态电池中进行测试;公司研发了锂金属/复合集流体负极一体化材料,也在固态电池进行应用,该材料正与多家领先的汽车及电池公司展开合作,并已进入送样和测试反馈阶段;公司开发了诸如硫化物固态电池专用复合铜箔等材料,正与下游的汽车公司、头部电池公司进行对接送样。
公司投资30.89亿元在江苏高邮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复合集流体项目,截至目前,江苏英联已有5条日本爱发科复合铝箔生产线和5条复合铜箔生产线;2025年8月,其子公司江苏英联复合集流体与某知名圆柱电池公司,达成围绕锂电池新型集流体研发项目展开合作的意向。
第二十七家:科力远
公司已与中固时代、太行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固态电池、干法电极等前沿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落地方面紧密合作,为未来打开广阔的成长空间。
第二十八家:恩捷股份
锂电池隔膜龙头,2025年1月,与固态电池企业卫蓝新能源签订《采购框架协议》。2025 年至2030 年,北京卫蓝新能源将向恩捷股份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捷及其有控制权的关联公司,采购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不少于 100 吨。
第二十九家:杉杉股份
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特别是负极和正极材料)上的实质性技术突破、领先的产能布局以及全球化的客户认证进展:负极材料领域,已开发出针对固态电池的石墨产品和硅碳产品,并且这些产品已在客户处进行了多轮测试。旗下的巴斯夫杉杉公司在正极材料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成功开发出用于全固态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并在长沙基地完成了中试生产。
杉杉股份的固态电池专用石墨产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且还在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新型硅碳材料已在2025年初实现量产出货,公司还在宁波的硅基工厂后续规划中加大了产能设计。
第三十家:容百科技
高镍正极的必然赢家.核心优势:高镍正极材料是当前液态电池和半固态电池的必然选择。公司是高镍三元正极的全球龙头,深度绑定宁德时代、SK on等大客户。
第三十一家:鹏辉能源
公司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持续迭代优化,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已由280Wh/Kg提升至320Wh/Kg,当前在按计划推进固态电池中试线建设,预计2025年9月底建成。
第三十二家:江特电机
公司具备碳酸锂产能,可应用于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同时,在固态电池电解质方面已展开实验研究,并参与电池级硫化锂行业标准制定,产业链地位逐步提升。
第三十三家:索通发展
公司积极打造“预焙阳极+锂电负极”的双碳材料产业格局,锂电负极产品上半年销量达4.40万吨,同比大幅增长120.00%;2025年预焙阳极目标销量350万吨,年末签约产能剑指500万吨;与北京理工大学及其重庆创新中心合作,开发用于固态电池的硅碳、硅氧复合负极材料,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距离大规模商业化量产和真正为业绩做出显著贡献尚需时间。
第三十四家:中伟股份
公司在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领域,主要聚焦于氧化物和硫化物两大技术路线,并致力于通过前驱体-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等关键环节的协同研发,构建全流程的技术能力。